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之约
作者/王砾 诵读/老菩提
七月,我与爱人同某高校校长携夫人,应韩城等三位摄影家之约,又一次奔赴呼伦贝尔大草原。
当我们驱车驶进柴河,满眼便是铺天盖地的盛开着鹅黄色的油菜花了。
纵目远望,那起伏的山近似绿色海浪向天边席卷漫延,朵朵白云在天空中缓慢地游移与羊群遥相辉映。

弯曲的河流似长蛇一样地静卧在草原上,不知流淌了多少年,悄无声息地孕育着草原上的生灵。
夕阳下,散落在河流两岸蒙古包,缕缕炊烟向上升腾,仿佛一种召唤,当羊群、牛群马群看见炊烟时,便开始向主人包房聚
集聚集……
傍晚,我们一行七人,来到了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民族苏木。
巴根是冯老师多年的朋友,他知道我们要来,和他的妻子已在包房外等候我们多时了,巴根把我们请进他们的包房里,手把肉的飘香立即让人垂涎欲滴!

巴根的包房很大,一幅用铜板制作的鄂温克民族首领的头像,悬挂在餐卓前,日根指着铜像说:这是他在成都上大学的儿子制作的。我们围桌坐在柔软的地毯上,吃着手把肉,喝着巴根妻子自酿的美酒, 也许这是我人生最酣畅淋漓的时刻。我问巴根:"您会离开草原去成都找您的儿子吗?"他连连摇头说道:“不、不,这里是我永远的家,羊群,牛群,马群就是我的孩子,还有这毡房和天上的星星,我离不开她们...…"
巴根酒性正浓时,抱起了马头琴,一曲具有民族特色的牧歌,舒展悠长,节奉自由,句幅宽大,带着浓郁的草原气息,美歌声在草原的夜空中回荡不息...…

我独自走出了蒙古包,羊儿三五成群地栖息在不远处,几匹马儿站在毡房前守候...我来到马儿前,轻轻地抚摸着它的头,它用鼻子发出轻微的回应。眼前的一切,让你人生所有的不如意都在灵魂深处渐渐地退去..,那车水马龙万家灯火的大都市,远远比不上这毡房及大草原夜空中满天的繁星。我想,也许我在生命的某个轮回中与草原走散,今天草原的再次拥抱,我认定这才是我的家!
第二天一早,巴根骑马给我们当向导两辆越野吉普紧随其后进入了呼伦呗大草原深处。
晨曦中草原的一切都从温情中醒来。
一轮红日徐徐地从遥远的天边探出头来,照见河流,羊儿、马儿、牛群慵懒地向河边涌来,车子从它们身边驶过时,它们礼让出路来,你的到来并不会引起它们的瞩目,它们依然饮水,啃食着青草,母亲依然给它们的孩子哺乳。

巴根把我们带到这里,他跨上马背疾驰而去,我们立即投入到摄影的创作中去了转眼间韩城老师已经攀上一个制高点,冯老师及戴老师跑去了河边,大学校长携夫人沐浴在晨光中,他们尊照鄂温克民族的习俗绕着敖包弯下腰捡起石头轻轻地放在敖包
上,这样的动作重复三次,然后坐在高大的敖包旁,背影透着金色的曙光,他们是我眼中的另一种风景。

先生和我并肩站在一起,他的目光向远处眺望时,自言自语又像是对我说:有些本质的东西是拍不到的,因为看不见。他的话
让我举起的相机无法释放快门,我深深地音识到,取景框太有限了!
此时草原的人性美、人情美及脱离现实的自然美一同注入了我的灵魂,并在灵魂深处伸展........

✍【作者简介】

王砾:笔名,王玉,石乐,任职于黑龙江东方学院专业教师。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摄影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高教摄影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文学作品、摄影作品曾多次发表于《黑龙江日报》《黑龙江画报》《中国煤矿报》《哈尔滨日报》《散文》《诗林》《新青年》等刊物以及《东方学院报》等百余幅并获奖。
🎤【诵者简介】

段爱国(网名/老菩提) , 一级注册艺术设计师,中国朗诵联盟会员、中华诵读联合会员、中国街拍艺术总监、大东北朗诵艺术会艺术顾问、欧震艺术团艺员、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剪纸研究会会员、黑龙江省艺术设计协会理事。
主要诵读作品曾发布于:新华网、凤凰网、中国教育网、新浪网、今日头条、热搜等国家高端媒体平台
长篇小说《天生间谍》《大海,我的爱人》等作品在《懒人听书》上展播。曾参加《国际仓央嘉措诗歌朗诵颁奖盛典会》、《首届全国“散文诗”作品音视频大赛》、《中国朗诵联盟首届“颂读”大赛》、《普林斯顿大学艺术节》交流等并获奖。

🖨出品/ 華 | 夏 | 之 | 聲
📝作者/王砾
🎤誦者/老菩提
🎢圖源/王砾
🖥編輯/艾果
🎧監製/德泉 菩提凡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