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霜醉枫叶 淡月隐芦花
——记东至县大渡口镇退休老干部李金发
本刊记者 佚名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激动人心的豪言,只有一颗对党的事业的赤诚之心;五十个春秋,无私奉献,默默耕耘,在平凡工作舞台上留下了一连串坚实的脚印,他就是安徽省东至县大渡口镇50年党龄老党员、原镇党委副书记李金发同志。

——军旅生涯写当担
李金发1969年12月参军入伍,当时他就暗下决心,在部队一定要好好干,争取入党。50年前的时候,党员是很少的,有的生产队有一两名党员,有的生产队甚至一名党员都没有;那时一提到某某是党员,大家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确实是好样的;他就喜欢跟他们在一起做事,就爱听他们的话,就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当兵了,机会来了,为了争取早日入党,他在部队时时刻刻向党员看齐,军事训练刻苦钻研,修筑阵地不怕苦不怕累,日常工作力求完美。在连队党支部的培养下,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党接纳他为一名新党员,那一刻他激动、他兴奋!什么“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怎么能与他此刻的心情相比呢?他觉得他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

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更拼命,由于表现好,部队党组织把他保送到空军地空导弹学院深造,毕业回部队后立即提拔他当了干部,后又不断得到提升,他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在党的教育培养下,成为了部队的一名基层军官。他深深体会到,就国家而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他个人而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他的今天,就永远没有政治上伟大的母亲。
他时刻告诫自己,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是特殊材料铸就的人,是一面旗帜,许多人都在看着你;党员的所作所为都关系着党的荣誉,所以在平时要严格要求自己,要率先垂范;特别是关键时刻,更要挺身而出。
1979年,中越关系紧张,部队将要参战,身为党员和一名带兵的连长,他毅然请战做表率,以慷慨赴死的勇气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保卫边疆”的战役,战后得到了上级党委的嘉奖。
1978年七月,部队派他代表本营去北京参加全空军地空导弹部队的军事岗位练兵比武,由于平时苦练,他荣获了本专业的第一名,上级党委为他记“三等功”一次。

——抗洪抢险彰本色
骤雨时断时续,大堤巍然屹立;人流川流不息,红旗迎风招展。这里是1996年7月东至县大渡口镇杨墩闸抗洪抢险一线。时光流逝,大堤不言,李金发作为一名乡镇党员干部,生命一天天在高温酷暑的熔炼中升华,精神在蚊虫毒蛇的威胁下变得坚强如刚,一种来自灵魂的香味,飘逸四散。岁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那如兰的的一缕芬芳,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身上最美丽的痕迹。他带领广大群众用血肉之躯坚守在抗灾一线,筑起了一道防汛抗灾救灾的铜墙铁壁。
无情的暴雨浇灌着大地,李金发和年轻人一样,搬设备、挪路障,浸湿的衣裳已然分不清究竟是汗水还是雨水。渴了,就喝一点矿泉水;饿了,就吃点方便面。他一直坚守在岗位,时刻不松懈地巡视着险工险段,只为更好的守护群众的安全。

最后,杨墩闸溃坝,但作为一名乡镇党员干部,他自始至终战斗在抗洪抢险第一线,半个月都没有下火线,衣服都穿成了“硬纸壳”。在这场抗洪抢险战役中,他发挥了共产党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全县“抗洪抢险”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雨打春色润童心
退休前夕,镇党委、政府安排他到镇关工委工作,这给他退休后能继续发挥余热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这10多年来,他和镇关工委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努力,为关心青少年儿童做了一些工作,虽然是尽义务,但他仍然尽心尽力、全力投入。尤其是在防溺水方面的工作,取得的较好的成绩,得到了镇领导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在学校放暑假前,当地政府就对防溺水工作做了周密安排,他们关工委几位老干部分组到全镇各村、居、社区督查,尽量把工作做到万无一失。大渡口镇水资源非常丰富,辖区沟、塘、渠、湖、河(长江)众多,他们一般都在37-38摄氏度以上高温下,骑着电瓶车与村里“五老”人员到沟渠池塘等现场实地查看。为此,镇主要领导一再叮嘱他们,你们都这么大年纪了,一定要保重身体,不能累倒了、不能热倒了。

有一次与一位钓友在本镇新丰圩村一处较宽的沟渠垂钓。中午的时候,突然发现有5、6个11、12岁左右的小朋友来到他们垂钓的水面玩水;他大吃一惊,立马喊话,这里很危险赶快离开;但是小朋友们玩的非常开心,哪里听得进去,他心里焦急万分。同行的钓友是个“旱鸭子”,他虽然小时候学了几下“狗刨式”,但50多年都未再下水;但是即使今天“光荣”了,也不能看见悲剧在眼前发生。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脱衣、下水,软硬兼施,好歹总算把这群小天使撵上了岸,他这才放下一颗悬着的心。

——本色清纯唱流水
冬去春来,他用脚步丈量大地;寒来暑往,他用勤恳换取笑容;夜去晨来,他用汗水浇灌收获。帮扶路上,有汗水、有泪水,有感动;有一件件说不尽的往事,有一个个难忘的瞬间。公益途中、有感悟,有成绩、有笑容;有一段段动人的故事,有一桩桩沁入心脾的传说。
发生自然灾害和新冠肺炎疫情时,他帮扶了一些困难学生,捐助了一些钱和物品,给孩子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关爱。四川汶川大地震,他一次性捐款600元,随后又缴纳了200元特殊党费。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又一次性捐款1000元,平时他都踊跃参与公益活动,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他经常说,自己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捐出的这么一点点也仅表心意而已,他做得还很不够,今后还要一如既往的坚持做下去。
李金发,1950年6月生,现年71岁,197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党龄50周年。1969年至1986年服现役,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地空导弹部队战士、班长,地空导弹营发射连发控技师、副连长、连长,地空导弹营副营长等职。1987年转业回地方后,历任东至县物资局副股长、大渡口镇党委宣(传)统(战)委员、纪委书记、党委副书记、主任科员等职。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一马当先,引来万马奔腾;一鹰展翅,引来雄鹰漫天。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李金发同志的模范行为产生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应,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统纷纷效仿,在扬子江畔崛起了一道靓丽的党员风景线。
而今,李金发同志,贤明远播,遐迩钦崇,但他仍谦虚为怀,淡泊明志。正是,清泉绝无一尘染,长松自是拔俗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