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意相撞
文/汪道波
麦茌不浅,田梗不宽。与五十年前情景类似,只是没有低头啃草的人。
我东张西望,不小心撞了人。刚要说对不起,突然认出他是宰狗人老曹。
别看我叫老曹的样子热情,人家可认不得我。灰头灰脸,浑身都是灰。这人土,土得有过奇遇。
我们站的这块地,曾是五七干校旧址。当年汪道涵曾在这儿割过麦子。据说俞作平何其芳杨绎等人都在这儿住过一阵子。

他们来时,我十几岁。也许看见过他们,或者打过招呼。我那时不知道他们是谁,他们也只发现我在放牛。
那时的土坯墙,红砖地基麦草屋顶。五十年里都没了,残砖碎瓦也找不到了。当年五七农场下放干部的后人来寻找痕迹,只找到老曹,当年的放牛娃。
我想象不过,汪道涵从庙宇到土地转换角色的心路。有时猜测,他在上海市长任上可曾想起过这么一次经过?在红楼大观园浸淫半生浪漫情怀的俞作平,放下书,扛起锄,心绪难平吧?去过延安住过京城,与毛主席讨论过不怕鬼的故事后,何其芳在干校想到什么呢?

他们怎么想,我不知道。我知道我怎么想的。干校,也是这些现代风云人物的人生小住,那些生活苦累,也会引起他们对农民生活的感同身受,有一份理解,一种深情,对土地有一种敬畏。
我想,在农村的经历留给他们不应该是怨恨牢骚。也应该有深情的追念吧。
我是这块土地上长大的农民儿子。经历过多少七灾八难。我也曾抱怨过命运,深恨过许多人。
当我重新来过,面对被收割了一茌又一茌的土地,仍一年又一年生长麦子水稻的土地,忽然放下了,只有对过去的敬畏,对土地的敬畏。
我们的过去,就像我与老曹的意外相遇,无意撞了一次而已。

作者简介:汪道波,河南省信阳市人。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在《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教育报》《申城晚报》《拍卖与收藏》《词刊》《慈善》《当代中国》等纸媒与人民网光明网凤凰网新浪网网易等百家平台发表三千多篇诗散文小说评论通讯。散文莸全国大赛一等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与报纸摘要推介文章。入选《政协委员风釆录》《人物》辞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