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修:
🌺 超度的意思是什么?
就是超越烦恼,
度尽烦恼,度尽无明!
所有的经典就是要
度活人的贪、嗔、痴,
把活人的烦恼
度到清凉地;
把活人的吝啬
度到懂得布施;
把活人的
嗔恨心度到慈悲;
把活人散乱的
心度到禅定;
把活人的愚痴度
到有智慧的地方……
什么叫做众生?
集众多的烦恼
而生叫做众生。
度众生,度众生,
是度你心灵上的众生,
度烦恼的心
变成清凉的心;
度犯戒的心变成
持戒清净的心;
度愚痴的心
变成智慧的心……
是度你内心
里面的众生,
不是度那些死亡的人。
~~慧律法师🙏🙏🙏
🍒 清净心🍒:
绕塔行道是什么意思呢?什么是塔?我们的身心就是塔,怎么样绕法呢应当让我们的觉悟的智慧巡绕自己的身心,随时随地观照自己的身心,这样念念不停,无所住。这才叫做绕塔所以,成佛一定要无所住,每一个念头都不要去执著,念念都要起观照,这是真正的绕塔。过去诸圣皆行此道,得至涅槃,现在世间人不了解这个道理,从来不在内心,心性里面下手,唯执外求,那这个太多了,处处就可以看到,将质碍的身绕世间塔,日夜奔走,走的两只腿都已经长肌肉了,
还没有见性开悟,修行不是靠体力的。
《达摩破相论》
慧律法師開示
净心居士:
这个世间,无论你怎么搞,都搞不出任何东西,万法本来就空,答案三个字:不可得。三藏十二部经典讲完了。世间的财色名食睡,随着时间统统都要消失。这个世间其实是没有答案的,因为是无明所构成的,业感缘起,缘起如幻。
如果你想要追求答案,“放下”那一念就是答案。不需要一直追求寻觅,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一定要直接了当去接受,认了就是。
放下就一念成道。要绵绵密密不间断的观照,告诉自己:生死可怕,执着悲哀,慢慢学习放下,不要恨众生。恨别人痛苦的是自己。
——慧律法师
阿弥陀佛!
六时吉祥![合十][合十][合十]
真修:
世间有两种人,是无福之人,
而且会彻底摧毁自己的福报
一,讲话尖酸刻薄的人
是无福之人
第二,碰到逆境困境
不能忍辱的人
是无福之人
是没有福报的人
意思是说你碰到了逆境
心中很不喜悦
那你心中还不是圣人
忍辱能使一切事情更加的圆满
等如虚空
忍辱能够扩大自己的胸量
一切万法成就
都是因为像佛学习忍辱
你越忍得过去
福报就越大
你有忍辱就符合佛义
就是用一颗圆满的心
具足无量的福
凡夫如果用一颗忍辱的心
就具足如来的正道
如来的正道
统统要行忍辱
因为你接触的都是无明的众生
你不忍辱又奈他何?
有的会无理取闹的
有的会专找你麻烦的
你都要忍下来。
——慧律法师《圆觉经》
净禅:
这个世界上永远都会有跟你意见不合的人,以及无法解决的事情。如果你执意跟人生的这项原则对抗,你这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都会消耗在战斗上。
睡梦中,我领悟到——生命原是一份喜悦。醒来时,我体验到——生命本是一项服务。行动后,我发现了——服务原本就是喜悦。
障碍与问题都是人生的一部分。
把今天当作最后一天来活。
师父上人【茅蓬语录】开示
净禅:
#顶礼上慧下律上人#
【佛性不从心外得,】佛性绝对是心外找不到的。【心生便是罪生时。】这个心,把笔拿起来,是求佛的心,心生,你求佛的心生起来,便是罪生时,就是禅宗讲的:动念即乖。动一个念头去求佛,那就错误!所以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一切都要靠自己,都要靠自己。心生便是罪生时,你动念,你就会开始造业了。为什么?你有所求嘛,能所不断嘛!是不是?简单讲,佛法就是讲不二,讲这个空性,绝待的空性,讲平等、讲没有能所。如果你了解这一层,一切法统统自在!所以心生便是罪生时,你动一个念头,你的罪就开始了,就是动念即乖。意思就是,要常常观照我们这一颗心,常常观照,令心无所住,不思善,不思恶,没有是非,一切平等,绝对绝对的平等,不要去攻击、去伤害任何一个众生。
——慧律法师《达摩血脉论》
圣果吉祥:
当下这一念大智慧,
怎么样?
即心;
后念不灭,
为什么不灭呢?
大智慧不灭。
只要你不住着过去,
不住着现在,不住着未来
心体离一切相,离一切念
就是如如不动的本来的面目。
大乘起信论讲得最好,
心体离念,是法界一总相,
就是我们的心。
这个心的本体,离念,
离开一切执着的念头、分别的念头,
就是法界的平等的相。
因为你着相,就有不平等,
你离相,就完全平等了。
见一切相,
彻底的摧毁,
了悟这个是假的,是短暂的,
是剎那生灭的,就是无相,
相当体即空,就是无相。
不必转个弯,连转个弯都不必,
彻底放下。
所以叫作:前念不生即心,
一切的妄想、颠倒没有生起来,
这个就是我们本来的心。
大智慧不灭,后念不灭,
怎么样?就是佛。
慧律法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开示
真修:
无相才能清净
有相就变成生灭了
你为什么发怒?
