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杯传奇(之十三)
蓝白领
自此以后,王狗儿的胆子越来越大,瞒着王老爷,一有时间就与六姨娘鬼混。
而六姨娘也见王老爷现在一颗心早被七姨娘占去了,虽有怨恨,却也无能为力。以前还幻想王老爷回心转意,她不屑使出浑身解数,大献床上的媚功,结果也只能吸引住王老爷一时的兴趣。每每王老爷一觉从她身边醒来,或刚从她身上尽兴而下来时,提起裤子,穿上衣服,就要去找七姨娘,马上又把她丢在一边不管了。次数多了,七姨娘也就完全死心了。知道自己与七姨娘争宠,是自讨苦吃。
唯一得到安慰的是,自从那次自己不顾女主人的矜持,把王狗儿堵在屋里,自己主动扑倒王狗儿后,主动把自己完完全全交给了王管家后。王狗儿见王老爷回来,仿佛老鼠见了猫似的,不再敢偷她这个美味之时,她也曾一心把心放在王老爷身上,处处刁难七姨娘,与她争起王老爷的宠了。但是无论她怎么样去讨好王老爷,王老爷仿佛铁了心,或者与她短暂的相处时没有心一样。更气人的是,有时刚在她身上忙完了,提起裤子就要往七姨娘那里去耍了。即使她闩上门,死死抱住王老爷不许他走,有时干脆藏好王老爷的衣服,让王老爷走不了。但王老爷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仿佛他突然得道成仙,对身边的大献眉功的美娇娘她六姨娘,再也提不起半点性趣。这时候,六姨娘彻底绝望了,知道再缠住王老爷不让他找七姨娘去,将会是自讨苦吃。因此她这时候,就会忿忿不平地,一生气就把王老爷的衣服摔到他的脸上说:走吧!去找你的小妖精吧!以后别再上老娘的床了。此时的王老爷也只好吃吃地笑说:你真的累了,你就好好休息会儿,我去去就来。话还没刹音,人就早以屁颠屁颠地跑走了。
本来,在古时候,女人断不敢这样对待自己的男人的,尤其是作小妾的女人,自己的男人也就是自己的主子。即使受最大委屈,也只能忍着。但六姨娘一向飞扬跋扈惯了,况且以前没有七姨娘,他王老爷也实在离不六姨娘的床第之欢。因为在王老爷眼里,只有她六姨娘还算是个真正女人,在她身上,他才有作一个男人最大的乐趣。虽说二姨娘也是大家闺秀出身,又能贤惠持家,他心里也很敬重二姨娘王美丽。但二姨娘也快四十的女人,又己经发福了,一副人老珠黄的样子,他实在提不起一点性趣了。三四五姨娘,在王老爷看来,蠢笨到无可救药的了,当时也是见她们身体健硕好生养,才讨回家的。既然生儿已属无望了,打死他王老爷,他断然不会去找这几个乡下蠢女人了。那时,在这个富贵的家里,有皇帝般权威的家主王老爷,能让他要死要活重振男人雄风的女人,也只有爱撒泼发横的又性感又骚劲大发的六姨娘了。所以一向就很迁就她,如果让她见了他,似老鼠见了猫,他知道床第之欢,就会了无生趣了。
因为在他年轻时,也曾风流放荡过,见了几分姿色的丫鬟,他兴致起来,也会要他一两个。因为在这个大院子里的女人,特别是丫环们,都渴望被老爷临幸的,好飞上枝头变凤凰。明明有时,动作过猛,特别刚开处的小丫头片子,都像个女奴隶一样不敢吱声,他王老爷如其说是在与女人做爱,不如是说在奸尸。她们都小心谨慎,大气都不敢出,战战兢兢地服侍他,他也感觉不到一点做男人征服女人的乐趣。后来,年纪大了,也就收了心,对投怀送抱的女丫环,一概拒之门外,怕她们纠缠上他了。那时候,说真的,也只有她六姨娘让他感觉到作一个有权有钱男人的真正欢乐。