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与“馨香盈秀”征文008
5000年前,仓颉仰观天象,俯察鸟迹,造字洛南,开启了人类文明;3年前,李书盈、张秀芳夫妇与几位老师含辛茹苦,创建文学平台,让人文厚重的洛南更加文明灿烂。在《馨香盈秀》创刊三载华诞前夕,本人心生感慨,口占一绝:
盈聚俊贤五湖海,秀得文采秀诗才。
巧遇文坛,喜见故人
我与《馨香盈秀》的结识,实属机缘巧合。那是去年八月份,高考刚结束,我的高中同学王瑞祥写了一篇高考作文发给我看,我欣赏之后做了评价,瑞祥同学当即邀我也写一篇,出于礼貌,我就写了一篇题为《做大度之人》的文章,瑞祥同学看后觉得不错,就把此文推荐给《馨香盈秀》,并引荐我认识主编张秀芳女士,原来张秀芳是我三十多年前在眉底中学任教时的学生,真是太高兴了!三十多年未晤面,文学平台初相逢,这就是缘分。当我的文章在《馨香盈秀》上发表后,我才知道瑞祥同学是该文学平台的顾问,同时我从平台上又见到了另一顾问——韩殿盈先生(我师范读书时同班同学),还有副主编彭君婵女士(也是我的学生)。他们都是我的亲人,看到他们大有作为,我倍感欣喜,引以为傲。特此,感谢瑞祥同学! 让我结缘《馨香盈秀》;感谢《馨香盈秀》!让我喜见亲人。

与《馨香盈秀》有此奇缘,当然就倍加关注啰,无论教学工作有多忙,只要是《馨香盈秀》发出的作品,我一定要挤时间浏览,本着虚心学习,以文会友,增广见识,提升境界之目的,每读一篇佳作,恰似仙山採芝,深海探珠,每有一点收获,如食佳肴,如饮琼浆。
在《馨香盈秀》平台上,有幸认识了许多人中翘楚,文中俊杰。萧军老师的“有话好好说”散文连缀,已达177篇,真是海量之作。每一篇都含着做人的智慧和说话的技巧,语言干爽利落,说理明晰简洁,举例用典,恰到好处;他的藏头诗写得更是令人叫绝拍案。王瑞祥先生的文章主旨鲜明,紧扣时代脉搏,语言细腻通畅,写人叙事生动形象;诗歌典雅,用词考究,诗意盎然,诗文书法多有建树,实属多才多艺。韩殿盈先生的词写得中规中矩,意境贯通,修辞严格,音韵和谐,像老夫子之作,堪为年轻人学习之典范。张秀芳女士律诗写得甚好,诗中透出女性特有的审美观,状物细腻灵动,抒情清新自然,构思独特,用词委婉,读来如春风习习拂柳枝,泉水淙淙流山涧。赵建华的咏物诗,诗中有画,情景交融,描绘出所咏之物的内在灵魂,而且能从多角度去挖掘,给人以不同的视觉盛宴。“上洛人”的楹联堪称一绝,或古朴典雅,或通俗自然;或庄,或谐;或劝世,或讽刺;或状物,或绘景。其中无不凸显哲理,令人舒坦。对仗工整,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还有更多文友例如兔卧荒山,吕俊峰,李云峰,袁军武,张乐平,郝蔚民,周书霞,胡娃娃等,他们的美文诗作,让人读来顿觉耳目一新,神清气爽。在此不能一一例说。
与这些文友虽未谋面,却神之往矣,读罢其文,如见其人,悟其思想,感其精神,反省自我,荡涤灵魂,做人境界日高矣。相信别的读者也和我有同感吧!单从这点来讲,创建《馨香盈秀》,传播文化,传承文明,教化民风,和谐社会,实为洛南文坛一善事。感谢有你,《馨香盈秀》!

