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笑问客从何处来
——读李玉水先生《重阳游白盆珠水库》
庚子重阳,诗人李玉水回到了故乡白盆珠,
再次游览了白盆珠水库。诗人伫立坝上,放怀纵目。眼前山川如画,万里秋风而又沧桑百感。乃怅然吟出:“截断枝江水,千川万里洲。儿时桑梓地,今作客中游”。首句化用毛泽东“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词意,意思是说白盆珠水库的大坝把西枝江水拦腰截住。承句“千川万里洲”是百川汇海之意,即千万条小河集向水库。一、二句看似写景,实则另有匠心,为三、四句作牵引。(一、二句说山川变化,即将引出三、四句的时代变迁。)此情此景,诗人没有絮絮叨叨地诉说如何想念故乡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和明月清风。而是笔锋一转,写出“儿时桑梓地,今作客中游”。笔中带着一抹苍凉。白盆珠啊白盆珠,“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诗经.小雅.小弁》)。意思是说,这可是我李玉水儿时的故乡啊,这些桑树和梓树都是父母种的。但是,眼前的故乡,我怎么也找不回儿时的感觉。童年的炊烟哪里去了?童年的蛙声哪里去了?童年笼中的蟋蟀哪里去了?童年的青梅竹马哪里去了?童年春节的年味哪里去了?童年一起摸鱼掏鸟的伙伴哪里去了?凉帽下村姑的笑容又哪里去?……乡情失落在何方?昔日生我育我的故乡,我怎么寻找,也找不到您的笑貌音容。难道一切都变得那么遥远,一切都得那陌生吗?今天又是重阳节,漂泊异乡的游子又归来了,当年同插茱萸的兄弟怎么没有回来,真的各散西东了。我回到故乡的老屋,真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我还是这里的主人吗?村子里住了许多杂人,说着南腔北调。故乡啊,您已经不象我的故乡,您已经不是儿时小玉水的故乡,今天,我已成了地地道道的“客人”。所以,玉水先生笔蘸着一份沉重的乡愁写出了“今作客中游”的结句。诗写到这里,读者不禁要问:为什么诗人会反主为客呢?为什么很多人会反认他乡是故乡呢?是故乡远离了你,还是你远离了故乡?是生活使然,还是时代变迁使然,或为两者兼而有之?……这些,都留给读者去思考吧。
文/朱伟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