因此对六姨娘的撒泼放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谁叫自己离不开还个床功超绝的女人呢?因此王老爷对生气的六姨娘,虽不似以往连哄带劝,加许诺赠礼物讨她欢心,也就由她闹去了。反正,他现在有红颜知己七姨娘李亚男了,说真的,王老爷宠爱他的七姨娘李亚男,也不仅仅因为李亚男年轻貌美了。而是七姨娘会作人,最怎么宠爱她,她也不会像六姨娘登鼻子上脸,对他王老爷大有不敬。
况且她很聪明,稍加点拨,也能吟诗作对。而且剑术高超,自己一心想作个像诗仙李白一样的文人,虽是个文弱的书生,倒对剑术很是感兴趣,会一些三脚猫功夫。在剑术名家徒弟七姨娘的点拨下,剑术渐渐形成套路,已经完胜了他的一帮文友们,他在文友面前很有面子。大家对他老来得这么一个知暖知热,又貌美如花,性情温柔的七姨娘大加赞赏。大家一窝蜂嚷嚷着要上他家去,观赏他七姨娘的剑舞。他因此回家与七姨娘李亚男一说,原想七姨娘有所推脱,但李亚男本是江湖儿女,从小生在武术名家,没那么多过去小姐佳人们的束缚,就马上答应下来。自从一帮文友观赏过了七姨娘的剑舞,王老爷的名声地位渐昌,大家一致推选他当选下一届江南文学院的主席。不说王老爷因有十分出色红颜知己七姨娘的陪伴和帮助,在江南文学院大出风头,好不得意洋洋。
再说王狗儿彻底征服了六姨娘,渐渐从以前男仆人讨好女主人的角色,转为好似男主人对女丫环的宠爱,让王狗儿尝到了作主子的莫大高兴。他渐渐生了怠慢之心,对王老爷交待的事儿,不再像以前一样用心当差,尽心尽力办好,现在有点敷衍了事。他也不知其实王老爷大发雷霆过,只是被七姨娘劝住了。王狗儿见以前对自己凶的六姨姨,现在完全变成了好像一个丫环对待老爷主子的态度,十分受用。也渐渐飘飘然起来,忘了自己还有个真正的主子在上头,办事儿越来越不像话,几次气得王老爷要严惩他或赶他出门,都被贤惠的七姨娘劝住了。
也合该王狗儿倒霉,就在王老爷一年一度祭祖大典上,竟然几乎摔坏了王老爷家不为人知的祖传镇国之宝九龙杯。要知,自从朱允炆皇帝后人,改名姓王后,每一代家主都在接受九龙杯时,在祖宗牌位之前跪着立下重誓:人在九龙杯在,九龙杯亡(打碎或丢失)人亡。所以历代家主,视九龙杯为自己的命根子,甚至比自己的命根子还值钱。王继明老爷在家传诗谱上看见了一桩血淋淋的惨案。上某代祖先,一位家主为了保护九龙杯,被清朝鹰犬活活打死了也不吐露出九龙杯的下落。而是早以安排可靠的仆人带着幼主及九龙杯,早逃跑了,此时为多尔滚执政时期发生的事儿。
那时清朝刚刚建立,根基不稳,到处是反清复明的各种势力。清朝急需得到明朝镇国之宝而大兴冤狱,不知屈死了多少有关连的人。现在到了乾隆时期,清朝也根深蒂固,但也还是没放弃追查明朝朱元璋大皇帝亲封的镇国之宝九龙杯的下落。在明朝顽固遗老看来,没有镇国之宝九龙杯的朝庭就是非法朝庭。再说乾隆皇帝一向好大喜功,表面清朝无比昌盛,因他宠信大贪官和坤,弄得底下民不聊生,民间积怨很大。况且和坤一向善长察言观色,早知自封十大功劳乾隆皇帝的一块心病。乾隆皇帝想在自己手上务必访察出镇国之宝九龙杯的下落来。因此和坤就派出亲信四处贞探。乾隆皇帝喜欢作诗,一生作了几万首,臣下一片吹棒文才天下第一,却没有一首诗流传开来。自称是个文人,却对天下文人最残酷。大兴文字之狱,又不知屈死了多少人。一句:清风不识字,何顾乱翻书。就被他砍下几百文人的脑袋,还有其他的文字狱,在他一朝,死的文人比焚书坑儒的秦始皇王朝还要多。
