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 中国式矫情
作者: 刘定应
20年前,我读过一本奇书《罗织经》。其卷首云:人之情皆矫,世之俗皆伪。我对这一句耿耿于怀了,常常将之推导世界上人和事,以便更好适应社会。经过多年自悟:矫者,善变化也。中国式矫情有这么一个句型: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语出《红楼梦》)。
一次酒局上,某甲实则不胜酒力。亲朋好友,喜相聚,乐融融,觥筹交错,热闹非凡。同桌众人矫情:你的酒量大,你的为人好豪爽,你的能力强,你的人好、水也甜,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一口喝得深、说明感情深,酒壮英雄胆,等等。某甲就这样推杯换盏,就这样自己也矫情了(明明知道自己不能喝,却要自负地大胆喝)。就这样某甲醉倒了,而且永远一醉不醒,去见马克思去了。这样“矫情”把命丢了。
某乙为人尚好,但特要面子(要面子是人的本性,若过分了,就是矫情)。一天朋友相聚,某乙不知不觉中露出了对朋友的矫情:说话霸道;自认为高人一等,鄙视他人;喜欢“夏天睡外面、冬天睡里面”的小便宜,等等。当朋友感觉后,自然不舒服。人的一生友好一个人也许需要几年或几十年,可是得罪一个人却很容易,可能仅仅一件事或者一句话就足矣。这样“矫情”把朋友丢了。
宋朝大学士苏东坡与佛印是关系很好的朋友。有一天,苏东坡写了一首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他自认为自己学佛境界很高,用诗文可以说明一切,便让书童将诗送给好友佛印看。佛印大师看后,心中自然明白,于是提笔写了两个字“放屁”,并让书童带回去。苏东坡虔心学佛,本以为自己在“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八个方面学的很好、做的很好,“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不料被好友认为是“放屁”,于是便气汹汹地乘船过江来到金山寺想问一下原因。到了金山寺,便见门前一幅新对联“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苏东坡看了顿时脸红,惭愧万分!是啊,苏东坡矫情了,他认为自己有佛性,好友相讥之后,他就坐不住了。这样“矫情”把佛性丢了。
中国式的矫情就是在“真”与“假”间,“有”和“无”之间,“实”与“虚”之间,一切的一切都在“矫情”之中,且是以相互变化的,如同中国的八卦之说,阴阳相生相克,并不断演变,最后推动世界人和事的发展变化。能认识中国式矫情是初级层次者,能灵活巧妙运用的人则是更高层次的人。
我是不怎么喜欢太矫情的。也许我是八卦中的“阳鱼”,喜欢“真,实,有”。我喜欢伟人所说的那样: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
2021年6月14日,农历五月端午于书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