因为著相
你为什么会起贪?
因为著相
你为什么会无明?
因为著相
著相所有的问题就会一直出现
离相所有的清凉圆觉无诤平等的心
就会一直出现
要练习的
就像射箭刚开始会射歪的
射久了就射中红心
就像练习射箭一样
所以,清净本性是要好好的练习
慧律法师《圆觉经》
圣果吉祥:
一个真正修行人,万法总不用学,学来学去,没什么好学,学什么?但学无所住。真了不起!一针见血,就是学这一句无所住。正因为众生著相着得太严重,所以,须要佛、祖师大德,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这个无所住,就掌握了生命的修行关键。这一句无所住就是放下,放下是能往幸福的唯一道路,你想要过着幸福的日子吗?就是放下。你说简单吗?大悟的人很简单,就放下了;没有悟就很难,这个放下,像要他的命一样的!所以,当我们今天……我告诉你:你今天听经闻法,听到了放下,这观念这么好,我告诉你一句良心话:十年后,你还是放不下,十年!再加二十年都不一定;三十年,很难说,这个就是功夫,这个就是功夫。所以,我们能碰到正法,是大福德、大因缘,要好好的克服我们的习气,能克服魔怨、克服留难。所修圆满成就。
慧律法师《楞严经》开示
圣果吉祥:
大珠和尚里面就讲了一句很重要的话 :人生、宇宙 是一大幻事而已,其它没事! 一语道破所有生命的真相。 大彻大悟的人一句就够你参了: 人生、宇宙只是幻, 没事!全部都是缘起, 全部都是如幻, 这个世间没有一种东西是真实性的东西, 世间人所谓追求快乐其实是追求痛苦! 所以,佛陀告诉我们懂得尊重别人的人, 就已经懂得开始过快乐的日子了! 为什么? 每一个人的时间、 空间不一样, 每一个人的立场不一样 ,每一个人的思想不一样 ,你无需要改变他,活在自性的解脱当中 ,你怎么可能用一支尺去衡量全世界的众生 ,活在你的标准线上? 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所以,懂得佛法的人 ,就是懂得自我解脱的人 ,懂得自我解脱的人, 就是懂得佛法的人。
—慧律法师开示节选🌷🌷🌷
圣果吉祥:
你心不著一切相
唯有佛号!
心空/自自然然境就寂
境界自自然然
对你没有作用
你的心如果放不下
境界稍微动一下
你就会被它所影响
所以说心若不空
境界就不能静
我们的心若空
我们的境界自然就没有
佛性自当显现
所以念佛要念到怎样?
念到一切境界都无碍
这样你要“了生死”
就很快了
要记住
念佛要念到什么程度?
师父这句话
就是生死的要诀
念佛要念到
一切境界
都不能障碍到你
心中充满了慈悲
宽恕的心
不与世间人计较
心中唯有一句佛号而已
不藉任何理由
来烦恼自己
因为我们人如果烦恼
都会藉着很多理由
来巩固烦恼的原因
找任何的借口
来烦恼自己都不必要
慧律法师[玫瑰][玫瑰][玫瑰]
刘龙盛一戒定慧:
佛陀就告诉弟子们说:诸位比丘,诸位法师,一切的众生不明了世间的真理,真理就像猴子在水中拼命,拼了老命要把月亮捞出来,我们众生执著于五欲六尘,希望捞出快乐、捞出幸福,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万法都是败坏之相。
———慧律法师楞伽经第13集
刘龙盛一戒定慧:
这个在阿含经里有名的猴子水中捞月,水中捞月。这个意思就是说,只要你是做人,来到这世间投胎,你一定要了解万法都不是实的东西,这个世间,你想要去捞出快乐跟幸福是不可能的,因为,天是棺材盖,地是棺材底,无论闯哪里,总在棺材里。台语一句话,弄东弄西没半样,搞天搞地手空空。这一句就是三藏十二部经典的终点,终极点。
———慧律法师楞伽经第13集
李花荣:
若有些众生,喜欢读诗作赋,喜欢谈古嘉言章句,清心寡欲,洁己修身。我就在他面前,现居士身,说在家修行之法,令其成就。
若有些众生,喜欢齐家治国,处理众人公事,判断邦邑争讼。我就在他面前,现宰官身,说护国爱民之法,令其成就。
若有些众生,喜欢研究数,即天文地理,阴阳五行。术即医卜星相,咒水画符,来调养身心,保护生命。我就于彼人前,现婆罗门身,为其说法,令其成就。观世音菩萨,因恒顺众生,度众生心切,故应现何身而为说法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
婆罗门,译作净裔,是楚天后裔,修外道,志在生梵天。
宣化上人讲解楞严经中节选。
刘龙盛一戒定慧:
在家居士修何法门最契机?能够尽快了生死?
慧律法师:万缘放下,还是要念佛,念佛最快了,末法时期靠“自力”有困难。
但很多人认为『念佛』就好,这个观念是错误的!要开智慧,经教要通达,虽然念佛,但平常割舍不下,什么事情都很执着,那么临命终就没有把握。
所以,听经闻法特别重要,要『解行并重』,偏哪个角度都不行。偏“解”不行,偏“行”也不行,解如目,行如足。
解,就像眼睛,行,就像我们的双腿走路,走路没有眼睛不行;路看得很清楚,可是你不肯走(就是不肯实修),那也达不到目的。
我们这个时代,很多人都对佛教误会了,
认为念一句佛号、诵一部经典就好了,其他不看不听,那就死定了!
