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手的父亲》
作者/马踏青青
父亲手巧。 从小,他跟着长自己二十岁的大哥赶集,卖布匹文具,无师自通的学会了修理钢笔,在钢笔上刻字作画。
锋锐的刀刃,起起落落间,花鸟鱼虫,飞禽走兽,跃然而出。细细的笔杆,在父亲手上,顷刻,就能化身精美的艺术品。

小学毕业时,我考上了沧州市一中~~一所传说中一只脚已迈进大学校门的中学。那几天,一向板着脸的母亲都露出笑模样。
父亲不知什么时候,给我买了一支钢笔。亮银色金属笔帽,墨绿色塑料笔杆,很秀气。环绕着笔杆,父亲刻了一只金色的小凤凰。凤凰张喙昂首,长长尾巴舒展着,遨游祥云之上。边上有我的姓名,落了年月款。
我名字中带个“凤”字,出生于“文革”爆发的年月。胆子小的父亲虽然亲手埋掉了“破四旧”的瓷器,却并没给我起当时流行的名字。小时候,我一直认为自己名字又土又俗。但在父亲心里面,那却是最美好的、最有寓意的字眼了吧?
这只钢笔,我非常喜欢。唯恐弄丢了,开学用了几天,就珍藏起来。 后来,也一直跟在我身边,跟着我去外地求学,又跟着我走上工作岗位……
父亲写写画画,全凭自己琢磨,没拜过师傅。我家街对面的李家胡同,住着位李爷爷,他是印刷厂老师傅。家里珍藏着一本芥子园画册。
父亲闻听求来。因为是借的,怕人家着急要,天天晚上吃完饭就伏案描画,大夏天,闷在屋里,也不嫌热,把几百幅图谱全都拓下来。厚厚一大摞,成了我小哥哥学画画的启蒙教材。
小时候,盼着开学,最开心的事就是发新书,包书皮。晚饭后,刚一抹嘴,就缠着父亲给包书皮。
父亲在炕桌上把牛皮纸铺开。那些纸是母亲攒下的~~“北京动物饼干”的包装纸,在炕席底下压得平平整整。
父亲比照着书的大小,用剪刀裁好尺寸,一本接着一本包。父亲包的书皮见棱见角,严丝合缝,一点也不松垮,好像是和书长在一起似的。一学期下来,书皮没坏,里边的封面也是簇新的。假期里,低年级邻居妹妹们预习功课,都上我家来借书。
每次包书皮,我都嚷嚷着,要求父亲给包那种书角外翻,折叠成三角形的。不仅不易磨损,样子还别致,带到班上,没重样儿的。 书皮包好,父亲会在每册书上,仔细地写上科目、学校、班级、姓名。钢笔勾勒出中空的轮廓线,呈现楷书或隶书的形态,完美逼真得就像用毛笔写出来的。
空白处,绘就一丛兰草、几杆风竹、些许梅花作为点缀,字画相映成趣,颇具艺术性。每当上课,打开书前,我总会不经意地将封面浏览,怀揣愉悦,开启新的课程。
父亲干活时神态专注。嘴角紧抿,好像有天大的事,也休想令他斜睨半下。我们几个小脑袋凑在跟前,认真地看着、学着,用手比划着。揣摩着怎么可以用钢笔写出毛笔字的效果,而且一笔描就,不出错。
后来,我们兄妹也模仿着,把这技艺用到学校,都成了班上板报组主力成员。
一年级时,学认钟点,老师布置了做“钟表盘”的手工活。 这项任务自然落到家长头上。不消半天,父亲就给完成了。他以硬纸壳做表盘,中间用旧鞋上的金属扣眼固定,同样也是硬纸壳剪成的时、分、秒针便可拨动。用水彩将时针、分针涂成黑色,秒针大红,中心部位涂染苹果绿的圆形装饰, 外围描着黑色的方形边框,远看和一个真的表盘毫无二致。父亲认真地做了两个。另外一个是长方形的,形态不一,同样漂亮。
两个钟表模型,被我带到学校,立刻惊艳了。同学们争相围观,不仅得到老师的表扬,还被拿到讲台演示。 父亲竟然还会用牛皮纸叠钱包。若不是小学同学海平保存着一件,我竟忘却了。那是小时候,她到我家玩,父亲叠给她的。
1986年,父亲去世后,我曾在海平家见过。 今年,“父亲节”前夕,我问她能否再给我看看,拍个照。没想到,善解人意的海平,竟在得到我终生保存的承诺下,把珍藏了四十五年的“宝物”慷慨地赠予我。 入夜,在卧室灯盏的柔光里,我细细端详着,这个合起来仅巴掌大小的钱包。硬括的牛皮纸,除表层稍稍有些磨毛,几乎完好无损。 它的外形和真的横折钱包几乎完全一样,打开来,后侧贯通的是放大钞的地方, 前侧两边分别排列的隔层,分明就是现在的“卡包”,令人顿生“今夕何夕”的穿越之感。其他隔层,有大有小,有横有竪。方寸之处,至少有十五、六个之多。 没用一点黏胶,没有任何接缝,设计机巧而精妙。 透过时空的隧道,我仿佛看到这样的场景。放学归来,被我招引来家玩的小伙伴们,就像一群小鸟,围着好脾气的父亲。不错眼珠地盯着父亲的手,看它们如何灵巧地翻动着纸张,不可思议地叠出一只只可爱的小钱包……

勉强吃饱肚子的年代,每个大人都肩负着生活的重压,父亲怎么还会有这样的耐心和情致,哄孩子们开心呢?
夜深了。我轻轻摩挲着牛皮纸略感粗糙而柔软的表面,就好像摸到父亲的手,就好像小时候,冬夜里。睡在土炕上,被窗外呼啸凄厉的北风吓醒,偷偷伸出小手,握住睡在旁边的父亲的大手,立刻感到温暖与安宁……
父亲有一双巧手;一双勤劳的手;一双托起七个儿女成长的手。
短短五十一年生命历程,没有载入史册的丰功,亦没有流传千古的伟业,平凡的如一滴水,一粒砂。而他却尽其所能,给予了他所钟爱的孩子们,他所能给予的最美好、最体面的东西。


【马踏青青】 专职司法,闲暇弄字。采撷岁月的珠玑,编织生活的花冠。在忙碌繁杂的旅途中,用诗风文雨消解身乏体倦,寻找清静安宁的绿洲。独乐乐,众乐乐。

朗诵嘉宾简介
骏马,河北沧州人。普通话测试员,多个网络平台特邀主播。2015央广夏青杯沧州赛区一等奖第一名。朗诵著名诗人祝相宽作品《问酒》获河北省第二届优秀网络文化“五个一”作品奖。朗诵九子吟诵社社长、著名诗人韩春见《红船赋》荣登“人民日报”网站。已有多篇诗歌、散文等十几个诵读作品专辑上传喜马拉雅平台。有作品在山东经广电台、德州广电播出。辅导的学生多名(次)在全国大赛获金奖。
擅长用心二度创作文人倾心的文字心声,以期把更多的真善美传播。业余酷爱主持、摄影、制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