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学生为生态环境鼓与呼
薛汉忠
建设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当代中国的综合实力是我们每一个中国公民的责任。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我经常布置学生写和这相关的作文,与他们一起为生态环境鼓与呼。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的生态环境很不理想。长江上游山体滑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北京沙尘频繁侵扰,长江洪峰肆虐为害,泥石流、太湖蓝藻直接影响我们的生存质量。一些“公知”以及先富起来的人想方设法移民国外,他们说国外到处是花园,甚至连空气都是香甜的。
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语文老师,我在讲课时结合具体课文着重讲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点燃孩子们心中的爱国主义激情。一个老师不能只做知识的传播者,而且还要做爱国主义激情的播种者、正能量的引领者、身体力行的示范者。此外,我还在我担任主编的在北京科学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教辅书里把弘扬生态文化的文章设计成阅读训练材料,编入这些教辅书里,在全国发行。作为龙门书局《轻松练习30分 初中语文》(“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七年级上到九年级下)的主编,这些书中有好几本都印到46万册呢!这有力地宣传了我要为生态环境鼓与呼的理念。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还在我主编的《作文指导快捷通》及《中学生作文多用宝典》《初中作文指南针》等作文指导书中编入宣传生态文化的作文,潜移默化地渗透:学生要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的理念。我们国家其实是很重视生态文化建设的。多次高考中考的作文中都涉及这方面的题目,让学生发挥想象,提高思想认识。这里各举一例,以作说明。
江苏省2010年高考作文命题是: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今天,绿色成为一种崭新的理念,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以“绿色生活”为题,写篇作文,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这个题目很多同学都认为写议论文最佳。可是,要写好这篇文章除了论点要明确、论据要充实典型、论证要严密之外,如果你平时不关心生态文化建设,缺乏必要的高度,即使你的语言再生动活泼,得分也一定不高。
我是一个承诺和学生在同一天看到题目立即写高考中考同题作文并随即在网上贴出来的老师。这篇作文我是这样开头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北京沙尘频繁侵扰,长江洪峰肆虐为害……大自然用形象的语言提醒我们:只有尊重大自然,才能享受绿色生活。”接着我从这几个角度去论证:“要享受绿色生活,我们必须尊重大自然。如果我们忽视大自然的警告,必将引来大自然的惩罚。”“要享受绿色生活,我们必须使每个人都确立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要享受绿色生活,我们每个人都要重视自己的责任。”最后呼吁大家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人人当保护环境的楷模,个个做宣传绿色生活的标兵,以便让绿色生活的概念深入人心,并让我们能永远去享受绿色生活!”
而我的学生则从“现在人们追求绿色生活,而绿色生活需靠我们所有的人打造”“自然的本色是绿色,我们要想迎接绿色生活,就要保护青山绿水,保护大自然”等方面论述,在联系实际以后,得出结论:年轻的朋友们,让我们拿起法律和道德的武器,同环保方面的负能量现象作斗争!当文明人,做环保事,迎接绿色生活,享受绿色生活;使我们伟大的祖国青山更青,绿水更绿,蓝天更蓝!……我们的文章受到了朋友们的好评。
江苏无锡市2014年中考作文也与生态文化有关。题目是:在一个百万人的城市,每天都轰响着各种打桩机的隆隆响声,每天车流裹挟着刺鼻的气味,每天都弥漫着难以驱散的雾霾......但春天如约而至,春天,毕竟是春天:城外的山绿了,穿城而过的河水亮了,人们的心中都贮满了憧憬……请以“春天,毕竟是春天”为题写一篇文章,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经过慎重审题,我们发现这篇文章无论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议论文,都必须在文章中充溢生态文化意识,要描述生态文化,歌颂生态文化,才符合题旨,才能获得理想的考分。
我的考场同题作文是这样开头的:“在雾霾和滞留的寒气中,柳枝又点上撩人的绿,桃花又吐出娇艳的红,油菜又漾开灿烂的黄。春天,毕竟是春天,所有的一切都充满了生命力。”在切入主题之后,第二段我写“田埂上的小草,争先恐后地冒出来。这里一丛,那里一簇,勃发的生机在绿色的诗行中闪现。竹林里的新笋,也一个接着一个钻出来。润着细雨,抚着和风,抖擞精神直往上窜。你长高了,我也要长高。这紧张激烈的竞赛,使人眼花缭乱。”接着我又写“田野里的麦苗,公园里的花卉,森林里的树木,都接受了春的召唤。整个大自然都盎然着生命的活力。”然后再写“长呵,长呵,春天是生长的季节。只要你能够发芽,能够生长,或还有残存的活力,它便赋你生长的便利。它决不因为你刚刚出土,还比较稚嫩,或久历寒暑,已枝断干裂,便冷淡你,压抑你。”“长呵,长呵,春天也是竞争的季节。大家都在竭尽全力生长。谁也没功夫妒嫉,谁也不会受到无端的讥讽。优胜劣败,胜者光荣,这是春天所推行的原则。”在第三第四段写好以后,我在结尾点题:“春天,毕竟是春天,你充满活力,洋溢激情,给城市和农村的每一个角落都带来希望,给许许多多的孩子带来生长的快乐!……”这篇文章充满对生态文化的赞美,最后发表在《中学生写作报》上。
