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毕节,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毕节从来就没有缺席过。比如最早参加中国共产党的林青、秦天真、缪正元,后来参加毕节、贵州党组织的徐建生、蓝运藏、罗永昌、林正良等等一大批革命主义先进分子;再后来支持红军长征期间的一个个拥红故事;再到解放战争期间、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土地革命,以及改革开放后毕节被党中央国务院特批为“各民主党派中央及工商联”联合帮扶发展的“扶贫开发、生态建设”试验区,甚至到了今天的扶贫脱贫攻坚和新时代发展理念示范区的建设,毕节人都在紧跟共产党的领导,积极贡献着“毕节力量”。在这全国各族人民都在满怀激情的用各种方式纪念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当下,《毕节故事》公众号将从今天起,不断推出“毕节人与中国共产党”的系列《毕节故事》,希望通过这一个个生动、励志的故事,彰显出“毕节精神”,让这些精神激励着新时代“毕节人”的新发展。

红军在毕节活动日志(上)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成长中最壮丽、最惊心动魄、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一座丰碑。毕节,作为红军长征中重要的战斗之地,不仅红军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辉煌的战绩,也演绎出了毕节人民可歌可泣的与党一起战斗的艰苦经历和勇于追求光明的奋斗精神。为了更精准的帮助大家梳理长征期间毕节人民与党一起并肩战斗的经历,我们今天发布毕节市委党史研究室2016年出版的《红星闪耀黔西北》里面的红军在毕节日志,以飨读者。中国工农红军在毕节的经历主要分两个阶段,一是1935年中央红军主力在毕节的活动;二是1936年红二六军团在毕节的活动日志。

一、中央红军主力在毕节活动日志
1935年2月5日,中央红军在七星关区(原毕节县)林口镇鸡鸣三省村,召开了鸡鸣三省”会议。此次会议解决了遵义会议决定而又尚未来得及解决的中央最高层组织调整任务,进一步确定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1935年2月12日,红一军团一师宿营七星关区林口镇街上,在万寿宫(黑神庙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共产党的主张,打开了大地主的粮仓,将上万斤粮食分给“干人”。
1935年3月14日,红三军团到达金沙县岩孔镇,赶跑国民党黔军王家烈二十五军犹禹九部一个营,建立苏维埃临时政权。
1935年3月28日,中央红军从遵义兵分左右两路(左路为中革军委领导机关、中央直属纵队和一军团;右路为三军团和五军团)进入金沙县沙土镇湾子村。
1935年3月29日,中央红军到达金沙县沙土镇和后山乡,并打通南渡乌江要道。从3月29日至4月1日,中央红军分别从后山乡江口、大塘、梯子岩三个渡口胜利南渡乌江。
1935年4月4日,红九军团在军团长罗炳辉的带领下,抵达金沙县木孔乡。
1935年4月5日,红九军团在金沙县木孔乡菜籽坳击溃黔军犹国才部,取得巨大胜利,史称“菜籽坳伏击战”。
1935年4月6日,红九军团离开金沙县木孔乡,经石场乡、太平乡进入大定(大方县)境内。
1935年4月8日,红九军团由大定县庙垭口(今属果瓦乡茶元村)进入大定县境内,经果瓦巧占长岩镇(今长石镇)。
1935年4月9日,红九军团在大定县智取瓢儿井(今瓢井镇)。
1935年4月10日,红九军团在大方县瓢儿井召开群众大会,向群众宣传共产党和红军的政治主张,然后开仓分盐给干人。
1935年4月12日,红九军团在大定县八堡乡召开群众大会,组建苗民自救会和苗民自卫军。
1935年4月13日,红九军团从大定县瓢儿井进入七星关区(原毕节县)小坝镇,在小坝组织“干人”分了大户潘银书家的财物,并吸收20名农民参军入伍。
1935年4月13日,红九军团从七星关区(原毕节县)小坝镇转经大定县响水乡柯家桥、竹园乡老街、落脚河(今竹园乡、双山镇交界处)、双山镇,夜宿文阁乡的以麦陇。
1935年4月15日下午,红九军团夜宿大方县以列猫场(今猫场镇)。
1935年4月16日凌晨,红九军团在大定县今猫场镇与国民党黔军第六团及地方武装血战,遭受重大损失,伤亡400多人。冲出绝境后,越过梯子岩到达纳雍县。
1935年4月16日下午2时,红九军团进入纳雍县境,在化作乡的查家麻窝、大树脚进行集结和休整,清点部队。下午4至6时,到达寨乐乡的以麦地,与部队失散的七团团长洪玉良、九团政委姜启化归队。
1935年4月17日凌晨2时,红九军团分两路进入纳雍县城(雍熙镇)。伪区长逃逸,民团缴械,部队露宿街头。凌晨5时,离开纳雍县城,下午1时,到达新房乡的以角,张贴标语,文告,分土司财物,毙卡员,6时,经索桥进入水城。


