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人 贾 老 大》
——说说我相识相交相知五十七年的同窗好友贾玉亭
作者:金台人
贾老大,是我的大学同窗。我与老大自1964年秋天考入吉林大学中文系开始,相识,相交、相知大半辈子,至今整整过去57年!我们往来不断,不离不弃,嘘寒问暖,经常小聚,促膝倾谈,议论国是!
我们两家都住在北京东三环边—他住大裤衩子南(大裤衩子,是北京人对CCTV大楼的昵称);我住大裤衩子北。我们遥遥相望,彼此牵挂着,惦记着!
老大姓贾,名玉亭,燕赵人士。1945年1月5日出生在太行山东麓河北省井陉县一个偏僻山村中的农民家庭。
因为老贾几十年如一日,鞠躬尽瘁,默默奉献,做了许多有益于社会、母校、同窗的好事,在大学同学中,有口皆碑,享有很高的威望!老同学们不约而同地称他为老大!这个称谓,既通俗,又亲切,老大也欣然接受。
所以,"老大"这个称谓,我们一喊就是几十年!
老大的青少年时代,是在贫穷和困苦中度过。他曾经在《尘封往事对同窗倾诉》那篇文章中,深情地回忆那段不堪的往事—穷人家的孩子读书很艰难;上大学更是来之不易!在穷山沟里长大,虽然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却不敢有去城里念大学的奢望!中学六年,恰逢三年自然灾害;上高中那几年,天天在饥饿中挣扎!高中毕业那年,家乡又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
接到吉林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家里竟然连上学的路费都拿不出来!父亲说:“这个大学咱就别上啦!还是在家种地吧。"是伯父拍案而起,铿锵有力地说:"咱们贾家好不容易出息个大学生,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这个大学生!"老大这才如愿以偿,迈进了吉林大学的校门!
6年大学生活,我们朝夕相处。同窗老大担任生活委员。朴实憨厚,沉默寡言,用功读书,勤奋做公益,在同学、老师和班里的党员面前,从不张扬,也不邀宠!
尤其是在我们共同经历的文革岁月,我看到了一个品德高尚,襟怀坦荡,正直善良的贾老大!
文革中,人人触及灵魂,各色人等,都做了充分表演!投机取巧、看风使舵者的嘴脸暴露无遗!
我观察,老大在文革中的表现是:不前不后,不左不右,不红不黑,不卑不亢!他不会投机钻营,从不见风使舵;也没有出卖灵魂,出卖师友;更没有偏激过火的言论和打砸抢等出格行动!他友好真诚地对待同学和老师(包括对那时定罪的反动权威、黑帮分子、牛鬼蛇神和黑五类!)
时至今日,我仍记忆犹新—1967年,长春武斗升级,学校里两派同学势不两立,各派学生占领的宿舍楼大门荷枪实弹,壁垒森严!此时此刻,老大还不忘他是生活班长,冒着被抓被打的危险,逐月到对立面严密封锁,层层把守的宿舍楼里给另一派的同学发放助学金。他还把被打跑的对立面同学留下的衣物、被褥和书籍偷偷地保存起来,待机送给他们。几十年后,同学聚会时,有人提起这一桩桩苦痛荒唐的往事,都还感激地表示:永远不能忘老大的大恩大德!
因为老大如疾风劲草,高风亮节,顾全大局,真诚地关心、爱护同学,得到文革时对立两派同学的共同尊重、信赖和爱戴!历经风雨考验,老大自然成为全班的领导核心、同学们心中的领袖人物!我们班经历文革创伤的两派同学,今天没有势不两立,没有彼此仇恨,没有患上文革后遗症!这与老大顾全大局,公正无私,率先垂范,做了大量协调弥合沟通工作密不可分。所以,我们都亲近他,信任他,感谢他!
1988年,贾老大由吉林大学中文系调到国家教委,筹办《大学生就业指导报》。阔别十八年,我们又重逢,我也很高兴!
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贾老大曾经担任辅导员,在中文系长期做学生工作,与历届学生(包括工农兵学员)在校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来京后,他利用自己丰厚的人脉资源,广泛联络吉林大学在京新老校友,在吉林大学校领导的支持下,筹备、创建了"吉林大学北京校友联谊会"!並在民政部批准吉林大学校友会成立之际,于2009年8月29日,成立了吉林大学北京校友会。贾老大顺理成章地担任了吉林大学北京校友会首任会长!
从1988年到京筹备吉林大学北京校友联谊会始,至20l6年光荣离任,在这近 30年的时间里,贾老大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以高度责任心和满腔热情投身吉林大学北京校友会的领导工作!
吉林大学(含原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地质学院、长春邮电学院和军需大学)6个校区在京校友,共计7万多人,包含了20多个分会。吉林大学校友遍布京城的中央国家机关,党、政、军、企、事业单位各行业,是一支庞大的校友群生力军!在贾老大麾下,有成百上千教授、专家、学者、部长、将军帐下听令!老大很富有,人脉资源非常丰富!但是,他从不张扬,处事低调,谦虚谨慎,热情待人。人们对他都刮目相看!
一所大学在京校友,在另外一所大学成立校友会,是贾老大担任吉林大学北京校友会会长时的首创!现在,在清华、北大、中国人大,都建立了吉林大学校友分会!
