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编斗牛歌》【原创】
浙江☆赵锡洪
主编☆刘茂元


【诗序】金华斗牛起源于宋朝,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清末民初尤其盛行。积习相沿,经久不衰。据《金华县志》所述:“斗牛之选养十分讲究,要选颈短、峰高、后身短小,生性凶悍的‘黄枯牛’。平时教以斗法,经常训练,使之善斗。根据牛体特征和斗法给牛命名, 如‘黄双牙’、‘铁榔头’、‘乌龙挂’、‘英雄挂’等等。史载塘雅乡有头牛叫‘壁山’,屡斗屡胜,名震金属各县, 价值千金。对斗牛护理精细,粪尿随拉随扫,热天牧童为其打扇,驱蚊降温,甚至挂以蚊帐。饲以优质草料,另加麦、豆等精粮。角斗前喂以鸡蛋、桂圆酒、人参汤。买卖斗牛,俨若结亲,买主、卖主互称‘牛亲家’, 称卖方牧童为‘牛大舅’。买卖仪式隆重,酷似嫁娶新娘。
金华斗牛,曾与金华火腿齐名,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清末民初尤其盛行。1992年,金华市政府举办首届斗牛大赛,并宣布重阳节为金华斗牛节。斗牛时日,一般选定在春秋农闲之际,数十天便举行一次,多选周山环抱的水田为场地。斗牛当日,参斗之牛佩以勇士之饰,由其主人护送进入斗牛场,此时鞭炮齐鸣,观者欢声雀跃。以号声为令,斗牛即始。届时,两牛四目怒视,夹尾低头,四角相接,奋力争斗,而场边观者则呐喊助威,呼声雷动。但见败者血肉模糊,仓皇溃逃,胜者则奋蹄而追,紧随其后,斗牛即结束。所谓成王败寇,在此更是深为体现。败退之牛将被主人贬为耕牛甚至宰杀,而胜者则身价百倍,威风一时。


两牛角斗烂浆田,
千载农耕金名片;
金华斗牛融节庆,
非遗传承更璀璨;
一曲斗牛歌婺城,
五谷丰登农祈盼;
黄牯牛儿选斗牛,
生性凶悍唯标准;
斗牛皆取威武名,
提高身价名震天;
荣誉总会抬斗牛,
市场买卖不会难;
如今斗牛兴八婺,
规模更是大场面;
元霄端午及中秋,
选好地方围水田;
斗牛文化成非遗,
通过比赛兴地盘;
招商引资成项目,
带动经济大发展;
斗牛活动代代传,
丰富多彩招好运。
作于2021年7月21日早上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