



大东北诗刊社第150期同题“头条诗人”名录
避暑
文/原来的我(甘肃)
再见吧,三暑天
我们不能够把我置于火海
枕着阴凉花野的头颅托起来
有些荫凉,不过你放心
成与不成的诗可以成全
可我不愿人们喂我以赞誉,把我喂肥
当作言情闹剧里一只羊来宠爱,也可以这么认为
从我眼前退隐吧,再一次变作
识同我的认知
不是我虚同
我不认为我在认错
(龚小猪读诗:有时,一些隐忍的回避是为更多理性的成长。不仅指自然方面,更为思想的转折和递进。不为名利所累,只踏实地做自己,这是诗者初心。我们秉承着而进退,身同感受,独立不懈。)

避暑
文/依山观海(山东)
雨,在云朵里写意
滋生出的一些新诗旧词,润泽着火热的七月
切开盛夏的扇面
剥离抽掉闷热的风
树下,一只蚂蚁举起了一顶遮阳伞
海滩上,留下了一串串清凉的思绪
脚印,品读着夏的韵味
文字里的那些标点,兴高采烈的在一首诗里纳凉
踏着蛙鼓的频率
去和一缕风相约
趁着柔和的月色
在荷叶上打坐
让疲惫的心
在梵音佛语中得以净化
(龚小猪读诗:优美意境的诗句,会让人忘却旷世浮躁,犹觉处处荫凉之洗礼。笔触所到,近而远,远而升华,仿若处处微妙无止。心静自凉,难得的修成,火红的夏日不过为我文心的织语,拈手即来,禅意绵绵。)

避暑
文/华意(辽宁)
躲在屋子里为客人称绿豆
一把是夏日一把是暑气
一把是减肥一把是抗病毒
我数的很仔细,顾客张着嘴
我分明能听到我的话语
从她耳朵贯穿又落地的声音
我重又拾起,把它装给下一个新人
吊扇已失去原有的棱角
头上风来,像一个巴掌把暑气拍出去
看见路过的人将其拾起
有些无奈,不得不顺从脸上的汗珠
他们在某一片长荫下驻足
是啊,天真…… 我张大嘴
瞬间又把那个字咽回去,我有些
不知所措,唯恐伤及已阅到最后的你
(一笑了之简评:别致的思路让一个过于寻常的题目产生一首不寻常的作品。这首诗以给客人称绿豆开头,真可谓独具匠心。第二、三句则是将绿豆形象完美嵌进主题。随后作者又挖掘画面中的声音,用来表现不同人在驱赶暑气的大背景下的不同心理活动,虽是各有特点,却毫无孤立之感,充分体现出作者用诗性语言驾驭场面的非凡能力。为这首好诗点赞。)

避暑
文/王子(湖南)
燥热在平房里走动
想起那年夏天
水牛驮着烈日
草帽夹着汗珠滴成雨水的样子
麻花辫换成短发
小平房终于封顶
今天
房顶的水泥已变脸
只好拾起一生的辛劳、无助
以及花白的孤独
在午后三点
以最炽热的方式
爱你所爱
小院里
一口无法继续深挖下去的井
试图从酷热中
把你打捞
(一笑了之简评:作者显然诗坛老江湖,整首作品各种手法运用纯熟,尤其是用小平房这个物象来贯穿作品,同时细腻挖掘周边外延物象的诗意,节奏把控张弛有度,结尾处井与延伸的清凉水的呈现让暑气知趣而退,完美扣题,技巧完美。)

避暑
文/蹉跎
客厅里埋了一根三匹柜机专线
如一条小河
从开挖的那天起都是干涸的
快两个五年计划
因妻过度勤俭
一年一年熬过来了
今年女儿满足了我的心愿
正值七八月的温度将创历史新高
屋里渐渐起了春风
窗外扣着大蒸笼
妻在厨房里给我爸妈打着躲机
明天接您二老来歇暑
我只听清了一句
如一盒盛夏里的冰淇淋
(华意读诗:一个写诗的人如果爱她,就会处处有诗。生活中的一景一物,一颦一笑都是独特的风景。这首诗把自己的家事生活琐事,都埋在空调吹过的小河里,一路温馨,流露出生活的甜蜜。语言生活化,句子代入感强,值得学习的一首,推荐阅读。)

避暑
文/西楼望月(黑龙江)
一切都发生的毫无征兆
内心仍充满绿意的垂柳
被路灯
拉出长长的暗影
褶皱的表皮里,蓄满了
将说未说的前半生
我们相交甚好,共同呼吸
长出,带锯齿的长叶子。
就让我们静坐吧,种秋风
习习,望远山叠叠
共同谋划一场,关于
金属的梦境
(华意读诗:避暑与避俗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当爱成为一株植物,我愿与你相守一生。共同呼吸种秋风望远山,这都是我们颗粒沉实的美好日子。诗歌极好地运用了隐喻象征,把读者带入他们的世外仙源。)

避暑
文/蝶鸢(黑龙江)
仲夏的风,携着酷暑
披着晚霞,游走在青山环绕的河畔
不断地,擦着滴滴滚落的汗珠
柳荫下,三五成群的人们
一边推着热浪,一边打扑克、下象棋
听着凉亭那边传来的笛乐
情不自禁地,哼起山歌小调
岸边的几个渔翁
挽着清凉,垂钓着一杆杆余晖
渔船上,一网热浪洒入沂河
河面,升腾起一片清凉
暗香浮动的花朵,被凉意唤醒
抖落着困意,清影飘然若仙
倚栏远望,清风拂袖
盈盈笑意,打开郁闷的心扉
淡淡花香,溢满避暑山庄
(原来的我读诗:可谓是情由景生,读罢内心豁然凉爽几分,目光所及,如诗如画。开篇写实,后面用文字招来凉风,安静地写诗,好一幅惬意的佳景,有山有水有情调,令人心境平和,便觉这个夏天万千之美,田园之趣,之于生活,已然足够,无需更多,仔细读完,好似亲眼目睹作者有隐隐笑意!)

避暑
文/齐爽
试图逃避,又必须面对
区区数日,炙热的太阳虎虎生威
河水消瘦,树木低垂
布满皱纹的大地,像一张饱经沧桑的脸
想化一尾鱼潜在水底
可滚烫的热浪却让人窒息
携手雀鸟在柳叶下憩息
它灼伤的翅膀,何时才能痊愈
坐在一首25°的诗里躲避
挽一缕清风,缀几朵带雨的云
日落西山处,星月同辉
笔墨间,心中自有一方青山绿水
(原来的我读诗:首节写酷暑的凶和猛,却偏偏吓不倒女子的坚强意志,区区数日,你奈我何,表达了作者不畏炎热的气概,而你如此果断,有生命的活力。中间一节更为形象逼真,笔锋回转写了灼伤的翅膀,和一尾鱼的真实性,两节并无矛盾之处。尾节期待黄昏,落日之后的场景,面向余晖,清风徐来,充满了温婉柔美的韵致,看似写景,实则抒情,那青山绿水就是人心所向,高远且布满憧憬,愿明天更好!此作入选纸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