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脱贫(小小说)
作者:白卫民

村里传来一阵阵哀乐,众位孝子哭成一片,一位70岁的老人的灵柩被众人缓缓抬出,摆放在大街上临时设的灵堂后。驻村第一书记牛福这时才长长出了一口气,村里最后一位贫困户的脱贫任务完成了。
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县组织了一批优秀干部下到村里,担任第一书记,领导群众致富脱贫,针对贫困户实施精准脱贫。牛福就是这批干部之一。他来到村里经过了解和走访,和村干部协商确定了三户贫困户,针对不同情况商定了不同的脱贫策略。两户人家基本条件还算可以,依靠自身地理环境优势,在加上无息扶贫贷款支持,一家临街道开了小超市,一家在后院发展养猪事业,经过半年运作年底脱贫不成问题。
最令牛书记头疼和烦心的是最后一户老刘家。要脱贫可真不容易。原来老刘老伴走得早,他把2个孩子拉扯长大,给两个儿子娶了媳妇后,他们相继搬到县城了。老刘就住在村里的老宅子,前几年尚能在砖厂给人家看个场子,打零工还能自己养活自己。不幸的是,一次老刘外出打工路上发生一次车祸,车主逃逸,两个孩子因为住院期间药费、陪护等问题产生了纠纷,差点还打起来了。俩妯娌也因为老刘不主持公道,相互埋怨、不相来往。这下就苦了老刘,出院后,没有人照顾了。由村里干部相互做兄弟俩的工作,都说自己有理在先,就是不肯赡养老人,调解几次也没有成功,最后不了了之。好在老刘伤势不太重,一个月后就慢慢恢复了,捡回一条命,却落下双腿残疾,虽说生活能够自理,已经不能再外出打工了,日子过得非常恓惶。有人让老刘到法院告儿子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刘坚决不肯,说孩子们还要继续活人,不能受影响。村里也想把老刘送到敬老院,只因他有儿子不符合规定未能如愿。老刘就这样在村里一人苦苦支撑着。老刘平时为人忠厚老实,是个热心肠人,在村里口碑好、评价高,有个小忙乡邻也常常过来接济一下。

牛书记多次到老刘进行家访,一时间还找不到脱贫的好法子。每一次牛书记家访最担忧和放心不下的是老刘住的老房子已经破败不堪,土木结构,已有30年的历史了,站在家里就能望见星星,给人摇摇欲坠的感觉。几次下暴雨他还不放心半夜跑到家里查看,多次劝老刘搬到其他地方,老刘就是不肯搬,说气话:房塌了顺便把他一埋,还给孩子省几个棺材钱。这下为难了牛书记,心想绝对不能出现这种情况。为此他也多次给在县里打工的孩子做工作,希望他们把老刘接到县里,哪怕重新租个房也行。两个儿子倒没啥意见,就是拗不过媳妇,她们都以自家地方小,住不下不愿接。

扶贫攻坚战拉开序幕。要让老刘脱贫必须先改善住房,牛书记多次向上级争取危房改造资金,县里的5万资金很快到位了,准备给老人盖二间平房,一间做卧室一间做厨房,可能还有几万元的亏欠,牛书记对村干部说,咱先干起来,在雨季来临之前一定要盖好,资金不够我想办法向朋友借,哪怕拿出自己的一年的工资也要把房子盖好。说干就干,牛书记带着村里的党员们一大早就来到刘家开展义务劳动,准备将老刘搬到村委会暂住。当人们搀扶老人上车时,只见老人怀抱着一个乌黑发亮的小盒子,就像过去大户人家大小姐的梳妆盒似的。老刘一见到牛书记,直接将那盒子交到牛书记手中,说道:“老牛,这些天,你真正为民办事,我非常信任你,这是我在外打工时,下雪天在路上遇到一位病了的老道人,及时送到医院,救了他的命。他出院时交给我这个盒子,对给我说,看我是一位心善之人也是苦命人,说盒子里的宝贝能够帮我养老送终,在我死之前千万不能打开,提前打开就没有灵气了。既然现在孩子不管我了,我把这个盒子交给你保管,我死后你再打开吧,不管里面是啥值钱的宝贝,你就直接上交国家吧,大伙可以作证,绝不反悔!”话还未说完,已经老泪纵横、泪流满面。牛书记应承下来,将那盒子重新包好,小心翼翼拿回县里放在单位的保险柜里。一时间,贫困老人将一件宝贝要交给国家的消息在全村、全镇传开了。有的说是金元宝,有的说是一件价值连城古董,还有的说老道身份神秘可能是国民党临走留下银票啊。反正说啥的都有,传的有鼻子有眼。

