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情思牛肉面
骆久红 出生地新疆,求学地兰州,居住地东营。舞文摄影是最爱,文章散见于纸媒和公众号,偶有获奖。

三十年前的初秋,黄昏时分,火车鸣笛声声呜咽。车厢一角,我独自黯然神伤,无声与兰州告别。四年光阴,弹指一挥间,久有凌云志,今宵别梦寒。多年以后,每当想起这个城市,一幅幅画面交织浮现。有情深义重的同学,义薄云天;也有朝夕相处的校园,风花雪月;有穿城而过的黄河,静缓流淌;还有物美价廉的兰州牛肉面,令人垂涎。耳听目及这五个字,总会油然而生一种情感,禁不住浮想联翩。分不清是味蕾偏爱牛肉面,还是自己不愿往事如飘散云烟?
牛肉面老少皆宜,童叟无欺。无论在繁华闹市,还是穷乡僻壤,都有它朴实地存在。火车站汽车站,热气腾腾的牛肉面,熨慰游子旅人的胃;城市街头巷尾,牛肉面是方便居民的快餐。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中华第一面”的美誉五湖四海传。
1985年,因为一个误会,我和父亲一先一后来到兰州。风尘仆仆的父亲,出现在宿舍门口时,我真是喜出望外,赶紧领着他到面馆。那是我们父女俩首次下馆子,也是父亲第一次吃牛肉面。父亲局促地坐在桌前,我点餐端面,帮他放好醋和辣椒油。父亲尝了一口,嫌不够辣,又加了些辣椒油,津津有味吃起来。很少与父亲这样面对面吃饭,略有点不自在,赶紧吃完到门外等候。好久没见出来,往里一看,地道南方人的他又添一碗面。
紧邻学校院墙这家面馆,穿过前后门可以通向校内外,不远处就是学院往外出行的公交车站,来来往往,进进出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面积不大,生意很火,除了学校食堂,是我在兰州光顾最多的一家面馆。
吃牛肉面,四季皆宜,我喜爱在冬季。外面地冻天寒,馆里热火朝天。锅里的、碗里的、嘴里的热气混杂在一起,飘飘散散,整个面馆云雾腾腾犹如仙境一般。
几米见方的面案上,提前饧好的面团,被分成大小相同,约三厘米的长圆条,整齐摆在那里,像一排排等待检阅的士兵。如果不特别说明,面点师都按照铅笔芯细的标准拉面。此外,面的粗细标准还有:毛细(像龙须面)、三细(直径三毫米左右),二细(直径四毫米左右),这些是圆形的,再粗的就是韭叶子(韭菜叶的宽度)、二宽(一指宽)、大宽(二指宽),这些是扁形的。
很享受看拉面的过程,几乎不会为等待而焦躁不安。面点师手握面团两端,上下弹动,十几次后,两端汇合,再扯出一头来,继续弹动,反复几次后,面和面分离,一根根在空中如丝带飘动,令人眼花缭乱。接着,面会被准确无误地抛到锅里,像盛开在波涛中的菊花,又像自我陶醉的舞者,不缠绕、不斗艳,几分钟后,它们被盛在漂亮的厚厚的大瓷碗里,加上高汤、白萝卜、蒜苗或者香菜碎、牛肉片,根据个人口味,添加辣椒油和醋,就可以食指大动。香、鲜、咸、辣的味道充盈唇齿间,令人回味无穷。
学校内部面馆,价格比外面便宜,近水楼台先得月,自然而然成为常客。为了方便把面带回宿舍吃,我花巨资买了一个带耳把、带盖子的大花碗。
冬日一个清晨,和舍友霞相伴去买面,西北风呼呼吹,直往脖子里钻。很不巧,那天人较多,排队如长龙,交付完面值一角二分钱的饭票后,我们的碗在碗的长龙中继续排队,我们再到旁边的窗口,等待取面。寒风呼啸,冻得发抖,为了吃面,宁愿受寒。好在宿舍楼离饭馆并不远,一进宿舍,霞忍不住大喊“太冷了,把我拿手的碗都冻僵了。”话音刚落,笑声飘到窗外。这不是个例,在337宿舍,如洗盆的脸、刷杯的牙等言不由衷,不绝于耳。
初来东营时,走过路过绝不错过任何一家牛肉面馆,自己喜爱不说,还把家人都发展成了牛肉面的粉丝。吃遍所见,逐个筛选,锁定一家,忠实不二。以至于后来,不用点面。老板招呼“来了,老样子?” 我们点头,找位置落座。偶然让我看见新开的面馆,必然要去试吃一番。
金辰美食街新开了家清真牛肉面馆,看门头很地道,点面时,我特意轻轻说“韭叶子”,不是常吃面或者没在兰州待过的人,应该很少这样点面,果然,面端上来刚吃两口,估计是老板,就上前问:“味道可以吗?” 说实话,我略有点失望,然不忍扫兴,回答蛮好吃。循着淡忘的记忆,小心翼翼探问:我记得,在兰州时吃牛肉面,加的是蒜苗啊?绝对是老板的人,呵呵一笑,这不是入乡随俗吗?牛肉面遍及全国各地,众口不一,山东人偏爱大葱,曾有顾客要求用大葱把香菜替换。
眼前的面,绝对符合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椒油红)、四绿(香菜、蒜苗绿)、五黄(面条黄亮),也有“汤镜者清,肉烂者香,面细者精"的独特风味,可总感到和记忆中的味道稍有差别。是橘越淮为枳?
2019年初秋,借着同学聚会的东风,我回到阔别三十年的兰州。子夜抵达,入住宾馆,久别不见,长夜漫谈,几乎无眠。同学群情激昂,忆往昔峥嵘岁月,我牵肠挂肚,要吃到正宗兰州拉面,方可心安。
第二天一早,由在兰州生活的同学永贵带路,一行七八人,说说笑笑,穿越两个十字路口,来到据说是网红的店,果然名不虚传,人满为患。贵去点面,我们则等别人走后赶紧占座。碗端来了,面里不见牛肉,正在诧异,贵送来一小盘牛肉,说肉要单点,单独结算。
有些东西容易改变,比如青春容颜;有些认知根深蒂固,比如固执偏见;有些味道,历久弥新,比如兰州拉面。
日子一往无前,记忆停留在原点。曾经熟悉的城市,如今陌路相见。三十年,足以使一个人对往昔的记忆,从清晰到模糊、从深刻到淡忘、从完整到片段,这与情感无关,时间使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