烦恼来了怎么办?你又不是圣人!如果说念一句佛号、诵一部经典能够完全一心不乱,对世间生灭法的假相,能够完全的不执着,那就没话讲了,因为这已经有三昧的功夫了;如果没有这种功夫,那就要按部就班来,就是要听经、要闻法,好好的调整自己。
———慧律法师[玫瑰]
刘龙盛一戒定慧:
智者从师之长
愚者求师之短
有智慧的人
绝对跟从师父的优点
愚痴的人
一天到晚
就是找师父的麻烦
找师父的缺点
看看有什么可以攻击的没有
命终堕地狱
若于如来处
起大嗔恨心
皆堕恶道中
轮回恒受苦
对于如来这个地方
起大嗔恨的心
要受一切的痛苦 —-慧律法师开示
🍒 清净心🍒:
这个楞严神咒的威力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你还没有证到三摩地,就算你用一般的凡夫的散乱心持,怎么样呢?说:心忆口持,是金刚王,常随从彼诸善男子,就是你用散乱心来念这个楞严神咒,那么金刚王也常常来护持你,何况是一个有修行的决定菩提的心。
这个诸金刚藏菩萨王,叫做精心阴速,精心是什么意思?就是菩萨的如来藏心,叫做金刚藏心,纯心,跟佛心一样了。
阴速,“阴”就是冥冥之中,“速”就是快速的,他是用纯如来藏心,冥冥当中快速的加被。发彼神识,发彼,中间加三个字:“持咒人”的神识。
就是以心印心,就像两面的镜子。
精心阴速,发彼神神,重点在哪里?就是用他证的功夫,冥冥当中快速的来同时投射,叫做发彼,中间加三个字:持咒人,持楞严咒的人的神识,就是用镜子照镜子。如以心印心,就像两面镜子一样。
~慧律法师《楞严经》
净心居士:
诸位,有四种可以依靠的
随便选择一种
你就可以解脱
这个世间有哪四种可以依靠?
第一个,依靠你的清净自性
如果你很有能力
在一念之间不要被假相黏住
彻底放下
自性就是佛
连等到下课统统不必
发个大愿彻底的放下
自性就是佛
第二个可以依靠的就是法
就是世尊讲的真理
依靠释迦牟尼佛所讲的真理
这个值得依靠
第三,依靠大善知识
诸位,不依靠大善知识
我们路是走不出来的
打死没有办法的
第四,依靠阿弥陀佛大悲愿力
也可以了生死
念佛专又专
开不开悟,放下!
南无阿弥陀佛……
专!
念佛,拜佛,诵经,熏习
八识田中统统种满佛的种子
坚定意志
念佛专又专,勤又勤
发出离心,发菩提心
一心一意求生极乐世界
也得了生死。
—— 慧律法师
阿弥陀佛!
六时吉祥![合十][合十][合十]
真修:
你前世布施多少,
你就今生今世享受多少。
布施一定有福报。
为什么?
春天不播种,
秋天就没有收成,
这一定的道理,
这个非常符合
我们今天的耕作的。
但是我们要种福田
一定要选择,
那么当然就是
三宝门中就好修福,
你去布施了外面的也有福,
但是福不如三宝,
为什么?
三宝体遍十方嘛!
能救众生,超越生死嘛!
十方三世一切三宝福田为最,
一切种福田以三宝为
最上乘的福田。
————慧律法师
净禅:
自己的心被迷了,
就自己痛苦。
你生气,有恨,贪心,
谁痛苦?你痛苦,
你对这世间的事情放不下,
痛苦的是你自己。
你可要记得这句话,
我们如果执着,
福报就会尽,
我们若舍出去,无所着,
福就用不完。
只要你面对现实,
有人就有影子,
有阳光就有影子,
你逃到哪里,
影子都跟随着你,
人若是活在这世间,
业力一定跟随着你,
所以是非、斗争、
善恶、对立是难免的。
因此当烦恼来,
我们要记得万缘放下,
放不下你能对无常怎么样呢?
一切都为无常所吞,
到最后都是无常吞噬我们。
所以说世间赢,
你又赢到什么?
世间输,你又输了什么?
统统都没有。
——慧律法师开示!🙏🙏🙏
净禅:
如果把每一件事情,
都转变成感恩:
把每一件事情,
都觉得我对不起别人,
起惭愧心,
把每一件事情,
都觉得我对不起别人,
我二十四小时回光返照,
就是把恶的种子一直挖掉……除掉,
把善的种子领纳。
所以,我们说:
有惭有愧,即是菩提。
惭愧二藏,是菩萨修行必须具备的。
一个人没有惭愧,
就跟畜生没有什么两样!
一个人没有惭愧心,
跟畜生就是一模一样的,
畜生一天就知道吃、喝、游玩……
人家说:知耻近乎勇,
知道廉耻的人,
他就是一个世界上最有勇气的人。
——慧侓法师
阿弥陀佛!
六时吉祥!