我生在洛南,长在洛南,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家庭原因,我携妻带子迁居于山西省永济市,那年我三十五岁。虽然和父母,弟弟,妹妹们团聚了,但是心眼里永远忘不了 洛南故乡,三十年了,我少有闲暇,仅回去过五次,而且来去匆匆,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亲人,令我魂牵梦绕。自从结缘《馨香盈秀》,我从洛南文友的诗文中,能见到故乡的文明发展:仿佛看到了大道如砥,麦田果园;小桥流水,农舍炊烟;听见了乡村院落里鸡鸣犬吠,山坡高岗上林涛鸟喧。去年,洛南遭受洪水灾害,文友在朋友圈里及诗词文章中发的图片和视频,让我看到了故乡好多地方路塌桥断,庄稼水淹,我同情忧怜;之后,我又看到了党和政府对百姓的关怀,看到了干部和群众团结一心,重建家园的热情,我写诗发赞。我还看到了谷雨节保安镇祭祀仓颉大型活动,古装古乐,把人一下子带到了远古时代。仓颉造字,开启文明,故乡保安,文字的起源,文化的发端。
文坛为窗,看我故乡,感谢有你,《馨香盈秀》!

受各位老师、文友的引导和激励,承蒙《馨香盈秀》主编的关照,我由试探性介入到大胆参与,不到一年时间,我在《馨香盈秀》平台上发表教学教育类文章 3 篇,评论性文章 2 篇,
言志类文章 3 篇,抒情性诗歌 8 首,叙事类诗歌 14 首,学党史感党恩类诗 23 首,题图诗2首,(还有20余首与学校活动有关的诗歌,没有来得及发《馨香盈秀》,发在学校公众号上了,功劳还在于《馨香盈秀》)。虽然自己写作水平有限,尤其是诗歌还不成熟,但是,我觉得有了《馨香盈秀》这个平台真好,能参与其中,抒我情怀,就万分欣慰了。感谢有你,《馨香盈秀》! 
《馨香盈秀》不光使我个人受益匪浅,而且助推了我的教学,让我的学生也跟上获益。例如,我给孩子们讲“登临诗”时,就在多媒体上展示了我的组诗《重阳北山行》,当讲到宗璞《紫藤萝瀑布》时,就给孩子们展播了周书霞的《又是槐花飘香时》,当讲作文如何写景状物时,就以我的《怎样写景》一文作为教材,当讲图片题时,我就用我的“题图诗”为例,当讲到联想手法时,就用我的《雪之联想》为例,当讲到小说欣赏时,就用到了我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当讲到诗歌的意境美和哲理美时,我又借助了到赵建华的荷花组诗。这些诗文都是《馨香盈秀》上的,图文并茂,还有配乐,深受学生们喜爱,教学效果自然很好,而且省时省心。这是其一,其二是对学生的写作有了很大的激励作用,我鼓励学生说,你们谁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来,我帮你投稿到《馨香盈秀》上,还真有英雄人物,这不,有五个学生的作文登上了《馨香盈秀》文坛(当然,这是张秀芳主编给予孩子们满满的爱意和鼓励)。不管咋说,这五个学生见到自己的作文被发表,欣喜若狂,对其他学生也起到了助推作用。这真是:巧借平台,助教花开。感谢有你,《馨香盈秀》!

最后,不得不赞扬张秀芳夫妇的创刊精神,他们每天有自己的教学工作,还有繁重的家务,地里的庄稼,创刊《馨香盈秀》,其辛苦可想而知。三年来,为了《馨香盈秀》,他们力耕不欺,笔耕不辍,筚路蓝缕,砥砺前行,这种拓荒牛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每当我看到自己的诗文精美地呈现在《馨香盈秀》上,就想到编辑者挑灯夜战的情景:找图片,配音乐,校对文字,精心排版,哪一样不浸透着辛苦的汗水?虽然我看不见他们熬红的眼睛,疲惫的面庞,但是,我分明看见了他们的孺子牛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
谢谢你们!有你们的开垦,才有了《馨香盈秀》这块沃土;有你们的浇灌,才有了《馨香盈秀》的繁花似锦。
美哉,《馨香盈秀》!
百般红紫花正艳,云蒸霞蔚前程远。
庆祝创刊三岁诞,馨香盈秀到百年。
2021年7月9日晚写于山西永济市



作者简介:黄开先,生于1956年,陕西洛南人,从事教育工作四十余载,年过花甲,退而未休,现在执教于山西省太原市致远实验中学。平生喜欢读书,酷爱文学,广交好友。

附:本头条号投稿方式
投稿邮箱:1019623839@qq.com
微信投稿:wx18729698387
合作电话:13991446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