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阳轩诗稿》(之三)【咸安走笔】
李城外
作者简介:
李城外,男,汉族,湖北通山人。我国五七干校研究第一人,向阳湖文化研究专家。咸宁市政协副秘书长、机关党组成员、一级调研员。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世界华文文学家学会会员;武汉大学兼职教授,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导师;著有散文集《向阳湖文化人采风》(上、下),被列为北京大学现当代文学研究生书目;主编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反映“五七”干校生活的回忆录《向阳情结一一文化名人与咸宁》(上、下),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编著《向阳湖文化丛书》,计有《话说向阳湖一一京城文化名人访谈录》(获第五届冰心散文奖,有日译本),《向阳湖纪事——咸宁“五七”干校回忆录》(上、下)《向阳湖诗草》《向阳湖文化研究》《城外的向阳湖》(上、下)。著有旧体诗集《向阳轩诗稿》,中华书局出版。《人民画报》《中国文化报》《文艺报》《中华儿女》《中国文明网•名人》和央视等多家媒体均宣传报道其事迹。

【咸安走笔】
一、重访北伐汀泗桥战役遗址
鏖战功成叶挺名,古桥依旧荡回音。
巍巍一座丰碑在,岁岁中华儿女钦。
二、重游贺胜桥有感
遥思铁军贺胜时,挥师南鄂展雄姿。
可怜一叶遭天忌,半百飘零入史祠。
注:叶挺(1896-1946)于北伐二十年后死于空难。
三、访钱亦石故居有作
知名教授耀咸宁,大著煌煌各界钦。
红色延安君化鹤,高层挽幛泪沾巾。
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送挽幛:“哲人其萎”。
四、赞咸宁女杰钱瑛
昔颂洪湖歌赤卫,今思中共一枝梅。
雨花刻骨铭心爱,重庆穿云破雾雷。
有情傲骨神鬼泣,无私铁面朔风催。
巾帼御史骄南鄂,除却钱瑛更有谁?

五、参观咸宁钱氏英烈馆
红色家族在鄂南,区区小镇显奇观。
精英无愧国之宝,业绩昭昭众口传。
六、纪念冼星海先生逝世七十五周年
号角磅礴震万方,咸宁女婿气轩昂。
黄河合唱年年奏,四十英魂享永康。
注:冼为钱亦石之女韵玲丈夫。
七、参加大屋雷中秋祭月民俗考察有作
己亥中秋胜迹追,旗幡鼓乐颂清辉。
千年苏轼曾分享,远古吴刚亦奉陪。
央视垂青传统祭,专家陶醉大屋雷。
嫦娥文化新名片,除却咸宁更有谁?
八、赞马桥
城郊有马桥,玩转乐逍遥。
花海风光俏,名人美誉高。
民俗寻旧梦,创意立新标。
记忆乡村馆,期来第二遭。
注:名人指冯京、钱亦石、钱瑛等,馆指马桥乡村记忆馆。

九、访冯京故里
追寻垅口冯,北宋状元红。
两第传文脉,族人傲祖宗。
笑迎丞相女,喜沐翰林风。
勤勉辅朝政,庙堂仰望中。
注:两第指当世第和凌云第。
十、题向阳湖
际会风云其盛矣,京城下放六千人。
精英逆境曾听命,国宝咸宁未丧魂。
干校田间羞洗脑,向阳湖畔愧强身。
谁云往事如烟渺,且看新兴文化村。
注:尾句指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列为"国保"。