圆和:
大多数日常生活中的摩擦,来自于说话的语调不对
你“怎样”去说一件事,常会决定你所得到的反应
优秀的说话者,问那些你亟欲回答的问题
批评自己时,请用理智;批评他人时,多想想他人的感受。
只听从自己声音的人,他听到的都是来自愚者的声音
聪明的人讨论一些想法,中等人谈论发生的事件,低等人只会说人闲话。
礼貌比粗鲁能设下更好的陷阱一一慧律法师巜茅蓬语录》
真修:
两股力量会退失菩提心
一,不明教理教义的人
很容易退失菩提心
二,碰到恶知恶见的非善类的道友
你很快就会退失菩提心
为什么?物以类聚啊
邪的他一定说他是正的
他也很怕你去听如来的正法
太过于有智慧了
你能分辨什么是正法
什么是邪法
为什么?
你很会分辨
大家都跑光光了
再骗骗不下去了
所以,法师的发心要正
我没有供养
也要把如来的正法传出去
这个心就是佛陀的心
慧律法师《圆觉经》
空无自性:
◎不必在意死亡的到来,要在意的是,当你有生之年,能否好好地把握,过好每一个日子。
◎年轻人幻想未来,因为他们来日方长;老年人则回忆过去,因为对他们而言,过去的经历丰富。但是,为了要体验生活,我们必须用心活在每一剎那中。
◎不要挂念已消逝的障碍,也别忧虑未来临的障碍,只要把握当下。
◎每个人都应做些值得回忆的事,心里也应有些值得回忆的人,但却不能活在回忆里。
◎不要在期盼中过日子,愈是期盼的事愈容易落空。
◎人生中最美的时刻就是——现在。
——慧律法师《茅蓬语录》 [合十][合十][合十]
真修:
一切的环境,
都是道场。
要知道,
道场不只是在寺庙,
我们的心,
就是一个大道场!
身不妄动,
口不妄语,
意不妄念。
——慧律法师慈悲开示
真修:
广钦老和尚讲:修行人不要去管别人演什么戏,每天注意降伏自己。
———慧律法师
真修:
慧律法师重点开示[玫瑰]
1、记得!因果是最标准的审判官,它会还你公道的
2、有缘的人,相共论法义,没有缘的人,合掌令欢喜
3、批评别人、毁谤别人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我这辈子不做这种事情
真修:
修学佛道之人三坚持:
一、坚持佛所制的清净戒律持戒是学佛的基础。
二、坚持对因果负责任失人不失因果。宁可得罪人,不能得罪因果。处理事情要讲法、讲理、讲佛陀的戒律,不可以讲人情的。深信因果是修行的资粮。
三、坚持发大菩提心如果没有菩提心,很容易就退道心、道念。菩提心为修行的正行。
——慧律法师🙏🏻🙏🏻🙏🏻🌹🌹🌹
修行人,最大的财产、最大的财富,
就是无贪、无瞋、无痴,
这个一生一世你都用不完。
一个人无贪,走到哪里,
大家都欢迎得不得了;
一个人无瞋,走到哪里,
大家都是恭敬、喜悦,欢喜你的德行;
一个人无痴,没有愚痴,
内心充满着智慧,你所到之处,
大家都欢喜与你为友。
所以,悟到本性清净,
内心就是充满着真善美的世界。
其实只要你肯,当下就是,
回归到当下。
一一慧律法师《圆顿心要》
🙏🏻🙏🏻🙏🏻🌹🌹🌹
万法都有因缘果报,佛陀这一辈子,不管碰到任何侮辱,佛如如不动,不管碰到任何的赞叹,佛如如不动,不管碰到任何的五蕴身所遭受的痛苦、毁谤,佛陀如如不动,为什么?他知道业力应当还,该还的他就是要还!但是千万不要再继续去造作,因此佛看待这个五蕴身,就是不管发生任何的事情,我都如如不动!何以故?因为它一定会败坏,它空无自性,那么这样子内心立刻就超越,不会耿耿于怀某一点事、某一件时间空间所发生的事情。
一一慧律法师🙏🏻🙏🏻🙏🏻🌹🌹🌹
圣果吉祥:
清净心、
就是我们保任的功夫,
保任的功夫。
你今天不是布施很多的钱,
就叫做修行;
也不是你替三宝做了很多的事,
就叫做修行。
诸位!真正修行人,
四个字:如如不动!
那个人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那个人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慧律法师《楞严经》开示
刘龙盛一戒定慧:
内心不嫉妒他人,也
不贪婪任何的事物,
没有私欲,在所有
情况下,内心都保持
有那份宁静,这就
叫做高尚。
贪心是最猛烈的火,
憎恨是最坏的执着,
迷惑和错误的见解
是最难逃脱的网,
爱欲是最难渡过的
河流。
~~~慧律法师【佛陀的格言】
刘龙盛一戒定慧:
学佛以后要懂得善巧方便
你先守住口
伤人之语千万不要出自于口
就算你知道对方的无知
伤人之语你会惹上杀身之祸
我们的舌头就像斧头
讲错一句话就会自砍其身
身断两边,身首异处
舌头像斧头
能够劈柴,烧饭,烧热水
可是这个斧头方向不对了
砍到自己的腰会断成两半的
这个意思是说
我们同样一句话
你可以讲勉励人家的话
温暖的安慰语
但是,如果你不会讲话
保持沉默即可
但是千万不要在焦虑当中
一直苛责对方
责备则会埋下祸根
所以,古人讲
一言足于兴邦
一言足于丧邦
就是这样子
因此要小心讲话。
慧律法师《圆觉经》
刘龙盛一戒定慧:
精进有两种意义:事相的精进叫做念念勤修,不放过每一个念头,念念观照。
如果站在理上来讲,则念念空寂,没有能观所观,随观照随放下,所以说一念不生是真精进。
真正会用功的人,二十四小时都在精进,因为他正念现前,所有的境界都是他的善知识。
——慧律法师开示
真修:
什么是回向?
