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诗吟生活
文/李太忠
(一)我为什么要坚持每日一诗?
过去在位工作时,动脑子的时间多,动腿的时间少,每天步行5公里的锻炼目标常常落空,落下了“三高”的毛病。退休以后,动脑子的时间少了,动腿的时间多了,每天都能累计步行在15000和20000步之间,"三高”的毛病得到了缓解和控制。用脑少了,容易发生老年痴呆,尤其对於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从经常用脑到突然停止用脑,更容易患上老年痴呆这种病。我的岳父晚年就是老年痴呆,我目睹了老年痴呆带给老年人的痛苦和带给子女们的巨大负担。
美国总统里根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位时是何等的精明强干,整个世界都玩弄於他们的股掌之中,退位后都成了老年痴呆病人。里根总统有夫人南希的精心呵护,晚年还算幸福。撒切尔夫人的老公先她而去,由於在位时忙於政治,缺乏对子女们应有的关爱,子女们在她患病时也置之不理,一世精明的撒切尔夫人是在几个义工的照料下走完人生历程的。
如何才能防止老年痴呆?保持动脑的习惯十分重要,要在练腿的同时,让脑子也动起来。我给自己设计了“每日一诗”的目标,我已坚持了近6年时间了,有时候兴致来了,不是一诗,而是多诗,最多的一天写过十几首诗,但每日一诗是我的底线,就像每天的作业一样,必须守住这个底线。
近六年来,我自感脑子非但没有退化,反而比在位时反应更敏捷,文笔更顺畅,写出的东西虽谈不上什么佳作,但都是经过思考提炼出来的东西。不为出书,不为出名,不为赠人,不为发表,只为锻炼脑子而已。把写的东西发表在朋友圈和微信群里,能博得网友们会心的一笑,就是我最大的收获和满足。
(二)诗从何来?
写了”我为什么要坚持每日一诗?”的帖子后,有网友留言问我,每日一诗的素材来自哪里?我思考了一下,写诗的素材大多来自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从当日的重大新闻中获取灵感。
我写的诗,大多来自当日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新闻,因此被网友们戏称为"新闻诗”。每天早晨,我的起床后第一个动作,就是先打开香港的凤凰台,因为凤凰台的新闻来的快,在浏览新闻中发现写诗的线索,确定线索之后开始锻炼身体,边锻炼边思考,思考成熟后修改成诗,然后写在QQ空间里,再通过QQ空间转发到朋友圈和我联系的微信群里。
二是从网友们发表的帖子中获取灵感。
除了每天新闻必看外,我还有一个200多人的QQ群,还有不计其数的微信网友和朋友圈,这些网友中不乏有思想有水平的文艺青年和思想高人,我从他们写的或转的帖子中受到启发,如不久前写的一首赞扬宋相亭同志的一首诗,就是看了网传的一篇写他的报告文学后受到启发。这方面的素材很多,网友们的一幅字画,一组照片,一个视频,一篇文章,都有可能成为自己写诗的素材。特别是今年年初参加了一个环球经典文学微信群,结识了红玉总编和一帮高水平的编辑们,使我从打油诗逐步向格律诗过渡,慢慢懂得了平仄在格律诗中如何运用,使写作水平明显比过去上了一个台阶。一个高水平的微信群就是一个老年大学,每天都可以从中收获新的知识和信息。
三是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获取灵感。
我的人生虽不传奇,但比一般人要丰富的多,经历了少年时的大贫大穷到晚年的衣食无忧。从士兵到將军,经历了解放军"班排连营团师军“七级岗位的历练,累计时间达29年之久,(2年班长,3年排长,4年指导员,4年教导员,5年团政委,8年师政委,3年省军区政委。)这些扎实的各级任职经历,绝不是代职过一年的主官们所能感悟到的。尤其是在当连队指导员时开始配军事主官搭档,然后是营教导员,团政委,两个师的政委,青海省军区政委,共和14位军事主官搭档共事,这个经历在和平年代都是罕有的,14名军事主官搭档就是14本书,使我从他们身上受益匪浅。在我的任职经历中,既有部队工作经历,又有机关工作经历,既有主官工作经历,又有付职工作经历,既有作战部队工作经历,又有省军区工作经历,既有和平时期工作经历,又有战时工作经历,特别是在担任I81团政委时,率部参加老山地区防御作战,全团荣立集体二等功,是同期参战部队团级单位荣立的最高战功。61师有5个团参战,战评时只有两个正团职以上干部荣立二等战功,一个是代表军事干部立功的182团团长彭勇,一个是代表政工干部立功的我。参战归来后,我又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表彰为“全军优秀党务工作者“,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表彰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由於受到过中共中央的表彰,在去年建国70周年的庆祝活动中,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我颁发了一枚纪念章,并奖励2000元人民币,我把纪念章留下了,把2000元钱又转赠给武汉人民。这些丰富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感悟,都是写诗的极好素材。
四是从读书中获取灵感。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在位时沒时间,退休后有时间读书了,我还能基本坚持做到手不释卷。在读书内容上,我偏爱人物传记,一部人物传记就是他所处那个时代的缩影。我常常在书中与古人对话,这些对话也是写诗的极好素材。
五是从季节变化中获取灵感。
退休了,有时间游山玩水了,我们的退休待遇也由两年一次疗养改为一年一次疗养,外出旅游的机会比过去更多了,有充分的时间去感受季节的变化。春天的花,夏天的热,秋天的果,冬天的雪,都是抒发情感的好素材,如我过去写的“夏蝉”一诗,就很形象,很生动,短短的一首小诗里,有少儿,有老翁,有夏蝉,三者互动,很有画面感,赢得了不少网友们的评论和点赞。
写诗的素材很多,不怕没题目,就怕沒毅力,毅力才是坚持做到"每日一诗“的首要因素,我自感是一个毅力坚强的人,所以我做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