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五届“三木秉凤”杯征文正在进行中……
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五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征文时间:
本届征文自2021年6月1日起至 2021年9月底截稿,共4个月。
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1200元。
一等奖2名:奖金600元。
二等奖3名:奖金300元。
三等奖5名:奖金150元。
优秀奖30名:奖金 60元。
鼓励奖300名:奖金30元
投稿处:
主编:希望之梦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小说 韩刚
了 结了吗
一
立冬已久,这是个寒风刺骨的下午。杨亭亭再度来到了这个让她不堪回首而又牵肠挂肚的伤心之地----西远市。
骨肉分离的巨疼让她无法忍受,十月怀台的艰难、孩子和她相处的四百多个日日夜夜。时时刻刻在她心上翻腾。她度日如年,每天泪水洗面……
杨亭亭下了车,火急火燎来到了韩伟的邻居家,打听孩子的下落。
在邻居家她才知道孩子已经上了幼儿园。
出了邻居家,天快黑了。孩子已到了放学的时候。杨亭亭又火急连忙赶到了幼儿园门口守候。盼望能看到孩子一眼。
但杨亭亭失望了----从第一个出门的孩子一直到最后一个孩子出门,她没看见儿子。她才认识到西远市有很多幼儿园,她还不知道儿子在哪个幼儿园。即就是知道在这里,面对着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她已经认不出那一个是她的儿子了。
眼看着孩子全部走完后,杨亭亭像根木桩似地立在那里。
二
杨亭亭家在岷县山区,几年前,她来到西远市打工。招进了韩伟公司当营业员。晚上被按排在营业部的搂上。宿舍隔壁就是总经理韩伟的办公室。韩伟晚上常常工作到深夜。有时会过来找亭亭聊聊天。
老板和谐可亲。给亭亭留下了好影响,尽管当时她只有二十一岁。韩伟已四十岁了,两人又是老板与员工的关系,但她没一点不适的感觉。
起初老板和杨亭亭聊天的内容多是一些人生折理,社会新闻。渐渐的有意无意地说些成人笑话,开点无伤大雅的带色玩笑。有时看到亭亭羞答答的样子。老板便蠢蠢欲动地撩拨起来。
那年春天的一个晚上老板来到亭亭房间。当时亭亭没事干,正在看一本关于手相的书。老板说:“我会看手相。”说着便拿过亭亭的手,胡诌作一番,说:“你必须嫁一个比你年龄大得多的男人,命中注定给人当老二,才能大福大贵。”接着把亭亭顺势揽在怀里。又说:“这是我们的缘份。”说着便开始了更加放荡的动作。杨亭亭知道他是有妇之夫。膝下还有两个女儿。但她只是象征性的地推掀。韩伟又说:“人在外要有靠山,不然哪里都呆不长。”一句话便使亭亭摊下来了。于是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
从此杨亭亭的日子和打工不能相提并论。韩伟由原来的小恩小惠变成大恩大惠,她身上最明显地变化就是服饰。寄回家的钱也明显增加。杨亭亭最初的堕落感和对韩家人的负罪感很快消矢。便开始悠然自得地过着她觉得快活的日子。
她们很小心的在人面前掩饰两人的关系。但没想到意外的事还是发生了----
新年刚过,杨亭亭发现自己不来例假了。到医院检查,发现有了三个月的身孕。从医院回来,她忐忑不安地把消息告诉了韩伟。韩伟吃惊地说:“这怎么办?”杨亭亭说;“你拿主义吧。”韩伟随手掏出了一万元说:“你立刻回岷县,把孩子打掉后回来跟我。”于是亭亭匆匆赶回了岷县老家。
几个月后的一天,韩伟突然接到亭亭的电话。说她已经到了北站,让来接她。韩伟开车来到北站,一看傻了眼,……杨亭亭挺着大肚子笑眯眯地向他走来,韩伟强压着火气说:“你咋没听话?”杨亭亭说:“回家后,无法向父母说,村里闲言碎语多得不得了。孩子已经活动,让我下不了手。”韩伟气得只瞪眼,杨亭亭又说:“我不难惟你,只希望把孩子平平安安生下来,自己把他带大。”
事到如今,韩伟无计可施,只好找了个房子把亭亭安置下来。
这时韩伟心里很复杂;刚开始他只想到快活,根本没想与她长相厮守。当她心安清愿地甩出一万元后,并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此时他才感到把事清闹大了……
七月三日杨亭亭在医院剖腹产下一个男婴。产生过程韩伟一直陪伴左右。并在手术前家属签字和孩子的出生征父亲一栏写上了自己的名子。
杨亭亭产后。一直在原来租下的房子里住,韩伟来地更勤了,每次都抱着孩子亲吻,与亭亭一起吃饭。但从不在这里过夜。
这样相干无事的日子过了一年。孩子断奶了,会走路了,而亭亭心里也悄悄起了变化,她对韩伟的依恋越来越急烈,总一天想着他,他来了总不想让他走。非常想留下他过夜。而韩伟则相反。他原来对杨亭亭那种难以自抑的情欲已荡然无存。来这里更多的是出于对孩子的喜爱和责任感。面对紧紧抱住他缠棉的杨亭亭,他的眼里再不闪激情的火花,有时甚至有了反感情绪。往往不辞而别……
望着韩伟绝情的背影,杨亭亭欲哭无泪。她在痛苦地折磨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
漫漫的她把韩伟的薄情刮意归之于他老婆和家庭。想起自己给他留下惟一的香火,却无名无份。充其量只是人家一用就仍的一个玩物。她心里越来越不平衡。
渐渐的杨亭亭心里起了一个念头----想逼他离婚。
亭亭大胆的把她的想法说了几次。而韩伟不但无动于衷,还对她生起气来。这天她们大吵了一场。韩伟刚出门。杨亭亭便向他老婆张芳拨通了电话;
“我已经和你丈夫生了一个男孩,为了韩家后继有人,希望你把韩伟让给我,你们离婚吧!”