红军在毕节活动日志(下)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成长中最壮丽、最惊心动魄、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一座丰碑。毕节,作为红军长征中重要的战斗之地,不仅红军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辉煌的战绩,也演绎出了毕节人民可歌可泣的与党一起战斗的艰苦经历和勇于追求光明的奋斗精神。为了更精准的帮助大家梳理长征期间毕节人民与党一起并肩战斗的经历,今天我们发布毕节市委党史研究室2016年出版的《红星闪耀黔西北》里面的红军在毕节日志(下),给大家介绍1936年红二六军团在毕节的活动,以飨读者。

红二、六军团在毕节(地区)活动日志
一、在黔西(从1936年2月2日强渡乌江鸭池河到2月9日最后在黔西重新镇和定新乡枷担湾进行激战,一共转战8天时间。涉足黔西的大关、绿化、县城、钟山、素朴、金碧、雨朵、重新、定新、打鼓新场等地)

红军小战士(新的)在讲解强渡鸭池河战斗故事

红二六军团强渡鸭池河登陆沿岸
1936年2月2日,红二、六军团的侦察队和六师十六团渡过鸭池河,占领黔西县大关镇滥泥沟,指挥部设在高石坎“协兴隆”号内,六师师部设在滥泥沟街上的民房里。
1936年2月2日,红六师从黔西县大关镇滥泥沟向县城方向急行军,占领离县城30华里的绿化乡空桐树。
1936年2月3日,凌晨,红六师顺利占领黔西县城。下午,红五师到达县城。
1936年2月3日,红二,六军团在黔西县大关镇滥泥沟打开八大盐号首户“协兴隆”,把仓里囤积的盐巴分给群众。
1936年2月4日,红二军团直属机关及十七师相继进入黔西县城。红二、六军团指挥部设在县城西街王成波商栈(县公安局旧址)和新川祖庙(今县土产公司址)内,贺龙同志住在王家商栈。

1936年2月5日,红二,六军团在黔西县城总指挥部驻地新川祖庙内召开会议,即“黔西会议”。决定成立以黔(西)大(方)毕(节)为中心的川滇黔省委和临时革命政府——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领导根据地建设的各项工作。
二、在大方(从2月5日进入大定县黄泥塘镇甘棠村起至2月26日结束最后一场大方将军山阻击战后全部转移至毕节梨树镇,一共转战了22天,足迹踏遍大方的黄泥塘、东关乡、大方镇、小屯乡、理化乡、黄泥塘镇、鸡场乡、六龙镇、凤山、核桃乡、安乐乡、达溪镇、瓢儿井镇、兴隆乡、八堡乡、东关乡、普底、百纳、大田坝、纱厂、雨冲、竹园、响水等)
1936年2月5日,红二军团五师在大定县黄泥塘镇西河村,击溃国民党军1个营进入大定县境,宿营黄泥塘镇甘棠村。
1936年2月6日,红军与群众在黔西县城黑神庙“团年”联欢,组织群众打开八大盐号,将盐巴、衣物分发给群众。
1936年2月6日,红二、六军团的小分队到达黔西县钟山乡五里坝,向东进入素朴乡,红军战士当街演讲,宣传红军抗日救国、打富济贫的革命道理,张贴宣传标语和布告。
1936年2月6日,上午红二军团五师占领大定县城,即分兵东关乡马鞍村、大方镇。
1936年2月7日,红四师到达黔西县金碧镇沙窝。六师、十七师进到定新乡樱桃坪以北。
1936年2月7日,红二、六军团主要领导人任弼时到达大定县城,成立了“中共川滇黔省委”。

中共川滇黔省委大定(今大方)旧址
1936年2月8日,红二、六军团主要领导人任弼时等在大定县城文庙(今大方一小)大成殿石院坝主持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同时,成立了县级临时革命政权一大定拥护红军委员会。当晚,红二、六军团成立大定县抗日救国委员会。