回向心就是不自私心,把所做的功德都给众生,自己就可以具足一切功德。回向,经典比喻得非常好,它说:回向就像拿一把火炬,凡是要来学佛的,都为他点燃一把火炬,就是教他心中有智慧,本身的火炬不但不灭,而且所有的火炬都点燃,为更多人点亮更大的光明。
慧律法师
真修:
心如大地,能容一切,为什么?
因为他没有高傲,就没有危险,就没有痛苦!
放下他的“自尊跟优越,”
他就恢复到真正的自然,
这个就是大成就的人!
只有愚痴的人,才一天到晚在赞叹自己;
只有愚痴的人,才一天到晚在攻击、毁谤别人、伤害别人。
你造如是因,你将来必得如是果,
所以你装得呆呆的,
你这个是非也看不清楚,也不要看,
心似寒灰枯木,
就是永远这样子的冷静;
永远这样子的理性;
永远这样子的清醒;
永远这样子的慈悲喜舍;
不会再起心动念了,
叫做“心似寒灰枯木。”
是非从哪里来?
哪里有什么是非呢?
所以吃一些亏,没有关系,
其实吃亏的人就是占便宜!
南无阿弥陀佛!
——慧律法师
真修:
每一个人
都以为死亡离他很遥远
其实不一定
有时候很快
无常迅速
天是棺材盖
地是棺材底
无论闯哪里
总在棺材里
这个世界你怎么闯荡
统统要躺入棺材
一个都逃不掉
佛法就是让我们提早觉悟
慧律法师《圆觉经》
真修:
🌺 开悟
悟什么?
悟了自己
认识自己
他不是悟了什么大道理出来
你认为开悟得到了什么
那就错
开悟不是得到什么
而是恢复本来大家
都有的本性
你我大家都有
经过百千万劫你成佛了
你也是被放在中间
因为每一个众生都是佛
所以
开悟绝对不是悟了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
或者什么神秘不可知的道理
悟道就是很平凡
很平实/很平淡
所以
真正的开悟
是找回自己的心
完成了生命的觉醒。
——慧律法师.禅心妙语🙏 🙏 🙏
真修:
锻炼心智的形式有三种:
【第一:就是要高尚的道德】
第一,
就是要高尚的道德。
要持戒清净的训练,
庄严外相,
要自我要求要很高,
道德要高尚,
要持戒清净。
第二,
要有高超思考力的训练。
所谓的正思惟、正定,
意思就是要观照,
去了解世间的真相。
第三,
高等领悟力的训练。
这个就是见性的功夫了,
时时刻刻“放下”的人,
离解脱不远了。
佛陀说,
锻炼心智的形式有三种。
第一种是:高尚道德的训练。
第二种是:高超思考力的训练。
第三种是:高等领悟力的训练。
你要训练时时刻刻放下。
训练时时刻刻放下的人,
离解脱已经不远了。
—慧律法师[合十][合十][合十]
真修:
人与人之间,外表看起来风平浪静,然而,有许多恶的种子潜伏在八识田中,诸如:攻击性、嫉妒、排斥、伤害和斗争。只因我们目前没有遭遇到某些境界,所以,这些恶的种子才未显现出来。在座诸位,学佛就是不断致力于解决内在的矛盾。世间人内在里隐藏著叛逆、妄想、反传统、攻击、伤害、挑拨离间、是非、对立的心态。我们内心深处充满了这些可怕的毒素,如今学佛了,就要净化它。
—慧律法师开示节选🌷🌷🌷
净禅:
没有经历感情烈焰的人,
是不够成熟的;没有遭受成长创痛的人,是没有办法脱胎换骨,
蜕变成一个真正的女人。
不要以为自己听了很多的经典,
就能够入三摩地,一心不乱!
我告诉你:没有办法的。
倒是比较可能进入四“魔”地,
只要有一点点感情的欲望,
一下子就倒了!
所以说:如果男人、女人这一辈子已经笨两次了,
再来,记得!要笨给佛陀了,
把我们后半辈子的精神、能力、财力、时间、空间,
奉献给佛陀。让无量无边的众生来学佛、来听经、
来闻法、来走向无上正等正觉的大道。
在座诸位!善用你后半辈子剩下的生命还来得及,
只要起步,永不嫌迟!有的老婆婆说:“我七十五岁了!”
如果你身体还行,还来得及,
成道就在一念之间、了生死也在一念之间。
只要你有一口气,都来得及!
最怕的就是听了佛法,
回到家,习性又起来,继续去造业,那就没有救了!