三
张芳听了杨亭亭的电话,惊得堂目结舌。她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引以为容的模范丈夫竟然在外面和别的女人生了孩子,而且这孩子已经一岁多了。
张芳心里怎么也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她一直为这个男人含辛茹苦的奉献着一切,如今二奶竟找上门来要她离婚?张方气得泪流满面,咬牙切齿。她悲恨交加地跑到经理部和男人大骂起来……
吵完仗,张芳出门下搂,真想一死了之。
她想到跳井。她知道啥地方还有一口古老的水井。
张芳向水井走着。可她走到半路又觉得丢不下女儿,丟不下这个家。精神恍惚不定时,亲属已经知道她家出事寻找到她了。
在亲友地劝说下,张芳心里很快转过了弯子;正如亲戚所说:“你死了还不是让第三者正中下怀。”
张芳不死了,她心里开始想着要和杨亭亭较量一番……
张芳和亲戚商量一阵后,决定要以孩子为“人质”逼韩伟和杨亭亭断决关系。
当下定了对策。张芳带着娘家的亲戚气势汹汹来到亭亭的住处。将亭亭恨恨打了一顿。并强行抱走了她的孩子。
张芳一群人刚刚走起,韩伟赶来了。此刻他腹背受敌。便充当老婆的代表,面对情绪激动,口口声声要上法院讨个说法的杨亭亭,笑着说:“希望你放弃打官司的念头,在这里你肯定斗不过我们,劝你还是私了为好……”
时间过了三天。在韩伟的软硬兼施和威逼利诱下,杨亭亭万般无奈地签定了一份条约:
“小男孩由父亲韩伟扶养。韩伟一次性付给亭亭各种费用及补偿费六万元。从协议之日起,杨亭亭于韩伟和男孩断决一切关系,上述三项实行后,杨亭亭将小孩的出生征。交给韩伟保管。今后杨亭亭不得已任何理由干渉小孩的一切生活。此协议由双方及双方代表签字后。即日生效。”韩伟的两位亲属,杨亭亭的老哥和她的一位同学作为协议的见征人在协议书上签了字。
韩伟在杨亭亭签名的同时付给了六万元,并立刻让她上路……
三
十月一日的碗上,杨亭亭已经来这里十天了,她站在旅社的窗子跟前。看着天空中的番星,看着远处的万家灯火。想象着灯火里的每一个家庭。泪水哗哗地流着----她多么希望孩子在自己身边,多么希望有一个完整的的家啊……
杨停停来这里第三天的下午,在公园门口见到了儿子,没想到见面时孩子叫她阿姨。……十分钟后,韩伟就把孩子带走了。
第七天的时候杨停停再次打电话给韩伟,韩伟在电话里说:“你还是回去吧,再别想和孩子见面了,我们上次见面的事被我老婆发现。家里刚刚平静一阵子。现在又鸡犬不宁了!老婆把孩子已送给了全托。要看也没办法了。我老婆也一直很疼爱这个孩子,没有亏待过他。你放心吧,再闹下去,她一生气。反而对孩子不好……”
听罢电话,杨亭亭心乱如麻……
杨亭亭翻来覆去想了几天。
这时她心里终于有了一个打算----和韩伟要打一场鱼死网破的官司。
杨亭亭擦干了眼泪。回到了床边。便躺了下去。
天亮了。杨亭亭急不可待地找到了西远市律师事务所的何律师。
何律师接受了处理杨亭亭非婚生子扶养权纠纷案的讼诉代理人。但何律师并没有立即起诉,而是一直奔波在两个当事人之间。
这天何律师找到了韩伟和张芳,张芳说:“那狐狸精差点拆散了我的家庭,而且出尔翻尔,已经矢去了我们的信任,这次依了她,下次她还不知玩什么新花样。”韩伟说:“最重要的是经过长时间的相处,老婆已经对孩子有了深候的感情。再也难已割舍……”张芳掉着泪水说:“我恩怨分明。那个女人把我害得这么惨我对她可以说是恨之入骨,但孩子是无辜的,他也是受害着。我对他无恶意。多少日子来我对他像自己养的一样,每个月顾保母花一千几照料他,上幼儿园我亲自接送。如今他长得白白胖胖无灾无烂,那狐狸精要养他,能养这么好吗?有我这条件吗?”韩伟说:“孩子继续留在我身边,对今后升学就业都有好处----”何律师说:“你们的意思我明白,调解不成只有起诉,非婚生子扶养权之争还必然会导致司法部门对当事人是否够成“重婚”罪的调查。不管调查结论如何,对企业家的社会形象必将受很大影响,家庭危机会进一步加大,再加杨亭亭是破腹所生,今后能不能再度怀孕生育,都得考虑。于情于理于法都得考虑到……”
时间过去了十天,在何律师的调解下,双方终于答成了协议:
杨亭亭向张芳赔情道歉,签署悔过保征书,并退韩伟一万元,韩伟和张芳把孩子的扶养权移交给杨亭亭。
在亭亭抱着孩子出门后,韩伟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说;“啊呀呀!这件事终于了结了。”可何律师嗨嗨一笑说:“了结了吗?----非婚生子对父亲的权利,义务的诉求依然合法从在、尤其是随着孩子的长大,扶养,教育。非婚生子于父母以及婚生儿女的关系,财产分配和继承等问题,随着时间地推移相续出现,能说了结了吗?”

本人爱好文学1989年在人民文学创作函授中心学习结业,1989年在省地级刊物上发表小说。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一代文人的责任!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