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明:本文属约稿稿件,即将刊发于刊号为:ISSN 2710-4893的四川省优秀民刊《文学中国》杂志第6期。
警告:拒绝任何平台做再次转载,否则视为侵权,侵权者将收到编辑部传递的侵权通知书,勿谓言之不预!
投稿、开专栏、印刷、出书请联系总编小苏:17738013139(手机微信同号),1114518571@qq.com(邮箱)。
看守苦竹笋的少年
文/肖体高(四川泸州)
少年章铭元拿起一根苦竹制成的棍子,走到奶奶身边说,“奶奶,我今天不去上学了……”
奶奶一愣,说,“又咋的啦,为啥不去?”
少年说,“爷爷白天黑夜都守在山上,好苦!我去替替他。不是说明天,后天就全卖了吗。我就耽误这两天。”
少年扛着棍子往外走,奶奶在后面叫,“你回来,你陸阿姨知道了会心疼的!”可是少年没有回头。
川南乡下的山坡上常有一种竹,叫苦竹,一丛丛,一片片,密密地挤在一起。竹干不高,就三四米吧。竹干也小,似小孩儿的小胳膊小腿儿。春天来了,从苦竹根部上,密密地冒出一根根尖尖的小笋儿,一天天地往上窜,身穿一件件黄褐色的外衣,顶着三四片,或五、六片翠绿的叶,微风吹来,叶片儿飘呀摇呀,像一群快活的小孩儿。要是不理睬这些小竹笋们,它们就会一天天地长高长大,挤进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行列,大家都会拥挤得喘不过气来。
川南人有一种嗜好,就是爱吃苦竹笋。一是生吃,剥了壳就咬,苦,脆,但一会儿就回味甜。二是凉拌,其实和生吃差不多,只是添了些佐料。更多的是和了酸菜煮汤吃。苦,甜,香,解暑,消渴,是许多人的最爱!
章铭元家的苦竹林在半山腰上,好大一片,每年要产几百斤竹笋,每斤三、四元,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三、四月开挖,五、六月正盛,或者说就是尾声了。
章铭元来到半山腰,回头望了望山脚下,那里有座小学校,是他上学的地方。去上学有五、六里路。每天下山爬山,坐在教室里要呆上五六个小时,于他,是又烦又痛苦的事!厌学,弃学,有时躲在家里,有时甚至离家出走,少则两三天,多则五六天,但每一次又被陸阿姨劝说回来。这一回……
章铭元回过头去,不再看向学校,那里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继续朝半山腰上走。
苦竹林边有一座窝棚,是爷爷白天黑夜看守竹笋落脚的地方。窝棚很简陋,一张床,床上破旧的被。遮遮风,挡挡雨还行,可蛇哩,蚊虫蚂蚁哩……
窝棚空落落的,一大早,爷爷挑上好几十斤苦竹笋上镇上卖去了。章铭元去过那镇,那镇好远!
章铭元绕着苦竹林慢慢地走。画眉们就喜欢苦竹林,觅食,筑窝,歌唱,这里就是它们的家。几只画眉正站在竹枝上婉转地歌唱。你们,你们难道就没有什么烦恼?是累了?或者打扰了你们?画眉们咋一下子停止了歌唱?静下来了,似乎再没有了别的什么。看守苦竹林,就是防贼。贼有两种,一是偷挖苦竹笋的人。二是啃咬苦竹笋的竹鼠。可是现在既不见人,也不见鼠。爷爷从没抓住过偷挖竹笋的人,如今少有听见有什么贼出现,竹鼠倒是有的,赶走便是。
章铭元坐上窝棚里的床,吱嘎一声。山林寂静,他感到好孤独!渐渐地,阵阵苦痛涌上心来。爸爸死了,听奶奶说,不久前,妈妈偷偷地回来,把她的户口转走,我没有了爸爸,现在又没有了妈妈,我和妹妹们真成了孤儿!我还能安心地坐在教室里念书?
那一回,章铭元离开了学校,逃离了家!随便地上了一辆车,结果到了县城。县城好宽好大,汽车穿梭,高楼耸立,那些高楼似乎在摇晃,就要倒下来!他怕,他憋闷,找不到要去的路!肚子饿了,天黑了怎么办?
