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刊发于刊号:ISSN 2710-4893的《文学中国》杂志第4期,即由画稿溪文学社的社长、总编——水尾中学小苏老师爱心出资筹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专刊。
拒绝任何平台转载,否则视为侵权,侵权者将收到传达的侵权通知书,勿谓言之不预!
投稿:17738013139(手机微信同号、微信投《文学中国》杂志),1114518571@qq.com(邮箱投公益性年刊《画稿溪文学》)。
擦亮一串红色的标记(组诗)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作
文/王永武(北京海淀)
北大红楼
一群人,在铁桶一样的黑暗里
被来自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的炮声颤音
激荡十月冬夜的耳鼓,率先惊醒
黑色的瞳孔寻觅遥远天际的星光
采撷只言片语的光丝
编织一个孕育光明的暖巢
一个巢,在浪涌一样的思潮中
让一种叫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种子
移栽神州赢弱的脑体,孕育萌芽
红色的种籽渴望阳光雨露的催化
凝结志士仁人的慧手
挖掘一泓汩汩而涌的泉眼
一眼泉,在恐怖一样的白雾里
托扶亿万已昏睡百年的躯体缓缓站起
植入强身健骨的汁液,祛病固本
赤色的火焰熔炼镰刀锤头的图腾
召唤志同道合的勇者
汇成一片锐不可挡的红潮
嘉兴红船
一片阴暗,失血的大地容不下三尺产床
租界暗探猫头鹰一样驱赶火光
唯恐光明融化冰封的冬夜
坚强的种籽破土召唤春天
日趋强劲的信风席卷
吹散遮天蔽日的阴霾
十三只精卫鸟,从天南地北如约而至
衔来西山木石投入东海造船
希望探寻一条救国图强的出路
强烈的光芒刺破天空解救民众
日渐茁壮的信仰之树
引来开天辟地的惊雷
一叶扁舟,从小小的南湖扬帆起航
简陋船舱产房一样诞生伟业
开启乘风破浪前进的航行
不忘初心砥砺为民理念
日益壮大的船队浩荡
开辟民族复兴的航道
南昌红旗
一个日子,被正义枪声擦亮
白色恐怖锈钝先前的岁月
变色的青天白日遮蔽赤县
疯狂的屠杀助燃反抗怒火
从艰难的磨炼中渐渐体悟
枪杆子必须牢牢握在人民手中
一支军队,受人民大众拥戴
成员一色由人民子弟构成
不变的军魂支撑永远长征
前赴后继的牺牲凝结同心
从血与火考验中逐渐明白
军民团结如一人方能克敌制胜
一面旗帜,被革命队伍高擎
每根纤维由血肉熔炼染成
累累弹痕编织功勋的花穗
全心全意为人民成为固定基因
从辉煌的党史军史得出结论
继承优良作风才能永不褪色变种

遵义红槐
一支队伍,走在围追堵截的迷途中
热切地盼望看清前进的方向
反思漫漫长征前盲目的战略指挥
脑海里痛定的思痛,渴望改变
一位英明的统帅如一颗耀眼的星辰
照亮前方的路,指引队伍走出沼泽
一颗槐树,站在遵义一个会场的窗外
静静地守望着斑驳的岁月
回味八十六年前难忘的三天时光
耳鼓里存留的争吵,激荡至今
一个生死的交锋如一场及时的春雨
甘霖滋润干涸,催生出胜利的枝丫
一个转折,写进党史封尘的篇章
默默地散发着陈酿的酒香
回首一百年来跌宕起伏的征程
眼睛里溢出的泪水,洗涤思想
一个正确的抉择如一味去疴的良药
强劲的功效,焕发一种磅礴的伟力
香山红叶
一群考生,走在三月的春风里
没有得意沉醉山桃花的烂漫
鞋底沾满延安抑或西柏坡的泥土
采撷二十二年的战火硝烟熬成风霜
以闯王李自成的失败教训为药引
配成“两个务必”为主要成分的清醒剂
一场大考,设在阳春的香山脚下
没有设置安享胜利者的温床
考场散发简朴抑或清贫者的气息
依据精选十二本经典著作当做教材
以西楚霸王项羽功败垂成为借鉴
写出“全国解放”为主要内容的论文题
一片红叶,长在共和国黎明的晨曦
睁大没有被赞颂蒙蔽住的慧眼
笔墨吸收碧血抑或忠诚者的丹心
抒写一百八十一天紧张繁忙的时光
以凝聚天下贤能共商国是为纲领
构画“四梁八柱”为主要框架的新蓝图
〖作者简介〗王永武,笔名武丁,山东德州夏津县人,曾先后进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作家班和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在《人民日报》等各报刊杂志发表3000多篇各类作品,数十次获奖,有《青青的橄榄》等作品集出版。后陆续发表了《黄河故道拾忆》《给娘梳头洗脚》等在全国范围内有一定影响的作品。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北京市海淀区作家协会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