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子状元传奇》小序
文/陈守印
东原传奇事,状元父与子
原著毕长代,享誉载史籍
才女雷道菊,连载作分期
吾辈皆有幸,寻踪赴故里


第二十四回 陪驾东巡
上回说到科考结束,梁灏之子梁固金殿夺魁。父子同为状元,满门皆是忠良,得此栋梁之材,满朝共贺、普天同庆。宋真宗赵恒龙颜大喜,下诏东巡封禅泰山,特命梁灏父子陪驾,新科状元梁固为向导官。出行队伍浩浩荡荡,好不热闹,引来了沿途百姓夹道欢迎。一路风尘仆仆,过黄河,渡水泊,取道东平府,奔赴泰山。新科状元梁固奉命为前导,只见他头戴乌纱、帽插宫花,身着红色蟒袍,肩佩金黄绶带,脚蹬金靴,骑枣红色高头大马,走在队伍前面,更显得神采奕奕、英姿勃勃。
当队伍到达东平境内,雄伟壮丽的府城便遥遥呈现在人们面前。但见城墙巍峨高耸,护城河碧波荡漾,岸边杨柳成行;城门口行人熙熙攘攘,城内百姓人来人往,街坊邻居们互相打着招呼,到处呈现出一片片安居乐业、歌舞升平的祥和气氛。因为提前下了安民告示,任何人不得扰民,同时为了方便体察民情,真宗皇帝与梁灏、梁固及几个御前侍卫人员都换上了便装,扮成普通百姓走在大街上,大队随从人马都绕城而过。闹市区的百姓们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却不知皇帝已然来到自己身边,因此集市上没有出现任何动乱,人们依然与往常一样,只是顾着自己的生意。
真宗皇帝在梁灏梁固父子陪同之下走到小吃一条街,放慢了脚步,细看街道两旁,只见摊贩们都在忙着制作叫卖各式各样的东平名点小吃,各种吆喝之声此起彼伏:“油饼、散子、豆腐脑!”
“糟鱼、馄饨、胡辣汤!”
“花糕、枣卷、豆沙包!”
“煎包蒸饺透笼香!”
“灌汤的包子满嘴油!”
“烧鸡、烤鸭、酱牛肉!”
“芝麻烧饼薄又脆,碳火烤就酥又香!”
“解渴去火的柳叶茶,清香甘甜任品尝!”……
走过香气扑面的街道,前边则在表演当地特色杂耍,特别是摔二鬼,更是令人过目不忘,乐不可支。说是摔二鬼,实际上是一个人带了道具,扮装成两个小鬼的模样,摔来摔去的,活像两个小鬼在摔跤,由于艺人技艺高超,围观的人们里三层外三层,不时爆发出一阵阵的掌声、喝彩声和欢笑声。
真宗皇帝一边走路一边观看,只觉得目不暇接、乐不可支。只因行程紧迫,不宜久留。于是便悄悄地地对梁灏说道:“时间有限,咱们走马观花,一边看一边让小爱卿为朕作个简要介绍吧。”
梁灏心中明了,这是皇帝要进一步考察梁固的内在能力,便回答道:“如此甚好。”说罢便向梁固使了个眼色。
梁固会意,便靠至于皇帝身边,,将东平的简况向皇帝一一道来:如今的东平府城始建于咸平三(公元1000)年。时因黄河决口,洪水淹没东平府治须城县老城及广大地区。时任翰林学士、谏议大夫梁灏请旨赈灾,使广大灾民迅速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并将府城移建于今址。这里是黄河、济水、汶水和运河交流之处,是历史上南北水路的咽喉,是太行山以东,南北驿道的重要交通枢纽,东连齐鲁、西襟京城、南控江淮、北通燕赵,是江北的重要军事重镇,东京开赴的重要屏障;同时这里风物繁华,商贾云集,又是江北的文化交流中心及经济贸易的商业都会……
说着说着,真宗一行走出了北门,京东西路安抚使兼东平府知府陈大人与有关人员早就在前面的码头上等候。众人见驾之后,真宗皇帝登上准备好的船只,向北出发。在水中前行,梁固又详细地为皇上介绍了东平的镇府之宝——号称天下第一桥的清水石拱桥,此桥比河北赵州桥还要早五年,只可惜在黄河洪灾中已经被淤积于水下。另外,境内还有五帝之一被民间誉为“尧王”的尧帝之墓,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的冉子祠堂,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墓,唐朝开国名将程咬金祠堂等重要名胜古迹。
当船行到王陵山附近时,真宗皇帝看到水中山头突兀,山上松柏苍翠,如同盘中珍珠,不禁连连称赞:“朕以为这里真山真水,实为风水宝地。”
“万岁好眼力,这里就是著名的王陵山九子墓群。”
“噢,王陵山九子墓?说来听听。”
“这里埋藏着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平宪王刘苍及其历代世袭者,因此被称为王陵山。因为共有九座墓葬群,所以又称为九子墓,因墓主们皆身着银缕玉衣,故而民间有‘北有河北满城金缕玉衣,南有东平王陵银缕玉衣’之说。”
真宗皇帝听着梁固的介绍,脸上了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小爱卿不愧是新科状元,真是博学多才呀!”