慧律法师开示[合十][合十][合十]
净禅:
先和自己的心握手言和吧!其实人生没什么大不了的难题。
不要让短暂的失败阻碍了长远的目标。
人就像是子弹,最平稳时可走得最远。
堕落就是心理自焚。
衡量一个人的最终标准,不是看他在顺境时站在哪里,而是看他在逆境时站在哪里。
与其诅咒黑暗,不如替它点盏灯。
不要忧虑,时间自会摆平一切的。
立刻面对问题,并且要诚实以对。
怀着烦恼上床,就像背着包袱睡觉。
—慧律法师【茅蓬语录】
圣果吉祥:
[爱心]什么叫有福报?
身心自在的人才是有福报的人,他是通达无碍的。
虽然你有钱、有权,有能力,但你一点点都不自在,矛盾重重、烦恼重重、痛苦重重,钱财把你压得那么疲惫,权利把你束缚得那么痛苦,这能叫福报吗?这不叫福报。
财富不是真正的福,法福才是真正的福,身心自在才是福。
——慧律法师开示
真修:
如果你无所住
法身就现前
如果你执著这个
色受想行识
业力就现前
贪嗔痴不断
业力惯性意识就现前
如果你无贪无嗔无痴
清凉
你不是想过清凉日子吗?
每天不是在唱吗
清凉地菩萨摩诃萨
清凉地在哪里?
在无所住的当下
当下你也是观世音
如果你有慈悲心
你也是观世音菩萨
如果你有大愿力
你也是地藏王菩萨啊
如果你大慈大悲
想要度无量的众生
那你就是阿弥陀佛
慧律法师《圆觉经》
圆和:
大多数日常生活中的摩擦,来自于说话的语调不对
聪明的人讨论一些想法,中等人谈论发生的事件, 低等人只会说人闲话。 说话的艺术包括了适时说出适当的话,以及不该说话的时
候能保持沉默。
不要因为你不喜欢某人,而忽略了他的好建议。
不要因为别人和你的见解不同便迎头痛击,那无异于以现在的你去敲打十年前的你。 慧律法师《茅蓬语录》
真修:
我们往往
用在诽谤
批评别人的时间
比用在
检讨及反省
自己的时间还要多
慧律法师[玫瑰][玫瑰][玫瑰]
真修:
宽恕对方才能够放过自己
如果你的念头是我要报复
那你绝对是没有放过自己
你要让自己快乐
就一定要宽恕对方
才能放过自己
我恨你,我要报复你
简单讲
你一辈子都不放过自己
就是要让自己过很痛苦的日子的意思
法在心,缘起的东西
缘起的东西
如果没有听到佛法
绝对没有办法离开我执我见我相我慢
所以,要想过快乐的日子
就一定要宽恕对方
自己的心才能安详。
慧律法师《圆觉经》
真修:
🌺 帮助别人没有错啊!
第一个首重什么?
首重判断跟智慧!
你是真的在帮助他,
还是在助长他的恶业?
你要布施,
他的钱要拿到哪儿去?
有没有用在众生?
有没有用在法上?
有没有用在常住?
所以,包括这个施舍,
都是一种智慧。
——慧律法师《圆觉经》
真修:
🌺 美德比美貌更迷人。所以,我们佛弟子判断一个人,不是他的外貌,是他内在的德性。
智慧比刀剑更有力。刀跟剑力道不大,能砍断木头、砍断钢筋,但是,不能砍断烦恼。世界上哪一种利刃可以砍断烦恼的?不是刀,也不是剑,是什么?就是智慧!所以,般若智慧对佛弟子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真理是让我们来实践和奉行的,不是听听而已。真理,佛陀所讲的真理,是让我们来奉行、来实践的。
——慧律法师《佛陀的格言》
真修:
发好心就能过好日子
学佛的人要有大格局。
千万不要为了一棵树,
而放弃整片森林;也千万不要为了一己之私,
而放弃了人人本来具足的圆满圣智。
方法既然唯心,所以,我发愿:
我这一辈子一定要记取你的好,
永远忘记你的坏。
发好心的人,便能过好日子。
这一段,对于一个平常想要过日子的人,是很重要的。
你想过好日子吗?这一段你就要背起来。
方法既然唯心所造,发好心是心,
发恶心还是这颗心,当然要发好心了。
记取你的好,忘记你的坏,
那么我们的心中,每天都是好的念头。
发好心的人,便能过好日子。
我们来到这个世间,当你看透的时候,
其实也没有真正地拥有过。
慧律法师开示[合十][合十][合十]
放下难舍的缘:
我奉劝我们这里
的法师奉劝
这里的在家人,
你要发愿:
粉身碎骨下品下生
我就是要往生极乐世界,
你一定要这样发愿,
即使用爬的,
即使用怎样缠的,
就是要到西方极乐世界,
佛祖最怕人家缠,
若不接引我们,
用哭泣的,
硬是用哭泣的
也要哭到极乐世界,
要记得我的话,
他不接引,
要放声大哭:
你为什么发的愿不兑现,
临命终说
十声要接我们去,
为什么现在不来,
怎么这样,你骗我,
佛祖最怕人家激他,
激他,他就来接引你,
真的,我不骗你,
你虽然有堕过胎,
有做一些恶业,
虽然过去有一些错误,
没有关系,
放下,放下,
我们对佛我们还
没有谤佛、谤法、谤僧,
我们还没有这样,
是不是这样?
