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评论:点赞天木兄的诗情
文/天水
我认识天木兄已有四十多年了,既是同事,也是文友。当年我在本单位任团委书记时,成立了一个文学小组,天木兄(吴杰)就是主要成员之一,他热情豁达,才华横溢,知识渊博,是我们年长几岁的老大哥,很受文学小组成员爱慕。我们经常在他家中喝酒论诗,也经常是一论到天亮,也创作了不少诗作和小小说等,在手印刻字小报上和山东青年报上发表。其中摄影小说深受大家喜爱,当时影响很大。

天木兄当时写的朦胧诗很多,他总是有超前的思想和理念,给大家很多启发。当时他在企业也是改革创新第一人,带头承包职工食堂,深受职工欢迎。后来企业改制,我们各奔东西,他去了苏联,我去了北京,联系就少了。事隔四十多年,又看到他用微信发来的诗组,甚是欣慰!他创作的精神更是不减当年,激情依旧,更重要的是他追求的方向更加明确,诗情更接地气,让我赞叹不已!
如他的诗写心语:“我一直把诗写当成一种生活方式,无所谓合不合`规矩',只要能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就行,不做过多的强求,更没有把名利放在里面”说得真好!
我从他的字里行间,看到一种洒脱、一种傲骨、一种豪情,是地地道道、文文绉绉、坦坦荡荡的充满情怀的山东大汉的形象!
当然,他的诗作并不是没有规矩,而是非常严谨的,只是没有造作,没有酸气,没有了死板,更接地气,更有人情味,更容易读懂!
八股文有规矩,也不是早被国人所摒弃所遗忘所唾之。
当今咏唱流传的还不是那些:“一条大河波浪宽……,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等等脍炙人口,让人奋进的歌!
在此我不想引用一组或一段天木的诗来解析,你想了解就打开天木的诗去自己读吧,我敢说你会从中受益。
愿天木的诗写更加精彩,能够倍受大家喜爱。
2021年4月17日深夜写于乳山

🔸🔸🔸🔸🔸🔸🔸🔸🔸

🔸🔸🔸🔸🔸🔸🔸🔸🔸
《谁都能读懂的诗
————品天木兄口语诗有感》
文/天水
天木兄近来微信发来一组口语诗,读后就像一缕缕醉人的新风沁人心脾,那久违的快感油然而生,好个痛快。
这些诗不华丽也不造作,随口而出,如平日有趣的家常啦呱,又似平时与人不掩的闹磕,说了痛快,讲了都懂。一会是低调的绢绢细流、洞中滴水一会又是高调的醉汉,不吐不快的直来真言,谁都明白。
如《取药》、《专家门诊》等,看后耐人寻味似出吾言,百姓之见,把当今医患揭的淋漓尽致,又不失幽默。天木兄说“什么是口语诗?
“口语诗就是通过日常用语的巧妙组合提炼而成的口语化诗歌。它侧重于在场,事实的诗意。避开了华丽词语的修饰与润色。好的口语诗常常可以用四两拔干斤的力道,不动声色的表达,让人读出诗歌背后所要表达的思想。
拒绝伪抒情,拒绝伪乡土,拒绝伪颂体。
我支持这个观点,因为,我也写了许多这类型的诗。接地气,说家常话,易懂。
只有这样能让广大读者接受,而不仅仅局限在诗歌爱好者的小圈子。”说得真好!
纵观中国汉字文化历史长河,所进步发展的过程,无不是从繁到简,从难到易的过程。唐诗为什么让人朗朗上口,至今不衰,就因为那时的诗人写的诗,现在来看毫不复杂,易读易懂,如李白的《静夜思》、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就像现在的口气ー样,丝毫没有一点文言文。又如当国民都在大讲之乎者也时,鲁迅的《狂人日记》,开创了中国的白话文先河。这充分说明简易オ是真理,オ是方向,百姓都懂了,事情就好办了,国家就会兴旺!
我向天木兄学习,开始试着写口语诗,与伪华丽、伪造作的所谓诗人划清界线,摒弃老妈妈裏脚又臭又长的诗,面向大众,面向百姓,写出简洁明快易懂的诗篇。
写于二O二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凌晨
🔸🔸🔸🔸🔸🔸🔸🔸🔸


附:天木口语诗选
《取药》
心肝脾肺肾都有毛病
药剂师看着药单子直摇头
女助理憋着笑......
他们猜准了
又碰上一个坏蛋
2021-2-19
🔸🔸🔸🔸🔸🔸🔸🔸🔸
《捐款》
老母亲为武汉抗疫捐款
基金会登记员问道
老奶奶,你是老党员吗?
回答
不是什么老,也不是什么员
我是看见孩子们受苦
就心疼的老妈妈
2021-2-22
🔸🔸🔸🔸🔸🔸🔸🔸🔸
《专家门诊》
(一)
脚后跟似乎有千针穿刺
疼得不敢落地
挂号专家门诊
拿到化验单、检查单
(二)
尿检、血检、X光、B超、CT
一圈下来,汗水湿透衣服
(三)
专家诊断:此症目前无解
那总得给个治疗建议吧?
专家说:
实在抱歉,给你动手术
我都于心不忍……
(四)
专家还算有良心
几千元就满足了,否则
还得多花万儿八千不说
一动刀,我的行走功能
可能就废了
(五)
后记:
得到民间秘方
白水煮鹅蛋,每日一只
一个月后,脚后跟疼痛症消失
2021-2-2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