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杯水车薪论
●张鹏鶴
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亦终必亡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成语“杯水车薪”源于此章。此章有个基本的逻辑关系,水胜火,是一个基本现象和生活常识,若非要讲成水不能灭油火,就有点与孟老夫子较真的意思了。古代多食用动物油,所谓搜刮“民脂民膏”者,本义意即此。牛羊油为脂,猪油为膏,彼时植物油还是主要作为照明火把和战争用的。不要为“杯水车薪”为遗憾,仁与不仁、正义与非正义,这两种倾向或势力自古以来都是存在的,比例的不同决定不同的结果,《春秋》无义战。但是要相信,仁战胜不仁,正义战胜非正义,这是圣人给予后世的信念之光,照耀千古,穿越隧道,永不枯竭。
“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阅读起点高,经历艰难事,心中没有惑,脑中电视是干净、愉悦、透明的。该行为行,该止为止,是从容的一种表现,需要脑中世界慢慢刻画。读书所悟,聊以备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