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纪事:与孙儿一起读一本线装书的《楚辞》(散文诗)
作者/麓村(李 茏)

元
此刻,借助端午的名义,燃一柱香,在线装书摊开展开双翅的刹那,云烟生出梦幻般的羽毛,穿越两千两百多个春秋。仿佛一缕缕绵延不绝歌谣的丝线,再次缠绕雨后和母亲和孩子咿呀学语的端午。
在清晨早起的第一件事,让孩子点燃门楣上那束散发着幽兰清香的艾草。带露的杨柳在净瓶里还抬着头,一头雾水。粽子的青草味,让我们最接近汨罗江的潮水和随风浪沉浮的水草。江离与芳芷的岸边,天高地迥。与孤独的沙鸥相伴而行,那一袭岌岌高冠、长佩陆离徐行的人欸,芰荷为衣,芙蓉为裳。隔岸目睹,那流水与时光渐行渐远,一切早已远去,而追寻诗人的目光却始终没有终点。

亨
我不知道,在这个如此逼近灵魂拷问悲怆与愤懑的诗之日,我们应该面带对诗歌欣慰的微笑,还是在离骚苦涩的眼中饱含泪水?
还是面带微笑吧!当这种遥远的爱国情怀像大地湾灶塘火灰里的星火,传承到这个民族渴望复兴的伟大时代,我只想捧出口齿噙香满腹锦绣的辞藻,吟诵这个本不该悠闲清静的假日。
走过在虔诚和敬爱簇拥着波涛汹涌的潮头,倾听那委婉或豪放的九歌,倾听忠臣孝子心底掀起万千重惊心动魄的巨澜。让拳拳眷眷的思念的心弦,织成一艘竞渡的龙舟,龙骨撑起亿万英雄不屈的脊梁。路修远以多艰,载云旗之委蛇。追寻伟大爱国诗人的心声,打捞万古流芳的民族之魂。此刻,当我们回望那个毅然选择投江的背影,他那种决绝明志的步履,踩痛了千百年来每一个中国人坚韧柔弱的内心深处里的每一根悲悯的丝弦。

利
在天水之间,在崦嵫山太阳落山之前,带着深埋已久的悲怆与忧伤的情绪,伫立在浪花飞溅的江畔,呼唤一个伟大灵魂的名字。我们一直沿着离骚中西行的线路在追随你呀,诗人!我们一直透过九歌的声音在追寻你呀,诗人!我们一直通过湘君,还有云中君、河伯,还有东君的指引在最近你呀,诗人!
我要沿着离骚的路径,向虞舜重华诉说。初心未悔,忽焉日暮。兰芷不芳,荃蕙为茅。“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要在西汉水告诉所有的人,说你就要来。日后,我要教会我的孩子,以我们的节日的名义,用祖先流传千年的粽子和香包,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和声音唤醒每一滴天上滴下来的水滴,走过自己的汨罗江,孕育或喂养自己心中的西汉水。

贞
一条河流,怎么就承载了那么多比云朵还要多的成群的鱼虾……一颗种子,怎么就隐藏了那么多风骨的符码,隐藏了那么多奔腾不息的,无数潮起潮落的际遇或悲欢交织的日子。
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让楚辞不朽的韵律绽放出承前启后的光芒。汨罗江每一朵激荡的浪花,带着楚辞深沉的漩涡,托起诗人不朽的灵魂。啊,奔腾的汨罗江!你永远在我的心头缓缓流淌。三闾大夫飘逸的衣袂,化作神州大地永恒的风景,妆点中华壮美的山河。
2021.6.14 .有作家刘亚丽在天水苏蕙文化研究会端午诗会上朗诵发表

作者简介
李茏、笔名麓村、煮茗听雪,
书法以“墨华仙馆主人”、
“唐雅楼”行世。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书画高研班毕业。
天水市作协副秘书长。
曾从事地质工作、广告策划、
编辑等工作。
中国当代文学学会理事、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中国古琴学会会员、
全国古琴学会会员。
国家一级美术师(书法)(人社
部颁证)、天水书画研究院理事长
法人。
正式出版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词典》《帝国噩梦:美国911″恐怖事件纪实》。新诗《野棉花》入编作家出版社年选刊。著有《天水市家庭教育读本》、诗集《玫瑰与蝴蝶》《美丽的星空》等。
研究方向为诗歌之现代化途径。
2002年书法作品获文化部西部大开发书画摄影大赛优秀奖;2014年,他创作的现代诗歌《蝴蝶与玫瑰》在由中华散文网、《诗潮》杂志社等主办的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中获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