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吴猛,因为自小对军人崇拜有加,1993年12月参军入伍,在甘肃天水军分区从事话务员、公务员工作。
1995年3月,吴猛赴宁夏学习汽车驾驶,返回天水从事驾驶工作,因为成绩优异,1997年,他被选调到甘肃省军区警备司令部工作,因为连续多年做到安全无事故,荣立个人“三等功”,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受到了嘉奖。在甘肃省军区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他以一首《康巴汉子》让人刮目相看,并在系统五公里越野赛中获得第二名好成绩。2001年6月,他被调到兰州军区联勤部营房部工作;2008年底,转业至陕西汉阳陵博物馆工作。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3年至2018年期间,吴猛因为遭遇车祸和罕见的精神伤害,无奈只能一边上班一边休养治疗。在巨大的精神压力面前,许多人怕他轻生,劝其对未来的人生梦想予以放弃,但是吴猛是条汉子,他说天塌了下来,他只能扛着,因为他没有别的选择。苍天不负有心人,经过五年的艰苦锻炼,他以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奇迹般的不仅彻底恢复了身体健康,而且不分昼夜始终奔波在生存与养家糊口的第一线,一边不间断坚持书法练习修身养性,一边把打小就酷爱的音乐再次拣了起来,开始了艰难的人生苦旅。
吴猛清楚的记得,在那个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的年代,他最美的时光莫过于童年时上山打柴,放牛干农活的空闲之余,站在高高的山岗上,或者走在峡谷里,或者漫游在南水北调的源头,丹江河的绿水间,他总喜欢嘻笑打闹,至今回忆起来,他说在河道两岸的沙滩上、池塘里,光着脚丫抓鱼捉泥鳅,偶日还会穿梭在林间小道上,唱着《大冲击大流行》《信天游》《黄土高坡》《小芳》《血染的风采》等歌曲,家乡的那种意境有如《牧羊曲》里所唱的那样,“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野果香山花俏,狗儿跳羊儿跑,举起鞭儿轻轻摇,小曲满山飘满山飘。”

童年时代尽管十分艰辛,吴猛却在童年的歌谣中嗓门一天一天大了起来,许多歌曲成了他的绝活,出口成章,边讲边唱,一时传遍十里八乡,连一起上山打柴挖药材和采摘野果的儿时伙伴,都声称吴猛是个音乐天才,任何歌曲他只要听上两遍,都能过耳不忘,如痴如醉翻唱起来,有时甚至比原唱还悦耳动听。
吴猛深情地这样讲,那个年月有许多美好往事的往事,他只要头一挨枕头,眼前就浮现出了商洛的山山水水,丹江河不仅孕育了他们这代人吃苦耐劳、积极向上、坎坎坷坷之中不屈不挠的奋斗不止精神,而且焕发出了青春,重新燃起来了梦想,他说如果能在四十不惑的这个年龄,走上中央电视台,那将是对他二十多年音乐的一次检阅。“艺术的价值,我认识理解为艺无止境,德艺双馨才是一个喜欢艺术、追求艺术者的最高境界;艺术要为国家服务,要为人民服务。”

吴猛越说越激动。他说,他们这代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人,基本上都是听着八九十年代大冲击大流行时代歌曲,受其影响成长起来的,那份纯真懵懂至今回味无穷,让人难忘,比如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便衣警察》《渴望》主题曲、插曲等等,这些音乐不仅见证着他们的成长过程,可以回到儿时那份天真无邪的年代,有种穿越时空再回到从前的愿望,让人遗憾童年、少年时光无法返程,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理解到了与时俱进才是硬道理的深切含意。他说,过去大家都在讲,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他当时难以相信,后来当他看到王二妮、草帽姐、辫子姐、西丹女孩、九月奇迹组合等等站在我们中央电视台的舞台中央,将自己喜欢的歌声奉献给全国观众时,他的眼泪就刷的流了下来。“什么时候,我也能和他们一样走上央视,那将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呀!”

吴猛有时候也会从睡梦中笑醒。他说能从一个放过牛,砍过柴,挖过药的农家子弟去从军,并且一路走来,自己虽然经历了许多蜿蜒曲折,甚至遭遇到了罕见奇葩的身体危机,但是在很多机会阴差阳错、失之交臂的同时,奇迹生还重新恢复了健康,恢复了自信,做好自己,继续坚持不懈,见贤思齐,常思己过,相信天道酬勤,厚德载物,同时感恩祖国,感恩父母,感恩亲朋好友一直来对他的帮助、关爱和关心,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正如杨培安《我相信》所唱,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在日落的海边,在热闹的大街,那是我心中最美的乐园,我相信自由自在,我相信希望,我相信伸手就能碰到天。”怀揣着梦想,吴猛一次又一次期待走上央视,将自己的各种爱好打篮球、书法、笛子、口琴等等,尤其是拿手曲目《向往神鹰》《神奇的九寨》《天堂》《怀念战友》《艾力普与赛乃姆》《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等待》《呼伦贝尔大草原》《向天再借五百年》《人生第一次》《慈祥的母亲》《一壶老酒》《北京北京》等等,展示给亿万观众。(央视记者 李长征 陈永利 王贝贝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