我的学生吴承贝尔的考场作文是这样开头的:“立春已过,只是春天似乎藏得太深,凉意刺骨,倒是雾霾又重了些。当我抱怨见不到春天时,母亲却叫我别急,说春天,毕竟是春天,她的春意会让你陶醉。”接着,她写三年时光匆匆流逝,去年冬天进入紧张的复习阶段,再无心思看窗外的风景,伏案看书,在期待春天的到来。她在写自己的感悟,为写“春天,毕竟是春天”作铺垫。然后用生动的细节描写,着力刻画虽有寒意,但已悄悄到来的春天。接着又从自然的春天,引申到人文的春天,写自己的哲理感悟。结尾她是这样深化主旨的:春天,毕竟是春天呵。在每个沉睡的季节之后,在生灵慵倦迷茫之时,再大的风也挡不住她,再浓的雾也阻挡不了她,春天,将会把希望洒向每一片土地,洒进人们的心里!由于该同学在写作时紧扣题旨,巧妙展开,既写了大自然的春天,又写了人文的春天,两者浑然一体,立意深刻,生动地刻画了自己因为春天的到来,对生态环境而充满希望,十分喜悦的心情,这篇文章得分颇高,选入《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优秀作文报告》一书。该同学成为2014年考进无锡市中考前45名。后来同时考取了英国剑桥大学和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出于爱好,后就读英国帝国理工大学。
我的另一个爱好大自然、喜欢生态文化的学生申屠涧桥在写《春天,毕竟是春天》这篇作文时,是这样开头的:坐在飞驰的汽车里,即使关着窗还是觉得有一阵阵寒风吹来。“老爸,你不是说春天已经来了吗?”吹着风,想想自己触目惊心的期末成绩,不禁打了个寒战。爸爸听了我的话,笑着说:“春天,毕竟是春天,你会感觉她的到来的。”她从写自己乘车的感受写起,紧扣题目,展开话题。接着,她夹叙夹议,通过叙述自己春节回老家的看到亲人为了创建这美丽的生态环境而不懈奋斗的故事来写这篇作文。她一边讲述自己回老家的见闻,一边写自己的感受。边讲边议,亲切自然。这篇文章语涉双关,通过发现大自然的春天来了,进而写自己要去寻找生命的春天。两者巧妙结合,相互映衬,立意新颖、深刻。这篇文章她是这样点题的:难忘那春草,难忘那春天。毕竟是春天了,我心里澎湃着昂扬的激情!这篇文章在无锡中考中获得高分,被选入《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优秀作文报告》一书。由于热爱自然,热爱生态文化,热爱写作,申屠涧桥同学通过北京现场决赛,成为“叶圣陶杯”第11届“全国十佳小作家”,她在2014年4月(中考前)就在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个人文集《青葱涧桥》,成为无锡市作家协会发展的第一个学生会员。她高中毕业后收到10所美国名校录取通知书。现就读于美国现总统拜登的母校:美国雪城大学。
我喜欢生态文化,喜欢旅游,喜欢写作,我自觉地为生态文化鼓与呼。利用闲暇,我游历了国内的很多景点,在《旅游》《读写月报》《文汇报》《中国校园文学》等刊物发表了《“环滁皆山”探源》《仙岛访“仙”记》《在那春风沉醉的夜晚》等很多文章。2014年4月,我还把77篇写无锡的旅游散文汇编成《坐游云海》【无锡篇】一书,在文汇出版社出版。
受我的影响,我的学生也都爱生态文化,爱旅游,爱写作,也先后在文汇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聆听雨声》《青葱涧桥》《青春私语》《在那樱花盛开的时节》《银杏树下的少年》等个人文集。申屠涧桥、吴承贝尔、邱雨晴、任靖雯、曹正韬等5名学生成为无锡市作家协会会员。邱雨晴、张辉、申屠涧桥、任婧雯、曹正韬、陈令祎、邓若冰、吴承贝尔、罗婧玥等9名同学经北京现场决赛,成为“叶圣陶杯”“文心雕龙杯”“文星杯”等新作文大赛的“全国十佳小作家”。浦江同学是无锡市无锡市中考语文状元,唐卓涵同学高考语文135分。王志明同学是上海复旦大学副教授,汪滋淞同学是同济大学副教授……我儿子受我勤奋学习的学生感染,也考取上海交大硕士、复旦大学博士,早在读硕时,就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研究生教材,后来又在世界顶级医学大会上宣读论文。
我爱生态文化,我为生态环境鼓与呼。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努力,让我们的祖国的山更绿,水更清,人民生活更幸福。
薛汉忠老师简介】
全国文学社团十佳名师、中国校园文学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十佳中学生文学社首席指导老师、叶圣陶杯全国优秀指导老师特等奖获得者。曾在北京、山东、河北、江西、浙江、江苏南京等地介绍作文教学经验或上公开课。
坚持40年与学生一起写同题中考、高考作文。撰写或主编书籍近100本,多家刊物发表各类文章近2000篇。主要精髓在《作文指导快捷通》(想提高作文水平的同学,欢迎关注“薛老师作文助考平台”微信公众号)。培养出5名市作家协会会员,学生发表文章2000多篇,6名学生出版个人文集,9名学生经北京现场决赛荣获“叶圣陶杯”“文心雕龙杯”等作文大赛“全国十佳小作家”称号。
一些学生通过☞《作文指导快捷通》的系统指导,考取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名校。浦江同学是市中考语文状元。赵玲芳同学中考语文150分,得分146分。伊铭同学(北京)中考语文150分,得分146分。唐卓涵同学高考理科语文160分,得分135分。冯超同学高考语文150分,得分129分,是德国名校马尔堡大学法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