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诗典藏》一书正在征稿中,欢迎大家踊跃报名!投稿热线 :czj690430

红色基因———
段长甲传奇
文/刘孝彬

段长甲,女,祖籍湖北监利段家长岭,1916年生于石首叶家垸一个武学深厚的小康农家。其兄段玉林烈士,黄埔四期毕业,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第二纵队司令员、红三军第八师师长。
长甲自幼天足(不缠裹双足),一边随父兄姐妹习武,一边打理农活,淡泊女工,痴迷拳剑,性情洒脱,行事果决,有男子气。
1926年12月,段玉林追随叶剑英参加广州起义,兵败离散,辗转返乡,被父亲软禁在深院书房,不离寸步。长甲年仅10岁,承担端茶送饭之责,不时传递内外消息。玉林不甘沉寂,与父亲数度理论,晓以利害,从而得以自专。他昼伏夜出,行踪诡秘。长甲好奇,一日蹑兄潜行,见其深入一户户贫苦农家,关窗密谈。她贴窗细听,只有“主义”“斗争””革命“团结”“翻身”这几个词反复出于兄之口,听之新鲜,思之惘然。霎时,兄长的神秘与坚定让她心生敬意。
一日尾行,转眼间兄已不见踪影,正疑惑,忽背后辫子被揪,陡然一惊。“小鬼你来做什么?说!”厉声低喝中,兄长一脸冰霜。
“哥哥,我知道你有事,我在外面给你放哨。”长甲一脸坦然。
“妹妹,我们的事与性命攸关,弄不好要掉脑壳的。你千万不要告诉父母,更不要在外面乱说,懂吗?”玉林双手捧其小脸,谆谆告诫。
“哥,我懂!”长甲两眼发亮,连连点头。

1928年1月参加鄂中农民起义前夕,玉林整装欲出,长甲拉其手,恳请偕行。“妹妹,你太小,过两年再说吧!”长甲泪花闪闪,依依可人。
越二年,长甲拔节长成。她剪掉长发,束紧腰身,一把长剑佩左,英气逼人。是时,玉林已是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独立师第二纵队纵队长,在周逸群同志领导下创建了洪湖根据地。2月,玉林率队路过家乡,长甲负剑同往。她把哥哥拉在一旁,悄声央求:“哥,发给我一支短枪吧!”
“哈哈哈!小妹呀,你哪知道,我们手中的枪都是从敌人手中夺来的,哪有现成的呢?你能夺吗?我看你还是回家吧!”
“不!哥,别小看人,等着吧!”
“哈哈哈!”玉林又是一阵大笑。
长甲随独立师二纵开进监利汪家桥,与段德昌同时抵达的一纵会师,改编为工农红军第六军,德昌与玉林分别任一、二纵队司令。此后,长甲追随兄长,一路征伐。龙湾一战,杀敌数人,奖励二十响驳壳枪一支。旋即转战潜江、监利、公安、石首、沔阳、天门、汉川等地,一身征袍,尽是硝烟。
战斗闲隙,红二军团领导贺龙、红17师师长许光达常至军中与玉林对弈,相谈甚欢。每见长甲,贺龙即调侃道:“哟,小姑娘一身戎装,乃花木兰再世,杀了几多敌人啰?”长甲丝毫不见腼腆,挺身以对:“报告首长,我没数过。”“哈哈哈!妹子呀,你真不简单哟!”贺龙翘着烟斗,捋须以赞。许师长也一旁助兴:“可别小看了我们的小妹子,她可是近身肉搏的穆桂英呢!”望着这位戴着眼镜、年轻儒雅的红军年轻将领,长甲则是一脸羞涩,欲说还休。

1931年,敌人纠集重兵围剿湘鄂西苏区,军情如火,形势严峻,红军战死者弥野,伤员充塞后方医院。长甲每从前线下来,便到医院协助工作,常常夜以继日,满身疲惫难掩其勃勃斗志。
7月,洪湖地区遭遇百年难遇之水灾,根据地大部被淹,灾民无数,而蒋介石第三次围剿接踵而至,粮 食、药品、被服短缺,红军面临绝境。长甲请命,可到家乡筹粮,以解燃眉。她动员父母,捐出储备,又联络乡亲,购置若干,组成车队运往苏区。
次年,湘鄂西特委书记夏曦专权,他顽固推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政策,对敌强行出击,大拼消耗;对内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数以万计的红军指战员被诬为托派、改组派,惨遭捕杀,段玉林也未能幸免。长甲闻此凶讯,连夜携身为红军号兵的年仅12岁的侄儿开弟(段玉林之子)外出避难。
地方民团及土豪劣绅见红军远征,又闻段玉林全家已东奔西逃,弹冠相庆,于是集合人马,杀向叶家垸,抢劫财产,焚毁房屋。昔日鼎盛之家,而今一片荒芜。长甲一家艰难度过一段时日,终因思家心切,遂返回叶家垸。见面前残砖断瓦、焦柱糊檩,不觉哑然。段父一声吆喝,掷地有声:“怕什么,砍柴伐木,重建家园!”于是,全家动手,借助地方乡邻之力,几天时间,一排简易房子告竣。
敌人闻之,带领一支梭标队前来围捕。段父抽出大刀,招呼家人,大吼一声:“横竖都是死,儿啊,和他们拼了!”一家人各执兵刃,勇敢迎敌,混战一团。

其时长甲戎装未卸,正气凛然,一把剑舞得密不透风。民团头目突然惊叫:“弟兄们,这个女的还是个红脑壳,快给我拿下,送给县长领赏!”于是,长甲身陷重围,十几支梭标向她周身刺来。长甲面无惧色,愤然道:“黑狗子,不怕死的朝姑奶奶来!”她左手点射,右手侧击,几名敌人顿时毙命。突然,一支梭标向她下腹疾刺,敌人手腕一翻,将肠子一把拉出,鲜血喷涌。其父见女儿危急,上前护住。长甲右膝着地,脱下外衣,将肠子捋住,一把塞进腹腔,用衣服围上扎紧,又挥剑迎敌。那些鱼肉百姓的黑狗子何曾见过如此场景,一声呼哨,落荒而逃。
长甲大难不死,伤愈后,寻找部队未果,无缘远征。那年,段家多次被民团偷袭,一连纵火三次,全家都死里逃生。一个殷实富足的小康之家,从此走上赤贫。
后来,长甲与同在军中的战友、前石首游击队领导杨彩芝结为连理,归于平淡。解放后,夫妇远离军、政两界,褪去光环,复归本色。后国家政策为其正名为红军离散人员,可以一慰。夫妻二人子孙绕堂,均享年八十有余。
(该文已由《监利人》首发)


刘孝彬,监利市作家协会会员,荆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报刊及相关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