红二六军团在大定(今大方)扩红3000余人
1936年2月8日,红军在黔西县金碧镇沙窝街上,将五里乡土豪的财物分给了附近的穷人。红军在雨朵镇将缴获的几百石粮食,分给了来自方圆20里的群众。
1936年2月9日,红二、六军团十七师与万耀煌纵队在黔西县重新镇和定新乡枷担湾进行激战。红五十团一营在重新镇附近诱敌出击,在龙润沟和三重堰之间与出击之敌进行激战,红十七团一营和红十八团从甘棠乡新开田赶来参战,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被迫撒退。
三、在原毕节县(从2月9日进入梨树坪起至2月27日主动撤出,一共19天)
1936年2月9日,红二军团五师从大定县城出发进入七星关区(原毕节县)梨树坪、头步桥,随即占领毕节城。
1936年2月9日,在红二、六军团的领导下,在七星关区(原毕节县)成立了“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抗日大同盟”抗日救国会”
1936年2月10日,红二、六军团主要领导人任弻时、关向应、王震等随先头部队进驻七星关城区(原毕节县),在百花山福音堂设立总部,并召开了会议。决定以黔大毕为中心,开创川滇黔革命根据地。
1936年2月10日,红五师工作队在大定县城区及大方镇、小屯乡、理化乡、黄泥塘镇、鸡场乡、六龙镇、核桃乡、安乐乡、达溪镇瓢儿井镇、兴隆乡、八堡乡、东关乡等地开展扩红并建立游击队。
1936年2月10日,红二六军团团长萧克率十七师进入金沙县打鼓新场(今城关填),并组织攻打了大定坡上的盐碉,战斗中十七师师长吴正卿牺牲。
1936年2月11日,红二、六军团十七师指战员到金沙县打鼓新场(今城关镇)街上宣传抗日救国主张,发动穷人打富济贫,将打鼓新场富商的粮食、川盐、杂糖分给劳苦大众。
1936年2月11日,红二、六军团十七师五十团在黔西县定新乡牛场拨、新开田挫败了万耀煌纵队的试探性进攻。
1936年2月11日,红六军团十六师在七星关区(原毕节县)城内帮助许多穷人在当铺凭当票收回了家什和物件;红二军团五师十三团在海子街前所召开群众大会,将挑拨离间红军和群众关系的吴顺和等处决。
1936年2月12日,红二、六军团政治部在大定县成立抗日救国联军第四野战军独立团。
1936年2月13日,红二军团四师在大定县普底(今属百里杜鹃管理委员会普底乡)将反蒋绿林武装整编为黔西抗日救国联军。
1936年2月13日,红二、六军团十七师离开金沙县打鼓新场(城关镇)前往西洛乡、平坝乡,攻打土豪长期盘踞的猴子洞,并在方家公馆前搭台宣传党的政策和红军宗旨,动员穷人参加红军。
1936年2月14日,红二军团直属队进驻大方县大田坝(今属百里杜鹃管理委员会大水乡),红四师驻沙厂乡、雨冲乡雨革村一线,红六师驻后坝(今属百里杜鹃管理委员会大水乡)。
1936年2月14日,红二、六军团各部撤离黔西县。
1936年2月14日,在红二、六军团首长的亲自领导和具体帮助下,在毕节宣布成立“贵州抗日救国军”,周素园任司令员,邓止戈任参谋长。抗日救国军下设3个支队。
1936年2月15日,红二、六军团十七师从平坝乡出发开往石场乡,后经太平乡进入大定县境内,与红四师、红六师会合。
1936年2月15日,红二军团直属队和红四师驻大定县今百纳乡,红六师驻草坪(今属百纳乡),红十七师驻大山乡,红十八师在羊场镇乌溪阻击国民党军万耀煌纵队十三师。
1936年2月16日,红二、六军团政委王震在七星关(原毕节县)城内百花山接见少数民族代表,并授予他们一面红旗,步枪9支,帮助组建“苗民游击团”。
1936年2月17日,贺龙率红二军团驻大定县,萧克率红十七师驻百纳乡,中共川滇黔省委和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由大定迁毕节,机关设在百花山福音堂。
1936年2月18日,红六师在大定县普底黄家坝(今属百里杜鹃管理委员会普底乡)阻击国民党军郝梦龄五十四师,将其先头部队击溃。
1936年2月18日,萧克率红十七师驻六龙镇,红十八师在羊场镇沙坝、黄河一带继续阻击敌人,当夜,红十八师在红四师十一团、红五师十五团掩护下,经羊场镇陇公村撤至六龙镇。