梁固连忙叩谢道:“承蒙万岁夸奖,微臣不过多看了几本书而已。”
皇帝听后点头赞许,又问道:“此地离爱卿家林地还有多远?”
“启禀万岁,大约还有二十里。”
“那里可还有一些名胜景点?”
“胜景数不胜数,若要细选耐看,当首推黄石悬崖。”
“好,那就加快一些速度。”

由于观景心切,皇帝与随行人员便下船换乘马,一路快马加鞭来到黄石悬崖。只见连片的古建筑群、历代的碑刻,加上优美的自然风光更是令人称道。更有泉水自罅隙中缓缓流淌,水质甘冽,四季不涸,形成一道道小溪,纵横交错地四处流淌,滋润着山间的林木,使其郁郁葱葱、遮天蔽日。尤其是那金色岩石如同苍天染就,有使人目眩眼晕之感;那千丈悬崖犹似无与伦比的巨大刀斧劈成,抬头仰望时,又让人产生一种似乎有瞬间倾倒一般,令人叹为观止。真宗皇帝看罢更是大加赞赏,问道:“这悬崖峭壁如此雄伟壮观,是不是也有传奇故事啊!”
梁固问道:“万岁如何得知?”
皇帝笑着说道:“此等胜景,若非是天地造化而成,定是鬼斧神工成就,岂能无有神奇故事流传于人间!”
梁灏拍手赞曰:“陛下说得极是。据当地民间流传,说是当年二郎神杨戬之妹三圣母爱慕民间才子刘彦昌,遂私自下凡与之结为夫妻并生下一子名曰沉香。玉皇大帝闻知后勃然大怒,下令杨二郎将三圣母压于华山之下以示处罚。沉香长大成人得知事情真相之后,发誓一定要打败舅舅救出自己的母亲,在这里日夜练武不止。此事感动了霹雳大仙,便来到此地收其为徒,教授神斧劈山之功。沉香经数载勤学苦练,终于练就了一身好武艺,不仅战胜了舅舅二郎神,劈开华山,救出了自己的母亲;同时也造就了这不朽的世间奇观,人间胜景。”
真宗皇帝听后鼓掌笑道:“这就对了,只有如此壮美的故事情节,方才不负人们对孝道的向往。”
指着南面峭壁上被野藤遮掩、隐隐约约的洞口,梁固对皇帝说道:“启禀万岁,这山洞就是微臣父亲当年读书的山洞。”
皇帝听后感到耳目一新,立即问梁灏道:“老爱卿,此事当真?”
梁灏见皇帝关切,甚为感动,连忙回答:“当真,因当时家境贫困,在当地高人赵员外指引下,到此处读书。一来是图个清静,无人打扰。二来是培养个人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性情。三来是与附近寺院、道观相邻,可以兼取释、道两家之所长。”
“嗯!有道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嘛!也真是难为老爱卿了,能够耐得住如此寂寞,经得起此种磨难。如若是官僚衙内、富家子弟恐怕皆难以吃得此苦,更难以成为栋梁之材!”真宗皇帝点头称赞之后,又接着问道:“这山洞叫什么名字?”
“当地人称之为仙人洞。”梁灏连忙回答。
皇帝感到好奇:“为何叫仙人洞啊,是不是又有什么故事啊?”
