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作者/张红艳
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到处是绿草丛生。连绵起伏,伸向天边,与远山相连。我们去旅游了,孩子说登山,是给肺腑洗澡。有的野果,还泛着绿色。花朵有开放的,有花骨朵。山太高了,没有了鸟儿的争吵。
漫无目的走走游玩,彻底给生活罢工了,去看看四方山水。相聚的人们,有大人,小孩,老太太。在农家饭馆,大碗盛饭,大盘子装菜,纯绿色食品,一起吃饭,真香。在一起爬山,玻璃站道,通向顶峰。有人上去了,也有半路停下的。有的在那儿魂不附体,吓得嗷嗷乱叫。我和孩子爬到一半,腿软心发慌,干脆席地而坐。让云朵办影子舞蹈,让草儿和脚步切磋。反正我要和肚子,互述衷肠了。
告诉他们,我用青山绿水洗涤对抗压抑,对抗将要来临的寒冷。对抗我内心的懦弱,世俗偏见,才不会被那些烦恼打垮。今天心若自由,内心处处飞翔。暂时没有导游小姑娘,口若悬河解说,耳边倒清净了。以往喧闹的生活,统统压缩进了手机,压缩进了我的疯狂。这一张那一张,发往朋友圈,显摆,显摆,咱当下快乐生活。
面对,眼前无限风光,该扎根的,该开花的,该落叶的,该入我的诗歌的。我似乎听到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声音,仿佛来自远山。如果枯萎了,落地为泥。又停留在某个地方,看万树包围群山,似乎让我不知疲倦。一种脱俗的感慨,犹然而生,那我们就当是轮回了吧。
站在群山中,不小心便与花花草草,千变万化的风景撞个满怀。超凡脱俗的野花,在山谷,山崖,青石板的小路旁,给人清新甜美馥郁。到处是张扬的,含蓄的,温婉的。我一边看花开,一边看叶子摇曳。花香弥漫,思绪会随花海蔓延。不知是风景深情于人间,还是人浓情于风景之中。此时此刻,一颗心被深深沦陷,氤氲记忆里。
不出来旅游,不知道祖国山河的美妙。不出来走一走,心情不会这么放松。不出来看一看,空虚的心灵怎么补充。该走的时候,要放开脚步。该玩的时候,一定要尽情享受,这辈子才算没有白活。其实,人生何尝不是一场旅行。途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一景一山。一坡一水,一声声鸣叫,皆入眼里心中。能在喧闹渐欲处,用时间煮雨,岁月浇花。在日子里不迷惑,不张扬,不失锋芒,踏实进取,必是一副静若轻风的模样。
爱上扬州慢(散文)
朵拉(马来西亚)
寻找,有时过於刻意,反而迷路,无意之间,你想要的突然出现眼前。恍然大悟之后,执著自然消失。有,很好,没有,也很好。
细雨纷纷的早上,在瘦西湖边,什麼也不做,连雨伞都不拎,步伐缓缓地閒走閒看。所谓的寻找灵魂,已不再吸引我。回想从前为了“寻找灵魂”这事,踉踉跄跄,东奔西跑,无所依归。时光荏苒,岁月流转,流泪哭泣之后,从容地穿越过往,终於,知道自己灵魂憩息的地方。从此不必趑趑趄趄,磕磕绊绊,到处东寻西觅。
所以并非为“扬州慢”而来。慢生活不需要找。你什麼时候愿意放下浮躁的心,你的生活立马变慢,你的灵魂自然而然过来寻你。
印第安人有一句谚语:“别走得太快,等一等灵魂。”谚语的智慧光芒在故事裏闪现:一队西方人到美洲的原始森林探险,请当地土著当嚮导。这个行程不但自然条件恶劣,而且食物匮乏。一路上,负责带路的土著,背负着西方人的行李,手持砍刀砍伐荆棘,辛辛苦苦向前赶了三天的路,第四天土著停下脚步,不再往前走。急躁的西方人坚持继续前行,土著也很坚持必需停歇。后来问清楚原由,土著说,“我们的风俗是匆忙走路三天后,灵魂便跟不上脚步,所以必需停下,让灵魂有时间赶上来。”
这个故事叫时常奔波的人思考:我的灵魂还和我在一起吗?