他想,我十五六岁了,可以给别人打工,于是挨个问过去。
“老板,要打工的吗?”
“老板,我能干活,不要工钱,管吃管住就行。”
一个个老板们只瞧瞧,这样子,莫不是小偷?或者流浪儿,一连几家都没人要。还是回去吧,可天快黑了,又没车费。夜晚,住在哪,会不会遇见坏人,被拉去入伙?爷爷说过,饿死也不去偷!最后,好在一家夜晚卖烤鱼的烧烤店收留了他。
他的工作是给鱼去甲,再剖开洗净。这是冬天,寒风吹,冷水浸,手只发僵,不小心就割破了手,鲜红的血,又不能让老板看见,只得偷偷地放进嘴里吮。夜深了,打盹了,手中的活儿停了,老板娘大喝一声,于活!至到深夜一两点才收回店外的烤鱼炉。老板娘说,你就在店里睡,扔给他一床破被条,并指了指厨柜,说,里面有馒头,卷帘门哗哗啦啦地放下,嗒的一声落了锁。
他太累了,睡得像死猪。一觉醒来,卷帘门外人嚷车喧,是啥时候?过去开门,往上拉,拉不起来,往下拉,拉不下来,原来是下了锁的。他拍打卷帘门,开门,开门啦,我要出去!无人应答,只篷篷篷的响声。原来要下午四五点钟才有人来开门上班,天啦,还有多久?不如回去,坐在教室里还能借故往外跑。
他干了两天,决定离开,可是到哪里去?回家,还是去别处?
一天,他正埋头剖鱼,有声音传来,
“老板,这孩子,我要领回去。”
“你是,你是他谁?”
“我是他,他妈妈!”
声音有些颤,似乎不太自然,但说的确实妈妈两个字,少年听到了,旁边的人也听到了。听声音,少年知道是谁,抬头一看,果然是她!你咋知道我在这里?她是陆阿姨,驻村第一书记,可咋成了我的妈妈?有这样的妈妈当然好,可她……
“娃子,她是你妈妈吗?”
少年木了,要说不是,她不成了骗子,成了坏人,可全村的人都知道她是好人啦!要说是,她又不是。
老板说,“你看,孩子都不认得你,还是妈妈?我看你不是,而是……”
少年忽然想起,那年六.一儿童节上,她说,“孩子们,我爱你们,再没有孤儿,没有留守儿童,我是你们,是这个村所有孩子的妈妈!”
于是,少年说,“不,她是,是我妈妈!”
少年的声音有些微弱,却落在了人们心上!
“我看你这妈妈有模有样的,儿子咋……”
“我领回去好好教育。”
夜深了,再没有回村的车。陸阿姨领他去自己的家,她的家就在这县城里。
开了门,开了灯。宽敞,明亮,干净,崭新,少年看花了眼,不敢再看。他忽然想哭,自己的家是那样的贫穷!
“进屋吧。你叔出差去了,没人照看孩子,住在爷爷奶奶家。”
少年犹豫,迈不开步,嚅嗫道,“我脏!”
“可以洗干净的。”
陸阿姨一一地教他如何用淋浴器洗澡,又找来些衣物,并说,“你叔的,不太合身,明天我们上街买一套。”
阿姨的话软软的,落在心上却让人暖和。
洗完澡,少年坐在客厅里四下看,忽然说,“这房真好!”
陆阿姨坐在他身边,说,“买这房花了几十万,还欠了一屁股债,但我们懂得挣来还,还清了,就完全是属于自己的了,那时,就一身轻松,是最幸福的时刻!孩子,今后,长大了,你也可以建一座漂亮的房,或者在城里买一套,比这更好!”
少年摇摇头。
“怎么不行呢?但要好好读书,靠知识挣钱。以后,干什么都机械化,自动化,卖力气都找不到地方。读书是苦,但就像吃苦竹笋一样,先苦后甜。”
少年瞪眼望着,眼里分明燃起一星希望的火苗!
