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在中国文学界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也是不可替代的存在。王方晨是泉城的,也是齐鲁的,更是中华的,是一个有相当影响和地位的作家,是独具文学风格和品格的作家。读他的《老实街》,我体会到了一个字,就是“大”。
“大”,首先是体现在他的深刻内涵和独立思考上。他透过济南这座城的文化和风俗,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慨叹。这里面有对中华传统文化发自内心的认同,有对传统文化失去的惆怅,有对传统文化深沉的反思,亦有对焕发传统文化的期待,其中传达的哲学意味很深。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读到天人合一的祈愿,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最基本的命题,他写人与自然,人的行为与自然,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统一和割裂,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构成了王方晨真善美的哲学境界。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也看到以人为本,人为万物之灵的传统文化的基调,他把人放在父子、夫妇、兄弟、朋友、邻里关系中考察,放到整个济南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人文文化中考察,具有道德化、伦理化的特色。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还能读到贵和尚中的求取,读到或舒或卷、刚健精进与独善其身,儒道统一的大意蕴。
其次,“大”也体现在他的作品的蕴藉上。他的作品创造了一个混沌的世界,风俗的世界,文化的世界,人性的世界。中国哲学最高的境界就是“花未全开月未圆”,他的作品常会让人有读不懂、读不透之感,而正是这样,才成就其“大”。就像劳伦斯说的,“如果一本书被彻底看穿,一旦他被理解、他的意义被固定和确立,这本书就死了。一本书只有在能够感动我们,而且以不同方式感动我们的时候才能有生命。只有每次阅读都有新的感受,才是活生生的”。我感觉方晨的小说就有这种特质。他是混沌的、读不透的。
从接受美学来讲,每一个读者在阅读时是结合着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经验来读的,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条老实街,不同的读者从中得到不同感受。此可谓一种“大”的作品。
其三,“大”,是因为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像他的语言,古雅、俭省、凝练,语言之美,让人怦然心动;他的叙述,不瘟不火,时疾时徐,有跳跃,有留白;他的意象,时或呈现奇崛诡异;他的意味悠长,兼具温暖盎然的诗意、风流云散的风雅、沧桑蕴藉的味道。
在王方晨这里,老实与不老实、现实与现代、低调与自信、纯真与复杂、俭省与丰富、典雅与平俗、平与奇都得到了统一。这样的一种统一构成了王方晨的哲学、王方晨的文学、王方晨的艺术。
作者: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厅主任、鲁迅文学院原常务副院长 李一鸣
主编:刘迪生
副主编:钟敏仪
主编助理/排版:赵阳欢
欢迎来稿,邮箱地址:gdqlhx@163.com
本社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140-148号广东侨联大厦6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