1936年2月18日,红二、六军团总部决定在毕节建立各级组织。首先建立“毕节县中心县委”,中心县委机关设在百花山福音堂内。
1936年2月19日,萧克指挥红十七师及红四师十一团,红五师十五团、红十八师大定县东关乡七家田村伏击国民党军万耀煌纵队十三师挺进队7个连,获得大胜。同日,在东关乡将军山展开激战,阻敌7天,取得“将军山”战役的胜利。
1936年2月19日,红二军团直属队和红六师进驻大定县公鸡山(今凤山乡),红师驻杉树坪(今凤山乡杉坪村)。
1936年2月20日,红二军团到大定县羊场镇、乌溪伏敌未成,转驻六龙镇。
1936年2月21日,红二军团直属队和红四师进驻大定县核桃乡锅厂,红六师驻东关乡高茨干、大方镇两路口。
1936年2月23日,红二军团到达大定县达溪镇、坝子寨(今属达溪镇坝子村)。
1936年2月24日,红六军团十六师一部队从毕节朱昌镇出发,到达纳雍县维新,并分一部赴姑开乡。此后3天,小分队在维新、姑开打土豪、分田地,宣传革命道理,开展社会调查,并扩红400余人
1936年2月26日,红二、六军团红十七师在大定县东关乡将军山结束阻敌任务,经竹园乡,响水乡、以堵(今响水乡以堵村)、古打(今响水乡古打村)向毕节梨树坪转移。
1936年2月26日晚,红二、六军团总部在毕节县城主持盛大的军民联欢晚会。贺龙亲自主持晚会,并作重要讲话,号召劳苦大众团结起来,争取反蒋抗日运动的最后胜利。
1936年2月27日,红二、六军团主动撤出毕节,进行战略转移。贵州抗日救国军第二支队600余人随红军转移,离开毕节,与毕节地域的游击队编入红六军团十八师十二团,参加了长征。
四、在纳雍、赫章、威宁(从2月27日进入纳雍厍东关的猴场起至3月21日全部走出威宁麻咋进入云南宣威,一共转战了33天。)
1936年2月27日,红六军团十六师一部与大部队在纳雍县库东关乡的猴场、沙合,继续长征。
1936年2月28日,红二军团各部进至毕节、赫章交界的七星关一线;红六军团及省委机关沿纳雍县大兔场方向进军七星关与红二军团会合,傍晚,红军先头部队与七星关堵截红军的敌军激战2小时,打退了敌人的阻击。
1936年2月20日,红二,六军团突破七星关,大部队从赫章县平山乡的小天桥、七星山、刹界河三路并进将平山堡包围,与阻击的地主武装进行激战。
1936年2月29日,红二军团直属部队和红六师到达赫章县野马川镇,红六军团和省委机关到平山乡的平山堡,在中山下寨击溃国民党“铲共义勇团“宋靖堂等地方武装。
1936年2月,红二,六军团在赫章县平山乡江南屯建立了苏维埃地方政权。
1936年2月,红二,六军团在赫章县平山乡江南屯组建了30多名贫苦农民组成的江南游击队,召开了游击队成立大会并授给游击队红旗一面。
1936年3月1日,红二、六军团先头部队在赫章县野马川镇的乌木堡击溃国民党滇军及盘踞赫章的“铲共义勇团”前敌指挥文正朝部,赫章县县长率部弃城而逃,红军乘胜进占赫章。
1936年3月1日,红六军团在赫章县平山乡将新兵团和抗日救国军第二支队合编为十八师五十二团。
1936年3月2日,红二、六军团领导人在赫章县野马川镇中街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乌蒙山区回旋战斗(史称野马川会议)
1936年3月3日,红二军团撤离赫章县野马川镇到达妈姑镇;红六军团进驻水塘乡。
1936年3月4日,红二、六军团在赫章县妈姑镇、双坪乡回水塘地段集结。当晚红二军团直属队和四师到达双坪乡回水塘,五师到双坪乡双大坪,六师到双坪乡小河口。
1936年3月4日,红二军团一部约2000余人直抵威宁县“铲共义勇团前敌总指挥”文正朝巢穴炉山镇结里,文正朝先期逃离,红军将其三座碉保烧毁一座。
1936年3月5日,红二军团到达赫章县可乐乡,红六军团到达双坪乡小河口。
1936年3月6日,红六军团后卫十六师警戒部队与樊嵩甫部二十八师在赫章县朱明乡磨角和可乐乡大坡之间发生战斗。红六军团十七师、十八师由双坪乡小河口转入可乐,十八师宿营可乐乡麻腮。
1936年3月7日,红六军团部和十七师、十八师由赫章县可乐乡进至云南省彝良县奎香,十六师到达河镇乡板底。贺龙率红二军团四师和红六军团十六师、十七师进入河镇乡以则河、法冲以北山地设防伏击尾追的樊嵩甫纵队;五师在河镇乡恒底牵制樊嵩甫纵队七十九师李祖白旅。
