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走出梦境(03)作者/恩清 演播/沈虹
十三户村
由于外面乱,大人不许我们出村,因此,谷场成了我们的乐园。四周是稻草垛,中间是空地,中央有个碾盘。虽说是去秸脱粒的干净之地,但是演出、开大会和放电影……村子里的一切公众活动全都在此举行。不是水泥地面,也不是砖铺地面,而是被踩成、被碾成光滑坚硬的土层地面。场上,男孩们推铁环、甩烟盒、扔骨头……女孩们,丢沙包,跳皮筋……小屁孩们光着屁股在草垛上乱滚乱爬……
有一位女孩,我不认识,她蹲在了一棵树下静静地望着,望着那些无忧无虑、天真无邪和活蹦乱跳的孩子们。
我凑上前去好奇地问道:“我是钟志强,你是谁?”
她站起身来,机警地看着我,半天才说:“我叫方红婷,我爸爸是解放军。”
噢,方代表的女儿,难怪我没见过她。我仔细地打量起来她来:她个头不高,年龄与我相仿。圆脸,眼睛大,鼻梁高,一张嘴便能看见几颗豁牙。头发显黄,两根辫子向两边翘起。穿黄军衣,黄军裤,咦!真奇怪,两膝各一有块黑布,线缝宽宽的,松松的,一点也不密实,有的地方还向外翻着边儿,看上去不像是缝上去的,倒像是挂上去的。
我问:“谁给你缝得裤子?”
她敌意地看着我,“我爸爸,你管得着吗?”
我又问:“你几岁?”
她还是敌意地看着我,“六岁,你管得着吗?”
我还问:“你是哪年哪月生的?”
她仍然敌意地看着我,“62年3月,你管得着吗?”
我伸出了两个指头,晃了晃说:“我是62年5月生的,大你两月,是哥哥。”
她想了一下,抬起一个巴掌,伸出两个手指,摇了摇说:“不对,我比你早生两个月,是姐姐。”
别看我小,但学会了巴结人。我不糊涂,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更知道方代表是谁,他比我父母高贵。
我对方红婷说:“你是对的,我算错了,你大我两月,是姐姐,我就喊你姐姐吧。”
她不吭声,似乎不太明白,但是我感到她消除了对我的敌意。
我大声问道:“我能喊你姐姐吗?”
她听明白了,点点头,表示同意。于是,我高兴地拉起她的一只手,跑到一堆草垛旁,打算先冲上草垛,再回过头拉她,可是等我爬上草垛一抬头却看见她已经站在了我的面前。
“咦?”我惊奇了,“你怎么上来的?”
“嘿嘿嘿!”她冲我笑,“我爬得比你快。”
“胜利啦!胜利啦!”我们俩在草垛上跳跃着,欢呼着。
天上,一只白色的鸟从我们眼前飞过;紧接着,一只黑色的鸟也从我们眼前飞过;地面,一只带翅膀的家伙蹦跶着……
婷婷指着天上白色的鸟问道:“强强,这是什么?”
我回答:“是鸽子。”
她肯定道:“对,是鸽子。”
婷婷指着天上黑色的鸟问道:“强强,那是什么?”
我回答:“老鸦。”
她否定道:“不,是乌鸦。”
婷婷指着地上的东西问道:“强强,那又是什么?”
我回答:“蚂蚱。”
她否定道:“不,是蝗虫。”
老鸦,蚂蚱,乌鸦,蝗虫,没等我想好,婷婷又把话题转移到另外一个问题上了。
她问:“强强,你说妈妈是爸爸的什么人呀?”
我答:“这个我知道,妈妈呀是爸爸的老婆。”
她问:“老婆是什么?”
“这个……”我说不清楚了。
她说:“我爸爸说,我妈妈是他的妹妹。如果这样的话,我爷爷和我奶奶就应该是我爸爸的爸爸和妈妈,同时也是我妈妈的爸爸和妈妈,可是我怎么会有姥爷和姥姥呢?”
“这个……”我更说不清楚了。
七岁时,我在十三户上小学。
教室是一排带院子的土坯房,比住户的好点。我们分成两个班,一班和二班,我和婷婷在二班,既同班,又同桌。我心里高兴,虽说同班是学校安排的,但同桌是我找老师要求的。
婷婷的爸爸。
婷婷的爸爸,1955年秋,十八岁时,在河北农村参军,在驻进新疆米泉境内的部队服役。由于不愿回到河北老家,三年后,他转成了志愿兵,管理连队的菜班、养鸡班和养猪班,所以是个“排长”。1961年,他二十四岁,在连队结婚,妻子是北疆边防哨所的医生。1962年3月,生下婷婷后,他继续留在部队。几年后,本打算转业到地方,可是地方乱,没有合适的去处,所以,他又留在了部队。这时,地方上更乱了,各个“造反派”组织不仅把自己的领地弄得乌烟瘴气,而且还在各自的领地交界处搞大规模的集会,什么“文攻”,“武卫”,动用了大棒、匕首和枪支,打死几人,打伤几十人,局面失控,部队介入。
在连部,连长指着桌子上的地图说:
“方排长,你来看:这是米泉县,这是古牧地公社,这是十三户生产队,你带一个班的战士坐卡车接管十三户生产队。记住,只有你穿军装,其它的战士是民兵,带步枪,换上老百姓的衣服。”
他敬了一个军礼,回答道:“是,一定完成任务!”
连长继续说:“十三户不仅是一个回民较多的生产队,而且还是个行政混乱的交界处。你的任务不是生产队外,而是生产队内。第一,不许外界的‘革命小将’进来捣乱,造成了混乱;第二,做好稳定和生产工作。在此前提下要让生产队的‘革命小将’继续革命、批判修正主义和很抓阶级斗争。”
他又敬了个军礼,回答道:“是,保证完成任务!”
连长最后说:“你是位老同志了,千万记住:稳定和生产是头等大事,不然要死人的,不是被打死,就是被饿死。对生产队的‘革命小将’,要讲究策略,要尽量相处。不能相处的就个别把他们从‘革命小将’中分离出来,使他们变成‘阶级敌人’,然后再开展工作。这是方法问题,千万不要弄成原则问题,记住!”
他还是敬了一个军礼,回答道:“是,坚决完成任务!”
就这样,他和充当“民兵”的战士按照连长的吩咐:
第一步,进行稳定工作。首先把生产队“造反派”头目巧妙地变成了“阶级敌人”。然后拿出证据把他送进了“地富反坏右”的圈里,给其他的“造反派”一个下马威。
第二步,进行生产工作。在“造反派”晚上组织社员们学习时,先布置生产任务,然后让那些“造反派”念一些简短的报纸,喊上两句简单的口号,最后散会休息,准备第二天的劳动。
这个办法非常有效,不仅稳定了队伍,而且不耽误政治学习,不影响粮食生产。


作者简介:
恩清,名李彬,住建部主管,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主办《施工技术》和《城市住宅》杂志新疆业务联络专员。《中国建设报》新疆新闻传媒专员。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办《小说选刊》杂志新疆业务联络专员。新疆兵团朗诵学会顾问,新疆作家协会会员,兵团作家协会会员,乌鲁木齐市作家协会理事,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作协副主席。
演播者简介:
沈虹,昵称叶子,新疆兵团人,长期从事编辑播音工作,多家平台主播,朗诵作品散见于各大网络平台,曾多次荣获朗诵大赛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