第二天,他们去了衣店,买了一套新衣服。又去了鞋店,买了一双鞋,是运动鞋那种。原来脚上的黄布胶鞋舍不得扔,放进新鞋盒里带着。陆阿姨见了,笑了笑。路过店里的镜子前,章铭元偷偷地瞥了瞥,不认得似的。然后就回到了村上。爷爷奶奶没有责怪,两个妹妹拉着他的手,说,“我们好想哥哥,我们上学去吧。”少年热泪一涌,还是家温暖!
少年坐在教室里,老师亲切的话语,同学们的目光也没什么异样,似乎什么也没发生过。
少年正想着这一切,忽然看见山下走来一个人,是她!又是她!我对她说过,不再弃学,一定好好读书,可是我又……现在怎样面对她?少年急忙藏进密密的苦竹林,画眉鸟们静悄悄地望着他。
她就是陆阿姨,驻村第一书记,这个村所有孩子的妈妈。她走在一条宽而平的水泥大路上,她要去半山腰上的苦竹林。走在这条水泥大路上,她感到特别亲切!因为这是她进村后的第一个杰作。这个村有七八十个上学儿童,而这个村又没小学,得到山脚下另一个村的学校去上。最远的四五里,最近的也有二三里,而且是山路,下坡,上坡,崎岖,陡峭,凸凹不平……她曾站在山路边,看到孩子们上学下学的艰辛,她真想大哭一场,可哭有用吗?我说过,我是这个村所有孩子的妈妈,我就要管好所有孩子的事。于是她东跑西走,凑了十二万元,修筑了这条一米多宽的水泥大路,从此,这条路上,落满了孩子们的笑声歌声!
陸阿姨来到苦竹林边,见窝棚空落落的,绕林一圈,也不见个人影。藏起来倒好些,要是根本没来这里那就更糟!但她相信他一定在这里,说不定就藏在什么地方了。
“章铭元,章铭元,你在哪里?”
她一声声高喊,惊得画眉鸟们向着别的林子飞去。
“章铭元,章铭元!”
喊着喊着,声音变得沙哑。
喊着喊着,变成了,“孩子,你出来!”
章铬元从竹缝儿里,看见阿姨的脸渐渐地变得痛楚起来,真心疼了,还躲得下去吗?
“阿姨,我在这里!”
少年走了出来。
“孩子!”
她一把抱住他!
她说,孩子,“你真好,晓得替爷爷分忧!”
他说,“我不好,又逃学了,教室里憋闷,想出来透透气。”
“热爱学习你就会感到是愉快的事。去上学吧,我来替你看守这片竹林。”
孩子转身往山下走,她目送着他,一直走出她的视线。
她慢慢地绕竹林一圈,似乎嗅到了苦竹笋的清香。一群画眉鸟正向这片林子飞来。是先前飞走的那几只吧?
她忽然看见山坡下走上来一个人。她认得,村里人她都认得,那是章铭元的爷爷。
过了一些时日,陸阿姨来到章铭元的学校,看看这小子这一阵子又咋的没有?她在窗外偷偷一瞥,看见他在后排端端地坐着。
她舒心的笑了!