我们对佛还这么有信心,
虽然有杀一些
鸡、鸭、鸟,
虽然有堕过一些胎,
但是这也是
我们过去不知道,
下次注意一点,
不要做这种恶业就好了,
往生也有希望,
若说我下辈子还要再来
因为有隔胎之迷,
你下辈子一无所知了,
你不可以这样做,
绝对不可以,
所以诸位!
你吃得饱,穿得暖,
一定要下决心去念佛,
下决心去求生极乐世界,
要记得一定要往生才好!
~~慧律法师[合十][合十][合十]
刘龙盛一戒定慧:
佛陀的觉悟解决了他自己的问题
佛陀并没有办法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
没有人会替我们修行
没有人能够使别人开悟
就算佛陀、善知识现前
如果不去触动内心深处的般若智慧的觉悟
你也不能开悟见性
必须仰仗佛陀跟善知识
触动内心的般若智慧
才有办法解决问题
生死无可替代
修行无可替代
要解决问题
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去实践佛陀的正法
~~慧律法师
《佛的三身四土》
刘龙盛一戒定慧:
万法都是你的心,
善用心就是懂得修行。
百般的计较不如不计较,
只要你还能呼吸
得闻正法,
所有的苦都值得!
你不必在困境里面伤心难过,
也许你正面临难以承受的痛苦跟烦恼、忧郁,
当你拥有了智慧,
了一切法空无自性,
都是如梦幻泡影,
都是不实在的,
不要被假相骗得团团转,
般若智慧就立刻显现出来!
问题出在哪里?
问题出在众生那个执著太难断了,
他那个惯性意识,
业力跟习气,
我执、我见太难突破了。
我们已经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
好像整个世界都跟着我转动,
因此活在痛苦的煎熬之下。
不明了人生的、生命的真相,
生命对我们来说,
就是一种煎熬,痛苦。
————慧律法师🙏🙏🙏
真修:
你用耳根圆通修行,就是你听到好听的话,心如如不动 ; 有声音,心如如不动 ; 没有声音,心如如不动 ; 別人起贪瞋痴,你不要看他的缺点,不要去纠正他,改变別人不如改变自己,你的心一样如如不动,二六时钟,你就记得保持如如不动,这一招就是比别人千万招更有效,就是如如不动,不取于相 。
———慧律上人《楞严经》
真修:
我们说
听经闻法有这个好处:
庄严自己也庄严国土。
学佛就找到了钥匙,
别人生死与我无关;
如果我有能力就度他,
没有能力,
自己的生死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要降伏自我。
————慧律法师《圆觉经》
🍒 清净心🍒:
我们要知道,众生所能拥有的就是妄想、思虑,碰到什么事情,我思维一下,猜测一下。所有的众生都离不开观念、数目字、语言、文字,还有妄想。所以,思虑心就是妄想,直觉心就是一种妄想,但是你要成正等正觉,也离不开思虑。思虑的妄想放下,就是正等正觉。直觉心放下,就是正觉心。它是生命的共同体性。
所以,为什么要学佛?当你听经、闻法以后,你内心里面充满着整体性,你不会跟众生计较的。众生的愚痴是很严重的。他只有个别性,他没有整体性。所以他自私、自利、贪婪无馀、嗔恨不能停止,仇恨,动不动就杀人。为什么要学佛?就是要体悟当下我们有一个整体性的佛性,而显现于外的万法,也不离这个本体,所以释迦牟尼佛来世间示现八相成道,成佛以后,你看,佛陀所流露出来的,你看到那个三藏十二部经典,佩服!世尊从来不生气的。
一一慧律法师巜大方广佛华严经》
净心居士:
自己的心被迷了,
就自己痛苦。
你生气,有恨,贪心,
谁痛苦?你痛苦,
你对这世间的事情放不下,
痛苦的是你自己。
你可要记得这句话,
我们如果执着,
福报就会尽,
我们若舍出去,无所着,
福就用不完。
只要你面对现实,
有人就有影子,
有阳光就有影子,
你逃到哪里,
影子都跟随着你,
人若是活在这世间,
业力一定跟随着你,
所以是非、斗争、
善恶、对立是难免的。
因此当烦恼来,
我们要记得万缘放下,
放不下你能对无常怎么样呢?
一切都为无常所吞,
到最后都是无常吞噬我们。
所以说世间赢,
你又赢到什么?
世间输,你又输了什么?
统统都没有。
——慧律法师
阿弥陀佛!