家中年轻小友在英国大学毕业后,朋友都去找工作了,她仍找不到未来方向。便约三个一起在伦敦读书的同学到西藏。选择最寒冷季节,冬天,走那最艰难路线,到海拔五千二百公尺的珠穆朗玛峰大本营去呼吸只有五十巴仙的氧气。这裏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又叫圣母峰,有说是最靠近天堂的地方,也是众人灵魂之所在。
四个在英国读书时,以为已经训练适应寒冷气候的热带人,一到西藏,皆不争气,不约而同集体患上高山症。其中一人是医生,一路上提供西藥,藥物副作用是不停感觉有尿意,这时他们生起烦恼,因为西藏厕所的卫生与他们的要求大不同。完全不在乎现在的西藏人,追求的是来世,眼前这一切与他们毫不相干,他们不重视也不介意。但年轻人介意,尤其在珠峰大本营过夜那个晚上,只能用“度时如年”来形容。之前在西藏几天,头痛欲裂的情况叫导遊也劝告他们别继续走到珠峰大本营,但他们明白,这是一生一会,意思就是生命中唯一的一次,等回国开始工作之后,机会不可能重临。年轻人说:下着大雪的夜晚,厕所太远太肮髒,有尿意的时候,摸黑到帐篷外,就在户外解决。最大问题不是分分鐘有雪花在身边飘舞,而是分分鐘想要小便。这是一生难忘的旅程。结束西藏行飞到广州,住进PULLMAN酒店,再好好洗个热水澡,过后广州酒家吃一桌粤菜,又去做个足浴,当晚舒舒服服在大床上好好睡一觉。
回来后年轻人说“我找到我的灵魂了!”“在哪裏?”“在广州。”年轻人嘲笑自己。
人生路上跨出去的每一步都在生命中留下痕迹。后来她放下舒适工作,作为先行者,从事没人听过的“跨界原创音乐表演製作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肯定和西藏行有关。
寻找,有时过於刻意,反而迷路,无意之间,你想要的突然出现眼前。恍然大悟之后,执著自然消失。有,很好,没有,也很好。“有”的快乐喜悦,“没有”的失落哀伤,一定也影响心情,平日不断学习,尽可能把影响拉到最小。
时常微笑吧。这是消解不悦的最佳姿态。
领我们走进皮市街的小鱼儿,伫在“浮生记”门口微笑,唤我们一起进去看看。
皮市街上行人不多,出来前,C老师建议小鱼儿到东关街。江泽民六岁到扬州,在东关小学唸书,扬州算是江的故乡。小鱼儿更换主意的原因:“我想你们会更喜欢皮市街”。
是。喜欢皮市街。喜欢和一个给人安静阅读的地方相遇。
小小的房子,门口几张桌子,空间不大的屋裏也仅几张桌子,窄窄的室内,贴墙书架不大,架上的书随意摆设,挂着的装饰有点凌乱,不像有些店把书架“打扮”得犹如“家庭装潢”杂志,这份不整齐反而让人彷彿回到自家书房,看一半的书尚搁在小圆桌上,等你回来继续读完。
细细看,种类繁多的书,有胡兰成的《山河岁月》、许知远《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藏族简史》、《古文观止精读》、《培根随笔集》、《黑门山路》等等,小桌灯亮着,村上春树的《刺杀骑士团长》在灯下发亮。高处有一本《江泽民与扬州》,红色封面,精装本。下面成排旅遊书,其中一本是《马来西亚》。架上还有手工艺品为小摆设的木袋鼠、纸青蛙,挂着的仙鹤等等。
穿过前厅走进后院,绿叶红花,有的插在桌上,有的植在墙旁,靠墙一丛绿竹,砖墙上悬圆形牌子写“浮生记”,英文FORLIVE。真有意思。更有意思的在我走回前厅时看见,瘦墙上一牌子示意,网络password为bookblessyou,译为中文竟是成语“开卷有益”。下边有行小字:“浮生记建议,收起手机,开卷有益。”忍不住会心一笑。要用弔诡或者嘲讽?通常遇见基督教徒,爱说“GOD BLESS YOU”,“愿主保佑你”。这裏是“愿书保佑你”。你不打开网络,手机收起来,书就保佑你。
我们来到一个“愿书保佑你”的地方。叫人捨不得离开。推门出来见到,刚刚急着进去时没有注意,摆在街边一块小白板,写着:“春江苍月,没有眼裏看不见的花朵,更无心中不愿思念的明月。”板上边角落钉一块门牌:皮市街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