贾老大在吉林大学北京校友会长任上近30年,为吉林大学北京校友会的运营、发展,付出大量心血,做出了重大贡献,把个吉林大学北京校友会办得风生水起!
水有源头树有根,老大数十年如一日的一路走来,默默地为同学、为校友、为母校所做的付出,是与他的家风、他的成长经历分不开的。他曾和我聊起过,他记得小时候,老家宅院的门额上挂着一块“一乡善士”的匾,老人对他讲,那是一位县长当年送给他们家的。他的大爷是位老党员、老矿工,曾经是全国煤炭战线的劳动模范,上过人民日报、进过中南海,在怀仁堂受到过毛主席、周总理等领导人的接见。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雷锋、焦裕禄等无私奉献的典型对他的教育和影响更是刻骨铭心的。
我亲身经历的几件事,足可鉴证贾老大对吉林大学贡献卓著,厥功至伟!
2010年,为纪念当代著名诗人、我们尊敬的公木老师百年诞辰,贾老大组织几十位吉林大学中文系在京同学前往公木家乡—河北辛集,参加公木纪念馆揭牌仪式。我们从北京出发,驱车400多公里去辛集,当天往返。在公木纪念馆里,我们参观了公木生平事迹展览;还与公木夫人吴翔老师合影留念!活动搞得很成功!
2006年,为庆祝吉林大学建校60周年,贾老大发动校友捐资,邀请吉林艺术学院专家和雕塑家肖宽校友,为公木老师精心雕塑两尊塑像—一尊半身塑像摆放在文学院大厅;另一尊全身塑像矗立在东荣大厦广场上,供师生瞻仰膜拜,让红色基因永流传!
为了迎接吉林大学七十华诞,贾老大又自告奋勇,发动校友中的诗词爱好者献诗!征集到诗词作品几千首!他亲任主编,出版了《吉林大学诗选》。这是吉林大学建校70年历史上第一部卷帙浩繁,作者众多的诗词选集。从此,吉大师生的千首诗篇华章,载入史册,永存诗坛!吉大诗友盛赞贾老大功德无量!
贾老大凭籍自己人格的魅力和辛勤付出,赢得了广大校友同窗的尊敬和爱戴!贾老大所为,恰如他的网名—大爱无疆,上善若水!
贾老大几十年如一日,以大爱之心拥抱母校和校友!他仿佛就是一团火,燃烧着自己—默默耕耘,无私奉献!
在学校读书时,他是活雷锋,做好事不留名;留校工作后,他热爱吉大,助人为乐,仍然是同学们的好老大!Z为调动工作,住在他家。他热情招待,没有怨言;他煞费苦心,为留系工作的王老五L做大媒,使有情人终成眷属!
调京工作之初,他住的北师大实验中学招待所,成了吉大迎来送往的接待站;他那辆破自行车,就是吉大在京校友的公共交通工具;他还是吉大驻京订票员,光我就帮助贾老大为吉大来京校友订过不知多少次火车票!
我没有忘记,2012年7月,我们全班36位阔别几十年的老同学在北京大团聚!怎样才能让大家玩得开心,吃、住满意,又少花钱?贾老大大显身手,亳无保留地动用他的人脉关系,让我们40来人免费住在校友天人书店老板开办的宾馆;喝的是吉大校友、企业家老板赠送的名酒和饮料!同学们欢天喜地,游览鸟巢、水立方、参观中国电影博物馆,还吃了一顿丰盛的巴西烤肉!老同学们在北京度过了美好、难忘的5、6天!
吉大校友毕业分配、找工作;上访、求医,乃至找对象,都找老大帮忙,老大都有求必应,同学们谁不感谢他!
退休后,离开吉林大学北京校友会会长岗位已经5年的贾老大,仍然心系吉大,为吉大的发展操心!不久前,他又有一个新创意—安排在京校友与几位吉林大学老校长的子女见面,谈心。让我们追寻先辈的足迹,继承革命光荣传统!2021年6月20日,一个别开生面的见面会,在南三环外608号院举行!吉林大学前身,原东北人民大学校长、著名历史学家吕振羽的儿子吕坚;吉林大学老校长、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匡亚明的儿子匡榕榕;原吉林大学校长、著名化学家唐敖庆的女儿唐敏出席联谊会,並分别介绍了三位老校长鲜为人知的生平故事和他们在吉林大学创造的辉煌!报告受到新老校友的热烈欢迎!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诗云: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需待七年期!五十七年相处相交,让我清晰看见—贾老大是个大写的人!他把自已的大半生献给了吉林大学;对吉林大学北京校友会做出卓越贡献!吃水没忘打井人!吉林大学也没有忘记贾会长。2016年,老大离开吉林大学北京校友会会长岗位时,吉林大学和北京校友会正式聘请贾老大为吉林大学北京校友会终身名誉会长!
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燕赵文化世代相传,造就了无数名垂青史的燕赵名仕!古有邯郸游侠、剌客荆轲;近代有大学士纪晓岚、洋务运动之父张之洞;当代有在中国传播马列主义的先驱李大钊、布衣将军冯玉祥、捨身炸碉堡的英雄董存瑞…我的同窗贾老大,也堪称和平年代,侠肝义胆、古道热肠的燕赵豪杰!
金台人
2021.7.16.写于金台西路2号院
图文来自:吉林大学北京校友会金台人、贾玉亭微信及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