(注:本文2021年4月载中国作家协会主管的国家级刊物《中国校园文学》)
【作者简介】肖体高,中国作协会员、泸州市作协顾问。2012年散文《童年的最后一缕阳光》获第23届冰心儿童文学奖。2015年少儿散文集《我长大的地方》获第八届四川文学奖。2018年短篇小说《锁匠与男孩》获第七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奖。2017年散文《沱江 沱江》由教育部专家李行健主编入四川小学四年级阅读教材,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2020年扶贫纪实儿童文学作品集《花儿朵朵开——驻村第一书记与孩子们》为省作协重点扶持项目。已出版《早晨的歌》《弯弯的楼道》《鸟窝里的哭声》《我长大的地方》《远行的王小树》等八部文学著作。

附录:
《文学中国》杂志(含爱心公益专刊)征稿启事
画稿溪文学社拥有两个刊物:《画稿溪文学》,刊号:ISSN 2709-7307;《文学中国》,刊号:ISSN 2710-4893。
由大众文艺出版社主管并出版的纯文学综合期刊《画稿溪文学》杂志,由著名诗人、作家苏平先生创办于2020年10月,已经出刊7期。
由中国文明出版社主管并出版的纯文学综合性期刊《文学中国》杂志,由著名诗人、作家苏平先生创办于2021年3月,已经出刊4期,即将快递第5期,第6期征稿中。始为自愿众筹出刊,后与时俱进于2021年7月起改为众筹与公益并存之刊(90-120页),主要发表现代诗、散文诗、古体诗词赋、散文、小说、文学评论、书法艺术、篆刻摄影、新闻报道等多种体裁作品,文体不限、形式不拘,以质取稿。
2021年画稿溪文学社已经出了两期爱心公益专刊。其中,《文学中国》杂志第4期,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爱心公益专刊,已经出版发行。《文学中国》杂志2021年第5期也是爱心公益专刊。画稿溪文学社以促进文学创作与繁荣为己任,扶持、激励泸州地区范围作者及画稿溪文学社会员,也兼顾外地积极关注画稿溪文学社的作者(含海外华文作者)。
从2021年7月起,《画稿溪文学》专用于为文友出专刊特刊、诗歌集、散文集、小说集、回忆录、家族文集、单位史志等。
从2022年起,《文学中国》杂志每年八月出一期爱心公益专刊(小苏筹办),限于资金匮乏,其余期次是众筹出刊。如果有爱心人士或爱心企业伸出援手,不排除提前征稿和提前出刊的可能。如果有爱心人士或爱心企业大力支持,不排除爱心公益专刊今后由年刊改为半年刊或季刊、双月刊的可能。
为何每年的爱心公益专刊征稿时间长达大约一年?文章打磨需要时间,编辑部三审制审稿、与作者交流沟通、前期及后期宣传需要时间。本社不仅会刊发通过终审的作品于纸刊,还会推荐到泸州作家网、都市头条等著名网络平台刊发,还会将作品刊发于在线电子期刊。这些,都需要大量时间。
投稿须知:
一、取稿途径:
(1)通过微信或QQ的投稿;
(2)通过电子邮箱的来稿;
(3)老年人直接电话联系投稿;
(4)特约稿件。
二、投稿要求:
(1)内容具有正能量,健康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必须为作者原创,力求首发,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著作权;
(3)来稿主题栏写明:作者名/体裁/作品名(例:苏平/现代诗/我有一腔热血);
(4)在来稿末尾,请作者注明姓名、百字内简介、邮编、地址、手机号码(主要用于快递寄样刊)、微信号、微信昵称或QQ号、QQ昵称(主要便于网络语音便捷沟通用稿情况),并请提供文章所配插图和个人生活照备用。
(5)《画稿溪文学》2021年第7期公益刊和《文学中国》杂志2021年第5期合并组稿,已经截稿。用《文学中国》杂志2021年第5期刊发本次公益稿件和众筹稿件,合并出刊,绝大部分作品是公益稿件。下一期公益专刊在2021年7月18日开始征稿,具体出刊方式根据本次经验探索并听取编委意见后定。
(6)如果投稿一个周内未收到栏目编辑回复,请直接加总编小苏的微信号咨询或直接拨打编辑部电话咨询。
三、投稿方式:
来稿请直接联系编辑微信或发各编辑的投稿专用邮箱:
叙永儿童文学(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诗等):
