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本文已刊发于刊号:ISSN 2710-4893的《文学中国》杂志第4期,即由画稿溪文学社的社长、总编——水尾中学小苏老师爱心出资筹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专刊。
警告:拒绝任何平台转载,否则视为侵权,侵权者将收到传达的侵权通知书,勿谓言之不预!
投稿:17738013139(手机微信同号、微信投《文学中国》杂志),1114518571@qq.com(邮箱投公益性年刊《画稿溪文学》)。
感恩(外一首)
文/李子(湖北)
鸟鸣、虫吟、蛙鼓,多么熟悉
一条条路没有坑坑洼洼,多么陌生
微风吹过的地方,如一副新的画卷
我的行囊装满记忆和风尘
回家的路,拥挤着旧事
无法安静的让我的目光一一抚摸
同样陌生的是小河上彩虹一样的桥
村子里宫殿一样的楼房
我疲惫的以一尾鱼的姿势在一座村庄的风情里沉溺
我想起,老人们说过的话
这多雨的江南
一次次在洪水中的逃生之路
当巍峨的三峡大坝拦住一江水
荷塘、稻田、棉田上升腾起轻柔的紫色炊烟
我们不再惊惶的想剜去关于汛期的记忆
我们拥有了安适之居所
我们是土地的主人
母亲见到我总喜欢问
你还喜欢唱红歌吗
当然,我喜欢唱红歌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我们轻轻唱着
眼睛温热
仿佛听到低沉、高亢、或雄浑的誓言
仿佛看到共产党员用镰刀收割,用铁锤打下的江山
飘扬了百年的旗帜
一直悬挂在十四亿中国人的心中
回家
一些话语,从被风霜侵蚀的嗓子里还原
一些行囊已被丟弃在路边
重回此地
我比落叶还要安静
除了眼睛昏花
我依然保持着少女的纯真之心
爱唱红歌的母亲的眼睛是明亮的
她的话语里盛满慰藉孤独的热情
我污渍斑斑的暗色外套
全部的沉郁来自狭窄的街巷和时间深处
只有在她的歌声和回忆中
才能赶走我心里隐藏的黑色
重回此地
我独自坐在原野的微风中
有清扫尘霾的声响
来自无数的人群和城市
只有仰望才能看到那些雄伟的轮廓
像山峰屹立不倒的信仰
重回此地
在可以哭泣的地方
我看到天使点亮满天星斗
【作者简介】李伦菊,笔名:李子,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鸭绿江》《江苏工人报》《未然诗歌》《汉水》《皖风文学》《大渡河》《当代诗人诗选》《华东诗苑》《海岸线》《词坛》《西南当代作家》《当代荆州诗人百家》等纸媒和微刊平台。我的诗观:诗是灵魂的灯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