梁固接过话题回答道:“万岁英明,还真有故事。说是八仙之中的吕洞宾就是在此洞中修炼成正果的,因此叫做仙人洞。”
皇帝听后若有所思,说道:“吕洞宾修炼成仙不过是民间传说,老爱卿考中状元却真是确有其事。依朕看来,这仙人洞不如改为状元洞更为贴切,对后人更有启迪之意义。”
“好啊!状元洞好!”随行的官员们听了也纷纷叫好:“这样一来,既是对梁老大人的褒奖,也是对后人的激励呀!”从此以后,这山洞就改名叫做“状元洞”了。
这时皇帝依然没有忘记询问梁家祖墓所在地,在梁灏指引之下,皇帝站在黄石悬崖之上,远望梁氏墓地,但见天空祥云笼照,地上群山环绕,一派宏伟气势映入皇上的眼帘。他笑着对梁灏、梁固说道:“朕今日真是不虚此行,有父子状元陪同,一睹梁家风水宝地,可谓途中幸事。爱卿家族有如此林地,族中后人必定是英杰辈出,人才不断,实乃是我大宋王朝的一大幸事呀。”梁灏父子连忙答谢道:“微臣谢万岁吉言!振兴华夏,使我大宋朝雄居天下,威镇四方,为百姓鞠躬尽瘁皆是臣子之本分。”
来到吕祖阁前,皇帝好奇,问道:“这吕洞宾不是八仙之一吗?为何不与其他神仙一起,自己孤苦伶仃地在这里干什么?”
梁固答道:“回禀万岁,微臣刚才已经说过,吕洞宾在此地修炼成仙后,这里就成了他的发祥地,民间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要说起这吕祖阁来,也有一个美妙的故事哪!”真宗皇帝虽然贵为天子,却对这民间故事、神话传说饶有兴趣,听到梁固如此说法,便连忙催促道:“既然有美妙故事?小爱卿快些讲于朕听。”
梁固见皇帝高兴,便向皇帝讲述了关于吕祖阁来源的故事:在很久以前,清水河北岸有一个怀孕的农家妇女到河南赶集,买完东西后又坐船过回家。开船时尚且风平浪静,不曾想船到河中风云突变、风大浪急,河水随着风浪直往船里灌,眼看着小船就要沉没,可把坐船的人们都吓坏了,哭天喊地乱成一团。唯有这个妇女平静地对天许愿道:“民妇若是大难不死,再生个儿子,长大做了官,就叫他在这里修座桥,免得大家坐船担惊受怕。”说来也巧,这女人的话音刚落,河中就恢复了浪静,一船人全都平安到达对岸,各自回家去了。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那个孕妇回家后还真生个儿子,长大后也真做了大官,这个大官也非常听他娘的话,就用自己积累多年的俸银在清水河上开工修桥,替他娘还愿。没想到,由于计划不周,这桥只修了一半就没钱了,这可把他娘俩急坏了,许愿不还,是要遭报应的。母子二人急得整天烧香磕头,祈祷老天爷显灵,伸出手来帮忙相助将桥修通。玉皇大帝听说这件事以后,很受感动,就请南海观世音菩萨帮助这娘儿俩把桥修好,以成全这母子二人的一片诚心善缘。
众所周知,观音菩萨向来乐善好施,尽管自己手中也没有现成的钱财,但有的是大智慧。奉命之后来到河边,先是摘下一片苇叶点化成一只小船,自己则变成一个漂亮的姑娘坐在船上,对南来北往的行人们说:“不管是谁,只要能用银子投到我身上,我就嫁给他。”
凡间的人们一听这话就传开了,许多怀有好奇之心的人纷纷前来跃跃欲试。特别是那些官宦之家的纨绔子弟和富豪之家的歪瓜劣枣,无不痴心妄想娶此美女为妻,所以都争着用大把的银钱往姑娘身上投掷。但是,不论是谁、不管用什么方法,不管投多少银钱,都只能将钱投到船上而投不中姑娘。不长时间银子就投了大半船舱。
可巧就在这时,吕洞宾出游归来从此处经过,一眼就认出了观音菩萨。当时他刚成仙不久,不知其中利害,也不问其中的缘故,只觉得挺好玩,就想与观音菩萨开个玩笑。于是便弯腰从地上拣起一块小石头,变成了一个银元宝,照着观音菩萨就投了过去,一下就砸在了观音菩萨的脚上。观音菩萨没料到吕洞宾不仅不帮忙,反而恶作剧,胡乱搅局,不由十分恼怒地骂道:“好你一个骚仙,放着善事不做,还竟敢来戏弄于我,待我奏明玉皇大帝,非将你碎尸万段不可,你就等死吧。”玉皇大帝听到观音菩萨禀报此事之后,亦是非常生气,就派雷公电母于次日午时三刻处死吕洞宾。
事过之后,吕洞宾才知道这玩笑开大了,罪犯天条,按律当剐,心中暗自害怕,只是不知怎样才能躲过这一场劫难,只顾驾云向北狂奔。正在飞行之间,忽被一道白光阻住云路,猝不及防,一下子从半空中跌了个跟头,掉在了地上。吕洞宾大吃一惊,顾不得跌伤疼痛,急忙爬起来仔细观看,见一位少年书生正在一座山洞内读书,这道白光就是从他的头顶向空中直射上去的。吕洞宾再仔细掐算,得知此人乃是天上文曲星转世,前来辅佐宋朝天子的栋梁之臣,有能力帮助自己度过这一劫难。吕洞宾不由心中大喜,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变化成一个青年书生闯进洞中,跪倒在书生面前,连喊‘先生救命!先生救命!!’
