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神韵之风工作室
和权诗歌忧患意识及艺术鉴赏
文/李悦岭
品读菲律宾著名华语诗人和权先生的诗,总是为诗中呈现出来的忧患意识及精神打动。忧患意识涵盖君子悯天怜人的慈悲之情。近几年,天灾人祸不断,诗人不能置身事外,诗人的职责和社会担当必须在诗文中有所体现。
和权先生的诗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感,对美赞誉或对丑鞭笞,力透人性,意欲在无奈、惆怅、悲苦的现实中发出抗争的声音,增强历史的记忆。和权对诗歌素材涉及广泛,对材料要求有其成熟的定义规范,这样写出的诗思想深远、内涵丰富,极具艺术感染力。从大写意的《岁寒三友》就能看出和权诗的艺术特点及开阔的文学视野。语言反讽促成了批判现实主义行文基调,衍生出良心写作的文艺思潮。
宅在家。鋪開宣紙
想畫一幅歲寒三友圖
松丶竹丶梅 卻畫成了
牽著的腸 掛著的肚
——摘自《岁寒三友》
古典意境是和权诗歌精神的土壤。松、竹、梅君子气度,焕发诗人创作激情,诗人笔下的世界不只是意境,还有诗人意识下隐藏着一双“牵著的肠,挂著的肚”透视现实的眼睛。在《岁寒三友》这首诗里,我们看到诗人已经从松、竹、梅岁寒三友图意境中走出,笔锋一转,走进一个更宏大的语言场。诗意与灵魂融合,意象与现实碰撞,慈悲仁爱的普世情怀及思想架构是这首诗塑成的主要因素。以致产生新的思考空间。
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改变诗歌现状的思想促使诗人变得成熟,在善于思考的内心深处表现出了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坚强意志。为了强化诗的质量和形式,诗人有意把自己化作意识中的《长颈鹿》,着意暴露内敛的精神气质以及简单而善于变化的独特个性,最大可能完善一首诗的结构审美。请完整欣赏和权先生这首《长颈鹿》,感受诗中变化或看诗人怎样形象地刻画长颈鹿内在的高贵、典雅、自尊的精神品质以及对情感和爱的深刻挖掘?
縱橫四海
未曾低眉丶俯首
卻甘願
化身為長頸鹿
隨時為
妳
低下頭
知否
愛 就是為妳低下頭
——《长颈鹿》
《长颈鹿》嫣然成了诗人心灵升华的象征。诗人和权甘愿把自己比喻为纵横四海的长颈鹿,有其对诗歌改造的诉求,这个形象既符合诗人认知的叙事特点,又恰合诗歌主题所要表达的含义。虽然表现的是艺术化了的长颈鹿,展现的却是对爱深切执着,或者真实的还原出为爱低头的真正理由。诗人真的用心良苦,在句式转合隐喻下,“为爱低头”不再是一句简单的示爱口语,而是全诗出彩的最大亮点。语言充满了神奇变数,创造出的诗歌意境更加深邃。
风格迥异的艺术展示是诗人审美的综合体现,语言是一种无法言说而产生奇幻的东西,对于诗人精神诉求和诗艺探寻,首先从语言开始,深度暗喻的象征、人性剖析极大回归诗歌本质。请看和权先生的另一首诗《你是誰?》。
一陣掠過綠林的風
飛越千山的鷹鳥
夜半悠悠響起的鐘聲
橫在湖中的孤舟
水面上暗淡的星星
天上一顆碩大無比的
淚
禿枝上乍然爆出的一朵
小紅花
文字间充满了神秘诡异, 低沉、寂寞、孤独隐藏着世间的疾苦,诗人用象征艺术手法把“天上一颗硕大无比的泪”的意境展现出来,这个没有被诗人避讳的意象,承载着诗人莫大的无奈。在他身后,那种无法承受的黑暗之境,蕴含了现代诗伟大的悲歌抒情。诗人没有在集体失忆的时选择逃避,而是把叙述的中心和疑问对准了自己《你是谁?》。《你是谁?》是一个自问自答富有哲理的标题,换言之是诗人自我拷问批评意识的觉醒。当诗句“秃枝上乍然爆出的一朵小红花”出现在大家眼前时,整首诗意境豁然开朗,这个世界已经不再迷茫,充满希望的灵魂活跃起来,人生理想得以巩固。看得出,精神乃是提振文化基因延续的积极因素。
和权的诗技术上力求简练、精致,风格多变,语言格调在特定环境下与文字契合,形成独特的诗歌语境。而在另一些作品中,批评现实主义思潮来势汹汹,诗中不乏反讽,呈现出诗人忧患悲悯之情。面对时下疫情来袭、战争频发、核废料排放、饥馑对人类摧残,诗人有话要说,用良心为世界代言。《疫情下的世界》《殖民地》《浪漫的色彩》等充满了悲剧色彩,对天下苍生充满了无限的同情,在艰涩的行文中,诗人压抑住内心的惶恐、无奈、惆怅,神奇地喊出“即使人间/悲苦……也有凄美浪漫的色彩”。——《浪漫的色彩》。诗人身上体现的悲壮的浪漫主义情怀及人文精神,昭示着反讽思想与批评意识正朝着现代诗歌理论多元化前进。风格、模式、句式和内容在变化中形成了和权诗歌的风格,体现了欲破则立创新理念。
我们再看看和权先生另外一组诗,对生命体验和情感把握算得上惊艳。《一张旧照片》《惊艳不已》《大海·星月》《不会忘记你》《爱是有你的陪伴》《星州白粉米》等,不论是写亲情、爱情、还是友情,都写的不凡,挖掘的深。甚至大家公认的一些常识,也成了发人深省的警句。“愛,不就是我陪妳一起走下去/一起/白頭”。——《爱是有你的陪伴》。诗人和权写情感一类的诗,阐释得深,刻画到位,干净不掺一丝杂质。
在欣赏和权诗的同时,就会发现一个现象,诗人对每一首诗处理有其独特的地方,结尾总是出人意料的抖出哲理性语言,让人顿悟或陷入沉思。那种感觉就是“面对灾难不是退潮后的绝望”,而是像《平安夜》表达“宁可心醉,也不要心碎”的心灵豁达。
和权先生创作的作品丰富多彩,每一首诗有每一首诗鲜明的特点,表达的方式不同,刻画出诗之肌理不尽相同。他的诗有赞誉、有悲愤、有怜香惜玉的纯情之美,有宗教式的灵魂救赎,有出世悟道的超然禅境,有生命至纯的意志永恒。总之,和权先生创作的诗歌蕴含着人生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哲理,从中体现出诗人的非凡才华,鲜明的个性。正是这些优秀品质,拓宽了新诗发展的空间。
李悦岭:山东日照人。诗人、学者。主要从事《金瓶梅》作者及文本研究,曾应邀参加2015年第十一届徐州国际《金瓶梅》学术研讨会。
和權,原名陳和權,生於菲律賓,著有詩集《橘子的話》、《落曰藥丸》、《眼中的燈》(菲、中、英三語詩集)等十九冊。多次榮獲海內外重要詩獎。二O一二年,榮獲菲律賓詩聖描轆沓斯文學獎,該獎為菲國最高文學獎,亦為終身成就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