靳朝忠先生(常务主编),13320742823(手机微信同号)。
文史摘英(散文、报告文学等):
万中华先生(执行主编),547387185@qq.com。
新诗拔魁(现代诗):
汪中华先生(责任编辑),微信号:wzh737499。
顽石(责任编辑),邮箱:1114518571@qq.com。
古韵今唱(古体诗词曲赋对联):
冯国成先生(责任编辑),13518374183(手机微信同号)。
雄风先生(责任编辑),18759423539(手机微信同号)。
李登福先生(责任编辑),微信号:ldf154350955,邮箱:154350955@qq.com。
新星之光(校园文学、文学新人新作):
曾林先生(责任编辑),微信号:zl197956,邮箱:912447130@qq.com。
佘静秋(责任编辑),电话:13088310080。
小说走廊:
木斧(责任编辑),邮箱:1114518571@qq.com,电话:17738013139。
评论天地(文学评论、政论或杂论等):
船长(责任编辑),邮箱:1114518571@qq.com,电话:19982778004。
洗经堂(现代诗、散文、散文诗,出书印刷、特殊版面、专栏专辑专刊、综合协调):
小苏(总编),17738013139(手机微信同号),邮箱:1114518571@qq.com。公益刊的作者作品发表后,编辑部按常规寄赠样刊一本(如为众筹期次作品发表,则按需快递)。暂无稿酬。
四、编辑部通信地址和邮政编码、电话:
通信地址:四川省泸州市《文学中国》编辑部。
邮政编码:646405。
电话:0830-2250425。
五、其它
海外华文作者的作品发表后,不寄样刊,仅发当期在线电子杂志给作者收存。
若有爱心赞助,请直接联系小苏。对赞助金在100元及以上的单位或个人,将于刊物重要位置列出赞助名单。赞助金在500元及以上的单位或个人,用彩页展示。赞助金在3000元及以上的,可列为名誉主编、名誉主席、高级顾问等。
画稿溪文学社爱心公益专刊编委会
2021.7.16
另附:
《文学中国》杂志如何整合众筹稿件和公益稿件的工作流程?
众筹稿件和公益稿件的征稿由于是同时进行,不少作者读者关注编辑部如何区分及如何整合,现专文解释如下:
1、适合公益专刊的作品,就放在下一年的公益专刊,免费刊发并包邮。寄赠样刊一本。暂无稿酬。适合众筹或需及时发表的作品,就放在出刊较快的众筹期次当期刊发,按需快递包邮,暂无稿酬。
究竟适合公益还是适合众筹,根据总编意见结合作者需求判定。
2、无论是公益稿件还是众筹稿件,请作者务必完整提供以下信息:
标题、署名(省份地区)、正文、作者简介、通联(姓名电话详细地址,微信号微信昵称或QQ号QQ昵称,QQ邮箱地址),一律宋体五号。投邮箱的,作品粘贴于邮箱内容框,相关图片放在附件,邮箱标题注明作者姓名文章体裁和文章标题。如:苏平/诗歌/我有一腔热血。因暂无稿酬,请不要提供银行卡号。
3、公益专刊将为画稿溪文学社群会员及正式会员、泸州地区范围内作者、外地或外国关注本社的作者开辟专栏,以确保公益专刊能保障原支持者、本地作者和外地作者的刊发版面。
4、纸刊纷纷倒下的今天,不接受众筹建议也不适合公益专刊安排的作品,做退稿处理。所有退稿作品,编辑部将第一时间彻底删除,且不会采用于任何场合,请放心。
5、公益专刊的编委同时就是众筹专刊的编委,只愿做公益专刊编委的请与小苏沟通。原则上,编委作品均安排于公益专刊。但在确保平时众筹稿件和文学社稿件的情况下,平时众筹期次如有版面,可适当安排一些编委作品。
6、公益专刊编委的渠道投稿者,如有不介意众筹工本费的,请编委直接将作者介绍给我处理完所有流程。
7、首选投稿渠道:17738013139(手机微信同号),次选投稿邮箱:1114518571@qq.com。投稿后,请第一时间加总编小苏微信号,并注明:投稿需加编辑部。众筹稿件一般当天就会审稿并联系作者,最迟不会超过三天,请保持微信语音或QQ语音畅通。
8、感觉本刊办的好,想加入编辑部的,请直接联系总编小苏,接受网络面试。
9、公益专刊一般在当年7月底或8月上旬出刊。众筹期刊,稿满即出刊。
10、无论是众筹稿件还是公益稿件,均遵守:推荐于知名网络平台(含宣传)、在线电子期刊刊发、纸刊刊发并快递的三大环节。
画稿溪文学社、《文学中国》杂志社、四川爱心公益专刊编委会
总编:小苏
2021.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