那书生正在洞中用功读书,突然见此情景,不由得心中一惊,连忙起身问道:“这位先生是何方人氏,姓甚名谁,为何行如此大礼?快请起来,有话好说。”
吕洞宾无法细说,只是苦苦哀求道:“学生无意之中闯了大祸,性命悠关,危在旦夕,惟先生出手可救。请先生大发慈悲救学生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您若不答应出手相救,纵然跪死学生也不能起来。”
书生听得有些云绕雾罩,不明里就,便对吕洞宾说道:“先生所说之事,在下听得稀里糊涂,不甚明白,叫我如何救你。还是请您起来说清楚事情原委,才能使在下知晓如何救你之法!”
吕洞宾见书生态度诚恳,便站起来说道:“实不相瞒,贫道乃是八仙之一吕洞宾,因于无意之中犯了天条。明天午时三刻玉皇大帝派雷公电母前来处置于我,纵观天下,只有先生能救我一命。恳请先生定要施援手搭救,贫道没齿不忘,日后定当重报先生的救命之恩。”
书生闻听此言,连忙上前施礼说道:“小生肉眼凡胎,不知是吕仙长驾到,还请仙长多多见谅。”
吕洞宾再次回礼道:“岂敢,贫道待罪之身,万望先生救命则个。”
书生言道:“仙长此言差矣,小生不过是一介寒儒,手无缚鸡之气力,身无分文之钱财。况且吕仙长所犯天条,与凡间不同,只可闻而不可见。诚如所说,小生真是有心想救仙长,只可惜无有救仙长之术,请仙长另请高明,免得误了时间,枉送了先生的性命。”
吕洞宾说道:“先生误会了,此事非同一般,只要先生肯用心相救既可,并非钱财蛮力可达也。”
书生问道:“请仙长说明,何谓用心?”

吕洞宾又说道:“说来简单:明日中午天庭行刑之时,贫道变化为一只小虫藏身于先生笔杆之中,不论洞外发生任何情况,先生只要牢牢握住手中之笔即可,待午时三刻过去之后也就平安无事了。”
对吕洞宾所说之言,书生尽管半信半疑,但是见吕洞宾言词凿凿,也只好答应了。吕洞宾见书生答应,自然是欢天喜地,连忙帮助书生烧水做饭不题。
第二天午时,果真是天昏地暗,狂风大作,乌云密布,雷声隆隆,电光闪闪。吕洞宾对那书生大喊一声:“先生莫要忘记昨日承诺!”说罢立即变化为小虫钻入书生笔杆之中。书生想起昨日承诺之事,即刻拿起毛笔来奋力疾书,任凭那霹雳闪电在洞口不绝于耳,这书生始终充耳不闻,只顾挥毫不止。雷公电母亦看出了救吕洞宾的这位书生乃是上天星宿转世,也不敢过分造次,只是在洞外徘徊。过了午时三刻,见仍然不能有所作为,只好回天庭复命去了。玉皇大帝也知道吕洞宾罪不致死、命不该绝,只不过是为了给他一个教训而已,所以事后也不再追究。雨过天晴之后,吕洞宾从笔杆中出来,又变回原来模样,对书生磕头致谢道:“多谢先生救命之恩,贫道一定让你家百世传名。”说完就不见了。事后,那书生因家中有“君子施恩不图报”的祖训,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而吕洞宾为了报答书生的救命之恩,则暗中发誓要为其找一位既有状元之妻之命亦是状元之母之命的福德之女作为元配夫人。于是他遍游天下,终于为书生牵线搭桥寻到了合命之妻,使其满门子孙兴旺,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与此同时,吕洞宾为了将功折罪,将那清水河桥一并修成通行。书生后人与当地民众为感激吕洞宾的大恩大德,便在黄石悬崖上面建造了如今的吕祖阁。
真宗皇帝听完后不由哈哈大笑,问道:“好一个见义勇为的书生,真是妙哉、善哉、壮哉!只是不知这书生姓甚名谁,现在何处啊!”
