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个 “70后” 的人生体验
一一写在75岁生日
文/周传雄
晃然不觉中,我成为“70后”已经五个年头了!“70后”的人生是怎样一种体验?在此聊聊我的经历与感受,期与同龄人分享共勉。
岁至古稀,我始才发现自己容颜尽改真的老了。随之感觉到至少三个变化:
(一)亲情淡了。似乎一夜之间,远亲近戚乃至族人大都变得陌生起来,没了联系少了交往,彼此“各自天涯不闻声”。亲情渐行渐远,已然淡了。
(二)朋友少了。年入迟暮,多年的朋友渐次减少:有的已故,有的“失联”,有的移情“新欢”忘了旧友...依旧“在线”,能不时聚会小酌、推心置腹聊天的所剩无几不过二三。个中缘由:原本就非朋友,只是一熟悉的路人;多是人至年迈不受待见所致。
(三)自信没了。年轻时的清高狂傲不见了踪影,曾经在职业、才艺、形象方面拥有的一点“自信”全被淹没在了“衰老”的阴影里。开始变得谨言慎行起来,对谁都一副恭敬、奉迎、谦卑的样子,惟恐因“冒犯”而遭嫌弃。
“三了”不期而至,空虚寂寞光临。

面对这种人生窘境老年“通病”,我心有不甘,决意用“乐以忘忧”四字应对之:寻乐以了残生,开心以度余年!
寻笔耕之乐,以扫空虚。每有见闻、心得或感悟,便捉笔为文,或投稿网刊或发朋友圈。伏案疾书,空虚何来之有!
寻玩琴之乐,以遣寂寞。或拿起二胡拉一曲《天边》,或背上手风琴弹一首《小草》,这巳成为我消遣自娱的日常。琴声虽不悦耳,去除寂寞很灵。
寻游览之乐,以养性情。故宫颐和园八达岭长城...出现过我的身影;北戴河雁栖湖坝上草原...留下过我的足迹。观光揽胜怡情养神,让人身心俱爽。
寻聚会之乐,以去孤独。不求朋友遍天下,只交知己一二三。时约至友聚首小酌,常与知己网上聊天。话新叙旧,开心莫名。知己相伴,孤独尽无。
寻弄孙之乐,以享天伦。与孙女“斗”琴合奏,和孙子笑闹嘻戏,祖孙乐不可支。亲情浓浓,不亦悦乎!
有此“五乐”,何惧“三了”?一乐解千愁是也!
这就是我,一个“70后″的人生体验:
一一笑面夕阳的余辉,展现晚年的风采!
一一摆脱世俗的羁绊,活出自己的模样!
(2021年7月15日于仙桃.满庭春)


个人简介:
周传雄,网名兰香依旧,湖北仙桃市中学语文退休教师(高级职称),现年74岁。
喜爱语文并不时写点肤浅短文或顺口溜以自娱。曾有拙作《不寻常的葬礼》《母亲.白云.教育局局长》《语文教学之我见》《致老伴》《聊聊我的网名》《观国画<不负苍生>感言》等发表于《仙桃日报》《华中教育》《当代精英文学》和《上海.都市头条》等纸媒网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