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久红,祖籍湖北蕲春,出生地新疆阿克苏,居住地山东东营。教书育人三十载,闲暇时舞文摄影。出版过散文随笔集《流年碎影》,文章散见纸媒和公众号,偶有获奖。

2008年首次听说杜拉斯。 儿子和朋友谈论《情人》,我在一旁像个傻子似的不知所云。但大概听出了一个意思,大凡看杜拉斯作品的人,必是比较深刻的人。我有些惭愧自己的孤陋寡闻和肤浅。杜拉斯和《情人》成了我一个心结,神秘向往但又不敢靠近。
2010年,在一个慵懒的假期中,用了两天的时间,阅读《情人》,想使自己离深刻近一些。好比一个体力不支的人,明知道无限风光在险峰,只能止步半山腰遥望山顶望洋兴叹一样,我终究因为阅读能力的限制,在貌似支离破碎的文字中,无法领略到杜拉斯文字的魅力。
2017年的某一天,就像是《情人》中女主角在渡轮上听见肖邦圆舞曲那时的感觉,仿佛是上天的旨意,不晓得与什么有关,又仿佛是上帝的命令,不知道其中有什么内容一样,我几乎是无意识地在电脑上搜索到电影《情人》,被隔断九年的杜拉斯情结,这一刻被打开。
既然被分类为爱情电影,《情人》中情感的表达就会令人期待。
一瞬间的回望,终身的情缘。湄公河上,中国男人不经意地一望,发现了女主角倚靠船舷的背影,那一刻注定了这场情缘的定数。如同王海桑在《我是你流浪的一个地方》中所写的那样:在同一个一百年里,你来了我来了——不早,也不迟;在同一朵云彩下,你看见我我看见你——不远,也不近;你就在那儿,有树有水,所以,我爱你。从最初羞涩搭讪,到后来的你侬我侬,再到最后的被迫分离,梁家辉的表演简直可以说是无可挑剔。像大提琴,在低沉阴郁中表达浓烈哀婉的情感。
场景对话貌似重复,情感悄然发生变化。第一次在那间公寓里,男女主角的对话。男:“我恐怕会爱上你。”女:“我宁愿你没爱上我。我希望你像对待别的女人那样对待我。”男主角眼睛里闪着泪光:“我知道你不会爱上我。”。第二次在公寓里,女主角在中国男人的要求下,一遍一遍地重复着说:“我来这里,是为了你的钱。我只想着钱。”中国男人的一段内心表白:“你知道,认识你之前,我不懂何为哀愁。我多想带着你去,但我没有力量,一点力量也没有,我只是行尸走肉。我不想要你,我的身体不允许和心中无爱的女人在一起。”他扭转头的一瞬间,一滴清泪挂在眼角。不得不说梁家辉的表演恰到火候。把一个我用心爱你却无力娶你的男人的心态表演得淋漓尽致。在世俗压力下,中国男人不得不娶一个陌生的中国女子为妻,他无力抗争,只有顺从,颓废中只好抽大烟。女主角在雨夜坐着人力车来看他。他虚弱地躺在那里:“我心中无欲,也无爱恋。这太好了,就像我们从未相遇过。你看着我,我将为你殉情”。寥寥数语把男人悲情绝望的情绪表达得入木三分,同时也在向女主角告白,这是诀别,但不是绝恋。
服装道具单调,却是独具匠心。男主角一身高档面料的白色西装,坐着黑色的轿车,显示着他富裕的经济状况,汽车在电影里面有着很深刻的寓意,首次见面,在汽车里,彼此试探暗生情愫,最后分离时,汽车成为了他们永别时的一道屏障。女主角一身灰麻简陋的裙子,穿一双有些磨损的金丝舞蹈鞋,戴一顶男士帽子。这样的打扮,显示女主角经济窘迫,爱慕虚荣又特立独行。男主角在第一次见面搭讪时,就说你的帽子很漂亮!这不仅是一句恭维,更是为爱恋一生的情感做的铺垫。帽子,其实是女主角人格特征精神世界的外显,一见钟情的不单是女主角惊艳的美貌,更是因为精神世界有着相通的东西。
杜拉斯本人对这个电影并不满意,甚至还想重新拍。可我感觉电影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用诗意化的旁白、演员高超演技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把握,把原作中比较晦涩的东西表达得更容易接受,更容易共鸣。尤其是永别那段。女主角终于要离开西贡到法国了,还是湄公河畔,故事的情境却大不一样了。
电影的画外音比起小说文字的描写更令人心碎更能表达出永别的凄美。女中音缓缓响起“他就在那里,那后面是他。他知道她在看他,她也一直在看他。她靠在船舷上,就像第一次在渡口那样。她已经看不见他了,仍然在看,看那辆黑色的车。最后,一点也看不见了。码头不见了,陆地也不见了”。海面升起的一团雾掩盖了所有离别的悲伤连同过往。
电影的结尾,若干年后,他给她打来电话:我仅仅想听听你的声音。……他对她说。和过去一样,依然爱她,他根本不能不爱她,他说他爱她将一直爱到他死。这段情感的表白,和小说开头那段精彩的描述呼应: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意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的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这就是杜拉斯笔下的爱情。爱你被时光雕刻的样子,是世界上最甜蜜的情话,是世界上最深刻的爱情。
如果《情人》只是表达男欢女爱的情感,应该不会荣获龚古尔文学奖。两个小时的电影很难把五万字小说内容都覆盖。小说中关于家庭、战争、种族歧视等的描写在电影中都弱化了,仅用几个场景来表现残缺畸形的家庭氛围。一是三个孩子在吃饭,暴戾的大哥对小哥哥的训斥,小哥哥懦弱地哭泣,女主角愤然的抗议“你怎么不去死?”二是在得知女主角和中国男人的关系之后,妈妈愤怒地殴打责骂,大哥在一旁助威“打死她”小哥哥在一旁无声地落泪,三是在中国情人请一家子人在高档餐厅吃饭时,大家所表现出的冷漠以及贪欲。了解杜拉斯生平的人都知道,她其实还是个暴戾、乖张、任性而控制欲极强的一个女性。原生家庭对她性格的形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杜拉斯曾经说“我如果不是个作家,可能会是个妓女”。好在天才的杜拉斯,用写作的方式完成了自我救赎。
在一切都是快节奏的今天,在人们渐渐沉入到物质生活无力自拔的今天,在人们慢慢失去爱的能力并对至死不渝的爱情不再相信的今天,婚姻可以明码标价,闪婚闪离也渐渐习以为常。《情人》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故事,让我们尤其是女性唏嘘不已。有人说《情人》是拍给女性看的电影,或许是吧。杜拉斯在风烛残年,把自己隐藏在心底半个世纪的情感故事以自传体小说的形式呈现,是否可以引发我们期待那种我爱你被时光雕刻的样子的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