梁灏连忙接过话题道:“回禀万岁,此乃本地民间传说而已,流传已久,主要是教化人们积德行善,并无真实人物。”
真宗皇帝道:“以朕看来,这书生及其后人就是你们梁氏父子及其后代子孙啊!”
梁灏与梁固父子闻听皇帝此言,不由大惊失色,连忙跪下道:“万岁言重了,我父子何德何能,怎能与古人相提并论。”
真宗皇帝伸手将二人一一扶起后,对梁灏说道:“老爱卿父子均是文曲星下凡,为保我大宋江山而来。你父子二人正是父子状元,老爱卿之妻既是状元之妻亦是状元之母,朕已经封过诰命夫人,这不都是应了这民间传说吗。公道自在人心,爱卿父子二人均是我大宋百官之典范,万民之楷模。爱卿父子之事迹与这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乃是一脉相承、天衣无缝啊!”
梁灏与梁固父子二人再次谢恩道:“多谢万岁!微臣父子定当精忠报国、竭力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真宗皇帝东巡泰山途经东平,沿途各地比过节还要热闹。皇帝要与民同乐,严令各地各级官府不得搞武装戒严,不得驱散百姓,不得干扰民众正常生产生活。这样一来,使得许多百姓有幸一睹皇帝龙颜。对此,不仅各级史册志书有着详细的记载,东平的许多地方名称也留下了美好的历史踪迹,民间的百姓们更是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美丽传说:比如,真宗皇帝曾经驻跸的地方被命名为“驻驾村”;全村男女老幼观望圣驾的地方被命名为“望驾村”;村民们曾经自发组织起来护卫皇帝安全的村庄被命名为“护驾村”;地方官员迎接皇帝銮驾路过的山被命名为“接驾山”;接驾山下的汇河之上有座木桥,因年久失修,桥面破旧不堪。听说真宗皇帝要从桥上经过,重修又来不及,附近的村民们急中生智,纷纷揭下自家炕上的苇席铺于桥面之上,使皇上顺利通过。于是这座桥被称为“席桥”, 捐献炕席的村庄则被称为“席桥村”。 东平百姓风气淳朴,由此可见一斑。千百年来,这些美丽的传说一直在民间被百姓们津津乐道、广为传颂。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作者简介:
毕长代,中共党员,东平湖管理局退休干部。热爱文学,擅长写作,著有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父子狀元》、散文集《人生随笔》。
现任东平水浒诗院院长,创办了《水浒诗刊》为主编,兼任东平县作协楹联艺术研究委员会特邀名誉会长
都市头条因您而精彩!感恩相遇【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头条号】【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文学社】【共赏好诗词头条号】【河头店不忘初心文学社】老师们!【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编辑部】下设14个编辑窗口!如下:【向幸福出发文学社】【儒子叟国娇】【一片冰心在玉壶】【蓝天白云】【影子】【真心对你】【荷塘月色】【香】【乡愁】【姜海修】【品墨竹】【你安好我安心】【西门吹雪】【雪冰心】本团队下设26个专题!如下:【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编辑部】【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文学社】【河头店不忘初心文学社】【文学范耕净土】【中医中药益寿延年】【共赏好诗词】【美声主播乐园】【专注原创字画】【专注原创歌曲】【专注原创摄影作品】【专注原创对联作品】【唐风宋雨寄君情】【千里与君同】【同醉唐风宋雨中】【有缘千里来相会】【唐诗宋词知多少】【东风送情笛声悠】【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蓝天白云书屋】【都市茅棚】【温馨书苑】【月湖草堂】【闲庭竹韵】【真心诗苑】【月色荷塘】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感恩相遇【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编辑部】老师们!自2021.2.22日起本编辑部将免费为身边有团队精神的、有困难的、有利于大众的人和事做宣传!《用行动传递爱,用爱将心相连》本作品图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