十一、向阳湖文化名人赞(二十五首)
1.冰 心
谁如纤手力千钧,百岁沧桑缕缕情。
八卷诗文播大爱,心牵一处是咸宁。
注:冰心曾题写“向阳湖”。
2.沈从文
幻梦人生如大戏,凤凰飞到向阳津。
双溪大雪纷纷下,未冷服饰补缀心。
注:沈诗有《双溪大雪》,且补写《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3.冯雪峰
宁折不曲是冯公,傲立咸宁比劲松。
可叹长征双脚板,五七路上亦相逢。
4.楼适夷
著译丰盈少壮郎,左联功业有磁场。
曾经沦落为田汉,岁月轮回又放光。
5.萧 乾
拖家带口任人轻,费力劳心逆向行。
干校团圆堪避难,向阳三载一生情。
注:萧乾题词“向阳湖是文革时期我们的避难所”、“深深地怀念咸宁和向阳湖”。
6.周巍峙
放鸭司令亦从容,人在田间志未穷。
梦忆伟人周总理,丹心一片向阳红。
注:周巍峙题词“身在向阳湖,心系周总理。”
7.张光年
一曲黄河吹号角,民族抗战马嘶鸣。
向阳日记留心迹,字字读来气不平。
8.臧克家
贴近田园未忘吟,五十七首那时新。
已留空谷足音响,忆向阳人更可亲。
注:《忆向阳》收诗 57 首。
9.陈白尘
群鸭为伴且挥鞭,戏剧大师度日艰。
君问作协尴尬史,牛棚断忆有遗篇。
注:陈著《牛棚日记》和《云梦断忆》。
10.严文井
羞夸本是老延安,下放时兴过几关。
虎落平阳无奈甚,晋级三步付闲谈。
注:严在向阳湖先后任班排连干部。
11.李 季
诗作悄然成往事,不堪回首信天游。
殚精竭力干连长,又问耕耘又问收。
注:信天游指《王贵与李香香》。
12.郭小川
小川流淌向阳坡,号角诗人故事多。
方问何时还北国,又闻静海唱秋歌。
注:郭有诗句“何时还北国,把酒论长江。”又作《团泊洼的秋天》。
13.韦君宜
学习批判还生产,士卒身先指导员。
晚岁倾心思痛录,可如随想万人传。
注:尾句指巴金《随想录》。
14.侯金镜
文艺报曾生妙笔,向阳湖却陷囵囫。
一声名骂成绝唱,风骨于今令众服。
注:侯咒林彪 " 像个小丑 ",被打成反革命,受迫害死于干校。
15.陈 原
出版大咖业内宗,五七战士老玩童。
题词深邃人皆诵,石刻周边树郁葱。
注:题词云“六千人的汗水、泪水、苦恼和忧虑,还有一点希 望,汇成向阳湖。”
16.范 用
栖身汀泗今生缘,烧炭方知洗脑难。
倡办两刊文脉续,大名书界广流传。
注:两刊指《读书》和《新华文摘》。
17.周汝昌
一流学者末流农,泽畔躬耕劲未松。
且替向阳留墨宝,红楼非梦影无踪。
注:周题词“红楼非梦,向阳无湖。”
18.单士元
灵芝满地桂香浓,心系甘棠落日红。
单老九十遗翰墨,故宫南鄂自融通。
注:单题词赞咸宁“桂花满天,灵芝铺地。”
19.朱家溍
朱熹后裔亦称雄,文物专家未厌农。
独善其身心似镜,荷花偶品乐融融。
注:朱题词“此景只应咸宁有,闲步于荷花林下。”
20.王世襄
咸宁岁月长相忆,昂首园蔬赞菜花。
我爱斯翁诗句好,潜心学海信无涯。
注:王诗“昂首犹作花,誓结丰硕子。”
21.史树青
识得国宝每称奇,火眼金睛华夏稀。
远古石锛干校拣,一沾文物步难移。
22.罗哲文
不到长城非好汉,罗公频顾世间无。
离别干校驱残梦,日后轻装上坦途。
注:罗曾为中国长城学会会长。
23.陈早春
耐劳吃苦出身好,仗义执言抱不平。
干校收成知几许?熟谙民意与国情。
注:陈题词“向阳湖使我懂得了国情民情与友情”。
24.谢永旺
红星闪闪推佳作,裁剪名编寸草心。
四季拾零描美景,志书一入后人欣。
注:谢为《闪闪的红星》责编。撰文《四季拾零》收入《咸宁市志》。
25.周 明
文坛老少赞周明,作嫁一生乐苦行。
历史沉思于这里,昭昭殷鉴忆咸宁。
注:指周主编《历史在这里沉思》。

十二、向阳湖三题
笔峰塔
人情向往上蟾宫,知否登攀岂易容?
昔日名流曾仰望,笔峰高耸立胸中。
注:宝塔门匾为"直达蟾宫"。
王六嘴枫树
名作重温满口醇,诗人牛汉有知音。
悲情草木唯枫树,泪目只缘滚烫心。
注:指牛汉诗《悼念一棵枫树》。
国家湿地公园
向阳季季靓风光,生态明珠嵌桂乡。
如画如诗宜打卡,任凭人醉鸟天堂。
十三、春日访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六首)
老咸高
钩沉干校欲何求,岁月如歌一并收。
知否向阳湖底事,遣词造句始红楼。
胡黄庄
村小结缘文化部,名流荟萃古今无。
司徒慧敏周巍峙,逸事何曾付阙如。
祝垴村
一代文星南鄂奔,扎堆祝垴暂栖身。
涌泉滴水平生愿,迟暮题词记感恩。
汀泗彭碑村
眼前砖瓦窑一座,更有干涸死水塘。
新立石碑铭赤岗,尚崇老九敬文章。
双溪大屋周
断壁残垣重探访,大师遗墨未闻香。
但祈修复不延误,致敬双溪打卡忙。
王六咀
昔年多少京城客,欲作脱胎换骨人。
旧址如今国保列,聚集文创喜逢春。
十四、向阳湖奶牛良种场举办文化讲座
到处逢人说向阳,尤惜旧址课一堂。
五七干校寻遗梦,国保招牌觅锦囊。
捞打沉船迷苦旅,掘挖金矿醉甜乡。
今生不负名湖约,但信鱼鳞久放光。
注: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为1497所五七干校中唯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五、重游一三一有感
曾经二号化灰烟,总长难逃受累连。
屡建战功何补过,备遭查审有谁怜?
乡亲纵论犹生叹,澄水深流竟莫言。
娘嫁人兮天下雨,余音袅袅至今鲜。
十六、游马桥油菜花海
油菜寨头黄,踏青偶下乡。
探春人倍爽,花恋忘书房。
十七、重游官埠桥镇
人来官埠精神爽,石板廊桥意韵长。
更喜农夫高品位,村村史志沁书香。
注:该镇村村出版新志,全市罕见。
十八、题咸安区横沟桥镇农民诗社
溪水拱桥古韵藏,诗沾泥土自生香。
横沟田汉激情满,远胜当年小靳庄。
十九、贺《咸安区地名志》面世
何幸参评审,钟情是地名。
镇村人便览,街巷纸能行。
胜景常来往,诗文亦可铭。
从今书案摆,相恋不须惊。
二十、参观程建国收藏馆
环室观博雅,心中不染尘。
庙堂休自满,在野有高人。
二十一、参加竹霖书院雅聚
乘雨亲书院,高朋细品茶。
羊楼连古道,汉口聚商家。
谈吐陈卓见,时空越海涯。
难得闲一日,清爽莫能夸。
注:武汉咸宁人文学者座谈,议题为万里茶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