正因为如此,起了歹心的王狗才得以奸计得逞,害了王老爷一家。现在王狗儿居然心不在焉,几乎摔坏了王老爷的命根子,甚至比他自已命根子还要宝贵的家传镇国之宝九龙杯。早有积怨的王老爷如何不发怒,也不顾王狗儿被当作香炉的小石钵砸烂的脚趾血流如柱了。他叫人抬走王狗儿丢在他的铺盖上自生自灭,也不让人叫医生来医冶。原来王狗儿搬小石钵之时(他并不知这就是明朝大皇帝朱元璋所封的九龙杯),站在王龙爷身后边一旁的六姨娘向他抛媚眼,王狗儿马上联想到他刚进祠堂前与六姨娘在床上颠鸾倒凤之风流事。他一时失神,失手被小石钵砸烂了脚趾。启先王狗儿不以为然,不就是一个不值钱的小石钵吗?老爷致于发这么大火吗?后来见王老爷不顾自己死活,才知事态严重了。而且自己的小命几乎丢了,也因此生了怨恨之心,也隐隐感觉这其中必有一个惊天的大秘密。
因此捡回一条命的王狗儿,在六姨娘的求情下,虽然还当着管家,但却对王老爷生了仇恨之心。从此,王狗儿处处留心,悉心打听,终于从王老爷的梦话中得出了个大概。有自己听来的,更多是六姨娘与王老爷睡觉时听来的梦话,原来不起眼的小石钵就是传说中的镇国之宝九龙杯呀。又听六姨娘说王老爷有本祖传的诗文集,里面肯定有相关描述。也想从中发现有清朝忌讳的内容,王狗儿深知乾隆王朝的文字狱厉害,如果把王老爷与文字狱关连上,王老爷必将完蛋了。因此又唆使六姨娘偷出王老爷的祖传诗集,承诺自己当了家主后,必娶她为妻。此时六姨娘早被年青力壮长相不赖的王狗儿迷住了,加上又对王老爷痴迷七姨娘不满,因此王狗儿的话她言听计从。她还从旁帮助王狗儿出谋划策,二人一心想要谋害王老爷一家人的性命。
而这一切,王老爷一无所知,每日与七姨娘舞剑吟诗风花雪月好不快活,他那里知道马上就要大祸临头了。
附
人格面具多重性
蓝白领
人人都有不同的人格面具,表现自己意愿中的自我与现实中的自我不同。如同演员表演不同的角色,好的演员能分别出自己与角色融合和不同。就是说上台是角色,台下是自己。
而有的演员痴迷了混乱了,把自己与角色混为一谈,与角色合而为一,台上如此,则是美妙绝伦的表演,最为优秀的演员,台下若此,则是精神混乱的偏执狂了。还有的演员自己能分出自我和角色,观众把演员当成角色。比如有一则悲伤事件是,观众枪杀表演反面的大坏蛋的演员。比如在文革怪异的社会现象中,表演李玉和比表黄世仁的演员受欢迎,这是民众的愚昧和混乱。
不同人格面具最好的理解就是伪君子,表现好人光辉形象,背地里干尽坏事。人有多重性,即使不是伪君子,对他,你是父亲,对他,你又是儿子。对他友好,对他憎恶。有的混乱了人格面具,都会精神错乱而得神经病了。
选择是一种力量,面对困难,你可选择逃避,也可选择迎难而生。面对绝境,你可选择放弃,也可选择自救。积极向上的选择,带来积极向上的人生。对于一个人,怎样选择很重要,关乎一个人一生的荣辱兴衰。
乐生
蓝白领
不负好时光,
生命别浪费。
用心来生活,
常乐莫生悲。
思考致富
蓝白领
思考致富有目标,
考虑周详创意妙。
致力信念养毅力,
富贵人生价值高。
好事多磨
蓝白领
好事多磨来不易,
事出有因要费力。
多多用心想方法,
磨砺意志争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