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Ⅱ春茶之韵
作者/康宗生
我虽不深谙茶道,但毕竟在江南茶乡工作生活了四十多年,知晓青(绿)茶当中最好的是明前茶。既在每年清明节前采摘加工好的茶叶乃上品。若藏,冰箱密封冻贮,经年鲜香如初。一年前曾写过一篇茶文,今又手痒,因爱之。
闲来泡上一杯清茗,让身心充分浸泡在幽幽的茶香之中。若茶具高品,则更添一番雅趣。

百姓喝茶是一种需要,而文人饮茶则是一种文化。对于我来说,不敢以文人雅士自居,但饮茶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品茶是快乐是消遣是享受,茶无论是沉是浮,它们都默默无闻、毫不保留地奉献着自己的绿色和清香。一片茶,一个人,透过杯中之物看人生。人何尝不是这样。品茶需要好心境。静心独坐,捧盏入定,幽香四溢,齿颊留香,从一片茶叶中可品出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清除烦恼忧虑,心灵复归宁静。身处喧嚣或烦闷中,难品茶中真味。只有无琐碎事扰心,无嘈杂声乱耳,静心地去品茶,方会沉醉其中。

退休后久居岭南弄孙,岭南善饮茶,而被当地人所推崇,史称岭南茶文化。然大凡饮茶者终须讲究心性,或旷达潇洒所及,或闲情逸致使然。翠雾杯中缭绕,恍若沉沉旧事,缥缈于适意,消解于无形,春芽入水沉浮,却如漫漫人生,甘甜苦涩,况味自在就里。品茶者若能宠辱皆忘,怡然自得,任天地悠悠之不尽,感苍桑邈邈之无绝,便可超然物外。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古人品茶亦谓之陶冶性情,使茶性于人性相通,茶品与人品相合,借茶香茶韵,构筑出淡泊谦和的意境。
人生如白驹过隙、草露风灯,功名利禄只是过眼云烟,风雨人生、五味遍尝,这样的人生才是富有的、充实的、幸福的。抛却任何功利思想而言,饮茶是一种情趣。爱茶的人容易醉茶,不过,茶之醉有别于酒之醉,难怪有诗云:“茶亦醉人何必酒。” 能够坐下来喝一杯好茶,在平淡中品味生活的乐趣,保持一份淡泊的心境,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杯盏人生。
晨于云东海寓所

=====================

《春茶之韵》赏析
文/北大山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康大哥寄与老弟的美文如同一杯知晓青茶,茶香四溢,回味悠长。几番捧读,爱不释手,我想,这可能缘于弟在心地上与康哥是同路人,都是喜茶爱茶的人,都是不堪世俗纷扰、心静如水的人。一杯清茶,是一种释怀,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真实写照。
《春茶之韵》所透射出的超然的思想,有如“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面对功名利禄,退休后的康哥,找到了“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超然心境。康哥对茶的喜爱和对茶的品味,可谓情有独钟和登峰造极,从小小的一叶茶中,竟能品出人生的酸甜苦辣,这便是康哥和历来文人雅士之所为了。飘逸洒脱之作,笔下生风,如散文诗,给人以茶香般的享受和使人流连悠长的回味。
年逾花甲的康哥,“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吾辈将晚,如若学得康哥琴棋书画、闲情逸致,何愁不能青春永驻呢!
晨于望京住所

=====================

作者简介:康宗生,笔名明月吟秋,中共党员,文秘专业,正县退休。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及全国十五家知名诗词学会,协会,诗社,作家协会会(社)员。作品专辑散见于报刊和A级网络平台。多篇选入《中国当代诗歌新编》、《竹韵诗词选》等书藉。国家级诗赛活动二等奖,获“中国优秀诗人”等荣誉。现为北京育阳文化传媒长期签约诗人,《都市头条》文学认证编辑,《深圳头条》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