六时吉祥![合十][合十][合十]
真修:
一个悟道的人,他就是圣智不动,他就时时刻刻享受这份湛然不生灭的清净自性,绝不为名利财色或者外境五欲六尘而有所动摇,了一切生灭的法都是如幻,幻就是空无自性,也就是没有真实的体性。如果说我们一直在追求这个外相的东西,简单讲,就是你不是很了解佛法,佛法就是无求,佛法就是无念,佛法就是无住,佛法就是无相。
一一慧律法师巜楞伽经》
真修:
你见一切相,都知道那是如梦幻泡影的,不要做太多的情绪变化,这个人好坏那不关我的事情。记得!只要跟我们的生死没有关系的,就是彻底放下。当我们临命终这一口气要断的时候,那一些是非恩怨、善恶,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不要苦了自己。
———慧律法师楞严经
净禅:
只要放下这个错
觉,但息妄念不求
真,是名法身!你
只要放下妄念,不
能求真。真,不可
求。绝对的东西不
能求,求的话,又
动到一个念头,又
错,求真即离真,
知道吗?所以求真,
真也是妄。放下妄,
妄当下就是真!放
下就是。
一一慧律法师开示🙏🙏🙏 https://w.101.com/Rzauqq
净禅:
有没有做到“歇即是菩提”,放下那个功夫,你每天时时刻刻检视一下:我是不是真的放得下?欸!你真的放得下,以前看到仇人,气得半死,现在没事;以前对金钱贪著得不得了,对金银财宝贪恋得不得了,现在看都不看,知道那个带不走,欸!你自己也是心境一直在进步、进步,了生死的第一步,你走对路了!假设说你越修越烦恼,越修妄想越多,越修越百般计较,那就表示你走错路了,就算你念念佛,不得其力。学佛要真实的受用,平常就要真实受用,所以往生是现在的事,不是临命终的事,这一句话就是最重要的座右铭。往生是现在的事,现在都没有办法领悟“歇即是菩提”,临命终再一病苦,手忙脚乱,你怎么办?业力再来,病苦再来,你哪里有办法?现在一脚就踩熄妄想、烦恼、颠倒,内心充满着智慧,所以自己对自己的生死也有把握。所以师父说:放不下,妄想多,苦了自己,别人不会代你受苦的,放不下,妄想就多,苦了自己。
一一慧律法师🙏🙏🙏
圆和:
在要说一些事之前,有三件事要考虑--方法、地点、时间。
得意时,不可作骄傲语;失意时,不可作激愤语。
经营爱心,切记:勿以自己的方式付出,而要斟酌对方所需要的方式
如果你眼中只看得到自己,当有一天发生危难时,如何期
望别人带给你温暖的拥抱。
只要肯多倾听一点,彼此关系就会有明显改善。倾听是灵
魂的养分!
说话的人,对自己要有足够的信心;听话的人,也要有宽阔的胸襟。
慧律法师《茅蓬语录》
智承.汪志宏:
佛陀进入一真法界,用正智见到无生的真理的时候,世界完全没有是、没有非;没有对、没有错;没有善、没有恶;没有能、没有所;没有根身、没有器界、没有种子;没有花、没有树;没有山、没有日月星辰。但是,当你见性的时候,就是颗粒微尘,就是这一朵花,正是这一朵花,就是见性时候;正是这一棵树,正是这一座山,正是日月星辰,就在这个时候,不离当处,即得菩提!
慧律法师开示
刘龙盛一戒定慧:
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风平浪静训练不出良好的水手
失败就是生命转个弯
也没什么了不起
不要把失败变成一种罪过
一直苛责
失败如果是一种罪过的话
所有成功的人
都罪过无量
失败就是生命转个弯
慧律法师《圆觉经》
刘龙盛一戒定慧:
众生因为迷于众相,
始终把这个相
看成生命的一种依靠
而你所依靠的东西
却是大大的错误
因为诸法本自空相
而你依靠的那个相
并不能解决你生命的迷茫
所以当你生命用依靠的方式
不是从内心里面开采你的大智慧
你依靠某一种东西来过日子
你就必须为那种东西
付出痛苦烦恼和代价
当我们倚靠的是我们内心
自己本身的大智慧的时候
没有能所
那么天地万物
没有一种东西困扰得了你
因为你的内心里面不依靠任何的东西
完全依靠你的自性清净心
完全依靠你内在的大智慧
那么全世界的东西
都不可能困扰你
全世界有东西会困扰你
是因为你需要它
需要某一种东西来依靠
那么你不依靠任何的东西
这些如幻的东西是靠不住的
就算你今天依靠这个东西
有一天它也会有变化
所以你暂时用一下可以
不作永恒想。
慧律法师《楞伽经》
乔吉阳: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yMzk2NzcyNw==&mid=2247490259&idx=1&sn=f2abf0f167574717631a6123e1a2318a&chksm=fa35d753cd425e4507b306b915b695dfe79645eeb44c9e1a83a602c58359940a70ada46238b8&mpshare=1&scene=1&srcid=04194G7qkjUB9fNttlDHCl1C&sharer_sharetime=1627541956082&sharer_shareid=2a836e5fd7af78b351c0f5e139569c59#rd
真修:
当你一生一世,你坚持念佛的时候,那这个力量就大!当我们坚持念佛的时候,不管我们神识什么时候脱离,都有人指引我们,阿弥陀佛现身,观世音菩萨现身,大势至菩萨现身,清净大海众菩萨现身,来接引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我们出来不会茫茫然,不会走错路,何乐而不为?所以不要到临命终的时候,才听人家跟你指引,临命终就开始要助念,这个最重要,强化那个意生身里面的意念。所以,下定决心聆听、专注、全神贯注,这个很重要!临命终的时候,你就是要这样子:我不见佛就不断气,就这样子,发那种非常坚定的意志,在临命终的时候,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意思就是没有这句南無阿彌陀佛,你死定了!你不能出三界,用这种豁出去的心,用这种好像是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心,坚定的执持佛号,那这个意,马上全心全部都是佛号,随着佛号就会往生极乐世界,这样才有办法!
………慧律法师《圆顿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