1936年3月8日拂晓,红二、六军团与樊嵩甫纵队在赫章县以则河发生激战,战斗持续12小时,重创了樊嵩甫纵队。
1936年3月12日,红二军团四师、五师、六师在赫章县哲庄乡伏击万耀煌纵队十三师,取得胜利后转移到财神镇。
1936年3月13日,红二军团先头部队在赫章县财神镇倮布戛与郭汝栋纵队遭遇;红四、五、六、十八师在哲庄坝、古基乡桃园、哲庄乡阿穴村、财神镇倮布戛等地激战。当晚以六师为警戒,掩护军团直属和四师在财神镇海途冲及其附近宿营。
1936年3月14日,红二军团和十八师离开赫章县财神镇海途冲,红四,五师回到可乐乡麻和可乐,六师到结构乡毛姑宿营。
1936年3月15日,红二军团四、五师在赫章县可乐、可乐乡葛布、结构乡毛姑、安乐溪、安乐溪乡平顶等地休整;六师到达可乐乡的葛布、阿底戛一带;六军团到达结构乡毛姑、安乐溪乡青山、安纳溪和安乐溪乡平顶一带。
1936年3月16日,红二军团回师由赫章县可乐、可乐乡葛布起程,四师经辅处乡开戛涉辅处河(洛泽河上游)入威宁境;六师和军团部经辅处乡开戛跨牛吃水(辅处河下游)入威宁境,五师进至赫威边界辅处河两岸;红六军团经河镇乡以则河、板底进入云南奎香。
1936年3月16日,红二军团直属部队第六师进入威宁县城北60公里的大街子,第四、五两师进入威宁县兴隆厂、天生桥一带。
1936年3月17日,红二、六军团全部撤离赫章县境。
1936年3月17日,红六军团进入威宁县境云贵桥边,当晚宿营于今威宁县云贵乡五星,高发、大寨、李家村等村寨。
1936年3月17日,红二军团各部通过威宁县雪山镇、小海镇、龙街镇、观风海镇的李子沟进入观风海镇得胜坡。
1936年3月18日,红二军团直属队从威宁县观风海镇得胜坡进入黑石头镇河坝。贺龙的总指挥部设于黑石头镇朱家院子蒋兴友家。第四师进入麻乍乡居乐,第五师进入哈喇河,第六师进入黑石头镇东侧。
1936年3月18日,红六军团从威宁县云贵桥出发,进入龙街镇的四方井、初都岩带宿营。
1936年3月19日,红二军团直属队由威宁县黑石头镇河坝进驻麻乍乡,所属第六师亦由驻地经黑石头镇的冲子河、蜜蜂、麻窝、二田也进入麻乍乡;红六军团从龙街镇四方井等地进入观风海镇得胜坡、野鸡河一带。
1936年3月20日,红二军团由驻地威宁县麻乍乡坝海营出发,进入云南省。红六军团从黑石头镇得胜坡进入黑石头境之岔河、贝古、河坝、韭菜冲等地。
1936年3月21日,红六军团从威宁县麻乍乡居乐、黑石头镇铁厂进入云南宣威县倘塘与红二军团会师。至此,红军全部走出威宁县境,继续挥师北上。
编者后记:我们只要是认真阅读以上日记,不难看出红二六军团在毕节地区的足迹除了织金县没有走进以外,其他县区的各乡镇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在这49天中,红军不仅只是完成了军事转战,更重要的是用他们的先进思想影响了毕节的广大劳苦大众,不仅让广大的毕节人懂得了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更重要的让这一思想在毕节的大地上得到了很好的撒播,在这一期间,毕节人不仅给以了中国工农红军的有力支持,还自发的有5000以上的人参加了红军的队伍,这就是毕节人的光荣,共产党领导的成功。这一段历史,我们还要继续挖掘书写,把更多感人的红色故事讲出来,把毕节人的精气神讲出来。

《毕节故事》团队于2020年到大方县大海坝烈士陵园纪念碑前的留影

《毕节故事》团队在将军山战役纪念碑前的留影
《毕节故事》公众号
以讲好毕节故事、传播毕节好声音为初心,为“毕节人”讲好毕节的历史故事、人文故事、山水故事、红色故事和创业故事。
《毕节故事》团队
吴兴春、李东升、李新春、费明、何容、周明宽、李柯孚、杨镇江、罗国锦、翟显长、高君儒、杨富华、高举宗、李发琴等(排名不分先后)
合作联系电话:13985589799
故事毕节
往期《毕节故事》回顾:

文章来自于毕节故事微信群,已经得到贵州民族报毕节记者站吴兴春站长的允许。
宣传毕节故事,牢记红军长征精神,颂读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勿忘先烈,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