旧房改造才开始没几天,老刘的两个孩子带着媳妇开着小车来到村委会,他们对着牛书记和村干部先是承认自己不懂事,没有履行赡养父亲义务,不孝子孙,现在幡然醒悟,要接老刘到县里居住。老大说:“过去租人家房小,老人住不下,现在换成大房子了能住下,要接父亲到县里享清福。”老二也抢着说:“从小爸爸就爱他,还是先接到他家住。”两家媳妇也不甘落后,争着说要接老刘回家尽尽孝道。现在国家开始给老人盖房子,老大说“我出5万元,把房子盖好。” 老二说“我也出5万元,把房子装修一下,不能再让父亲住着寒碜的房子了”。老刘一脸倔强,坚决不去,给钱也不要。经过一番争论,牛书记和村长也看两个孩子确实诚心悔改,争着尽孝,也有个照顾,就劝说老刘,给孩子一个机会。最后约法三章,一家伺候一月,还要给300元零花钱,直到老人寿终,中途谁家伺候不好,取消赡养资格和继承资格。两家人满口应承,并立下字据。高高兴兴把老刘接回家了,一直压在牛书记身上的这户贫困户总算脱贫了。

老刘被接走后,中途几次牛书记还过去看望几次,在两家媳妇伺候下,脸上也有了红润,没有了原先的愁眉哭脸,洋溢着满脸的幸福。
半年后,新房盖好了,也装修好了,一阵子鞭炮声响过。老刘住着拐杖,在乡邻乡亲欢迎下重新回到了新家。牛书记还主持乔迁新居仪式,老刘激动不已,在乡亲面前流下的热泪,连连夸赞党和政府好、乡亲们好,牛书记是党的好干部啊。当晚,老刘送走乡亲们,就在新家里美美的睡了一觉,这一觉竟然在没有醒过来,成为永远。第二天牛书记等人又来看望他时,只见他带着满脸幸福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灵堂前,村双委会负责人,主持完祭奠仪式,牛书记兑现承诺,怀抱着那个精致的小盒子,来到灵堂中间,眼光环扫一周,两个儿子也停止了哭声,期盼着眼神盯着牛书记手中的盒子。牛书记对这灵堂的遗像说道:“老刘哥,今天我们送你西去,按照你生前的约定,我今天把你这个宝贝盒子当着众人的面打开,看看到底放了啥宝贝?交给孩子们,大家也做个见证。”说完他用钳子扭开锁子,缓缓打开那盒子盖子,从里面又取出一个小盒子,再把那小盒子打开,里面只有一张已经发黄的宣纸,打开一看上面有一行毛笔字,牛书记拿起那张发黄的纸,对大伙说:“这纸上写有一句话,我个大伙念一下: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刚一读完,全场人一脸愕然。。。。。。


《作者简介》
白卫民,笔名长安,男,西安市鄠邑区人,汉族,1966年1月出生,1983年参军服役五年,曾荣立三等功一次。现就职于华润集团旗下华润双鹤一家子公司,陕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热爱文学事业,先后在报刊上公开发表诗歌、散文、小小说百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