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亲的故事
文/刘荣君
我的父亲大字不识,因很小就走南闯北,心中集攒了许多故事。在我们生活的盐圩里,业余生活枯燥乏味。岁数大的人有时间聚在一起唯一的快乐就是海阔天空的一顿海吹,在这些大人中,我父亲胸中的新鲜事最多。有时,大人们的海吹,也会引来我们这群孩子的注意力,我们也会加入他们的闲聊中。我们只有静静听的份。我最喜爱我父亲谈天说地了,我会听得那么入迷。
听母亲说,我父亲还有一颗大爱的心,父亲在年轻时就曾帮助我的姑父,我姑父以往是帮八路军理发的,当国民党回到新沂时,我姑父被他们捉住,要活埋,是父亲到处找人,用30块大洋买下姑父的命。最终自己变得一无所有。当时我们很为父亲骄傲,因为他很有爱心。
父亲口中滔滔不绝的故事我最爱听。每当他在和别人聊天时,我就会静静地在他身边听着,有时会听的入了迷!

下面就是父亲给我印象最深的三个故事:
一,是他讲给我们听的童谣:
小板凳
小板凳驮衣服,
驮不动,请张郎,
张郎在家盖瓦房,
瓦房底一溜水,
湿了大姐花裤腿,
大姐大姐你甭哭,
婆拉车来了。
什么车,金板银板车,
什么牛,秃尾巴老市牛。
拉过来,剁了头,
先来的吃块肉,
后来的,啃骨头,
骨头撂在那了,
撂在大姐花园里,
拾草的,剜菜的,
拾去家包饺子。
包得大,老婆骂。
包的小,老婆吃正好。
给高了,赖叼了,
给矮了,猫逮了。
给床头,掉火楼,
给床沿,掉尿罐,
摸一把,焦黏,
吃一口,鲜甜!

二,他讲给别人听的前言不搭后语故事:
偷瓜
正月里,是雾阴天,月亮地。
一个秃子偷瓜吃,
一把捉住小辫子。
柳树上砍下槐木头,
打他四十竹坯子。
砍去他的头让他走吧。
半脚深的泥水路,
被他跑得尘土飞扬。
跑了四十五里地,
张开瓢大的嘴要喝水!

三,他讲给别人听的智慧故事:
大地主王明金的智慧
新沂有个大地主,名叫王明金,他家骡马成群,良田千顷。银钱无数。在方圆百里名气挺大。他家虽然家大业大。但王明金很节俭,就是一片煎饼渣落在地上,都会捡起吃了。有一次,他在田间看他家的雇农收庄稼。中午家人送饭到田头。吃饭中一张煎饼渣落在地上,他低身拣煎饼渣。被一个路过的人看到了,过路人对他说,老人家,不用拣煎饼渣了,我送你一张煎饼吧。王明金朝过路人望了望,指着路旁的一群牛羊说,这群牛羊都是我家的;这周围的土地都是我的,老爷我什么好东西吃不起,这叫吃不疼糟蹋了疼,懂吧!过路人尴尬而去。
王大财主不仅肯节俭,还很有智慧。四庄八邻有什么疑难事都会来找王大老爷帮忙解决。
有一天,筛子村有一对父子因家庭琐事大打出手。儿子由于对他老子气愤已久。打掉了老子的两颗牙齿。在过去,这是大逆不道的事,要坐牢的。王家的家人听到这件事,连忙来到王明金的书屋告知此事。当时是阴历六月,天气很热,王明金知道这个儿子非来找他出主意的,连忙吩咐管家来升,去将我家中火盆找来,并抱来一些木材,把火点上,我要烤火,管家一听,怎么回事,别人家打架,把我们老爷搞糊涂了,六月大热的天烤火,真是奇事。就问,老爷,这么热的天你还烤火,不是热糊涂的吧。按我的吩咐去办。管家不敢不听。找来火盆木材点着火让老爷烤吧。不一会,打架的儿子就找来了。在书屋看到王明金在烤火,也一头雾水,怎么,王老爷着什么怪?也不敢问,就将自己将父亲的门牙打掉的事告诉了王爷。王明金正烤得满头大汗,就对那个儿子说,你过来,我有话在你耳边悄悄说,那儿子很胆怯将耳朵送过去,王老爷在他耳朵上狠命咬了一口,咬掉了小半边肉,将那儿子吓得半死。就大声对王老爷说,我是来找你出主意的,你怎么咬我的耳朵呀?王明金对那儿子说,回去吧,你父亲要告你时,再来找我。儿子捂着流血的耳朵,迷惑不解地回家了。过了两天。父亲和儿子的舅舅果然将这个不孝的儿子告上了县衙。儿子大惊失色地跑来找王大老爷,说,父亲和舅舅将他告到了县大老爷那儿了,怎么办?王明金对儿子说,你就说,你父亲打你,还抱着你咬住你的耳朵不放,你害疼,想跑走,耳朵一挣,父亲的两颗牙齿被拽掉了,不信,让县老爷看看你的耳朵还被咬掉一块。就这样说就行。果然到县大老爷那父亲的官司打输了。
父亲和儿子的舅舅很不甘心,知道一定是王明金搞得鬼。伙好了儿子去告王明金,就说他尽做缺德的事。不久,就将王明金告到了县大老爷那里,县大老爷升堂,将王明金和那父子带来,那儿子就将王明金如何出主意的经过统统的告诉给县老爷。王明金说,大老爷,我要问问他们,这件事的经过。那儿子说,我打了父亲就去找你,你正在书屋烤火,在火盆边你咬掉了我耳朵上的一块肉。王明金问,什么天气我在烤火,那儿子说,六月天气热得很呐。王明金就对县老爷说,老爷,你看有这事吗?六月里天我在烤火,我有病啊,他们撒谎都不会撒呀!这场官司自然是那父子俩输掉了。王明金早已把事情的前后安排得井井有条,可见他是个有过人的智慧人呀!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话一点不假,父亲的许多讲不完的故事给我印象最深。因为有了他的这些有趣故事,才有了后来的我对文学的喜爱!
2021.7.19


作者简介:刘荣君 江苏连云港市人,小学教师,中共党员。喜爱中国文学,写些身边事,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