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热点
原创
精华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头条号
标签
下载APP
所在区域:
区
取消
提交
热点
原创
精华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标签
首页
\
文学
\ 【东北精华•重磅推出】“端午节”全国诗人感怀作品展
【东北精华•重磅推出】“端午节”全国诗人感怀作品展
精华
热点
21-06-13 16:50
129683
阅读
关注
【本期作者排序不分先后】廖万友、伍玉龙、王世华、李太忠、老真、浓情黑土、杜爱莲、王楠、剪雪斋主、郭志良、南山美人、夜雨秋灯、潘魁、韩宏伟、王会琴、肖宝利、郭志良、仇连山、张建国、原金荣、李建印、王明利、宋清泉、王清义、樊占女、杜爱莲、秦人、曾培方、仇连山、江南才子、解寒、郭四清、曹南强、薛有为、高喜文、任学萍、雨载鹰、张汝松、杨迎勋、杨一之、张文举、秦人、解寒、丁旭、原金荣、宋清泉、樊占女、孙德力、汪全栋、罗新民、刘结根、薛有为、亢连生、化忠、嵩蒿、付杰平、王会琴、王清义、郭四清、马锡斌、东昌居士、姚振华、吴书深、田永巨、张英波
【编者按】又是一年端午,又是一年粽叶飘香,华夏大地处处弥漫着温馨,炎黄子孙陶醉在粽叶淡雅的香味中,陶醉在屈原的不朽精神中。
“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端午习俗传千古。”端午节至今已有 2500 多年历史,是中国最古老最有底蕴的传统节日之一。每逢农历五月初五,形式多样的端午节俗在全国各地上演,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多样性特征。《东北精华》特推出同題专辑,他们以不同感受弘扬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让我们通过全国诗人佳作,一起了解端午节,传承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敬请大家大家欣赏
七律•诗乡粽更香
文/廖万友
千年天问屈原郎,万载离骚赋韵长。
胸旷举贤家国盛,志高授士利民强。
奸臣嫁祸三闾死,忠善遭殃佐使亡。
旧日楚江船救急,今朝华夏势隆昌。
七律·端午杂感(新韵)
文/伍玉龙
每逢端午吊屈原,苦艾森森蜜粽甜。
马路向来非跑马,官衙自古只为官。
舟行水面波光异,乐在其中味道偏。
强挤悲催无热泪,讴歌似赞假一天。
端午思
文/王世华
今人品粽只欣香,屈子躬身汨水殇。
遥唾当年君世乱,唤醒昔日楚魔王。
共和建国延鸿运,时代长征起舰航。
一片丹心追梦献,中华民族复兴昌。
七律•端午节感怀
文/浓情黑土
仲夏炎风麦穗黄,一年又是祭端阳。
菖蒲艾叶驱邪恶,诗节文人赋俊良。
律韵离骚情切切,放歌天问意飏飏。
龙舟竞渡强身动,盛世中华福运长。
七律•端午节感怀
文/浓情黑土
时至端阳角粽香,汨罗江畔赛舟忙。
踏歌天问波浪涌,赋律离骚意境狂。
念念崇高家国梦,萦萦悠远屈原章。
千年记忆衷情寄,盛世中华福吉昌。
七律•端午节感怀
文/浓情黑土
红榴五月伴鸥沙,致意文明律韵花。
一曲离骚千古事,九歌诗赋万年涯。
艾青郁郁家声远,雄酒浓浓志气遐。
端午情怀光世道,龙舟奋起大中华。
七律•端午节感怀
浓情黑土
艾叶青高祭国殇,龙舟逆水粽飘香。
离骚一曲名天下,天问九歌誉华章。
坦荡胸襟云月影,开明品德俗情场。
爱民诗圣人称颂,屈子忠魂永世芳
七律•端午感吟(新韵)
文/老真
一首离骚憾古今,英灵足迹可堪寻。
忧国恨被皇朝弃,抱志悲投恶浪沉。
信是江山常易主,须知岁月总更新。
龙舟竞渡聊当慰,祭告屈翁喜泪纷。
七律•端午念
文/肖宝利
时来端午赶诗潮,难忘屈原华夏骄。
神话传说出天问,心言自苦化离骚。
比兴畅快多活跃,直喻奔腾富细描。
尤使爱国该效仿,龙舟香粽艾蒿摇。
七律. 端午节感怀
文/南美山人
汨罗碧水映云天,两岸青峰贯日边。
万众划舟追屈子,千声唤叫觅忠贤。
离骚妙句尊诗祖,香草华章赞翠莲。
未使怀王施美政,江山痛失恨绵绵。
七律·祭诗祖
任学萍(宁夏)
七彩龙舟柳岸梭,青刀绿叶卷诗箩。
飘香角粽忠魂祭,滴血轩文浩气歌。
九问苍天多少泪,三听楚水万千波。
芸芸众目望江处,傲骨贤臣有仿么?
七律端阳感怀
文/雨载鹰
龙舟竞渡鼓逄逄,屈子招魂隔楚江。
夕赋离骚忧积久,空遗孤愤泪流双。
贤臣未得亡秦策,壮士堪伤哀郢腔。
千载九歌端午起,灵均不死佑朝邦。
端午有感
文/李太忠
又到端午思屈原,为国为民敢谏言,
无奈身死汨罗江,留下端午祭先贤。
我若是你不投江,领兵抗敌护家园,
既使战败身先死,死亦鬼雄美名传。
写在端午
文/高喜文(山西)
端阳又至忆千年,万户还承屈子怜。
插艾焚香驱恶鬼,竞舟抛酒愤奸权。
民祈尘世冤魂少,天赐苍生吉禄延。
抱曲离骚投自尽,汨罗江畔祭忠贤。
端午节时悼屈原
仇连山
五月初五是端阳,户户家家品粽香。
竞赛龙舟怀屈子,高悬艾草祭忠良。
心系社禝遗天问,情注庶民书九章。
一曲离骚绝千古,一投汩水美名扬。
端午遐思三首(新韵)
张汝松(吉林)
千古离骚旷世才,文人何故命多乖?
萦思百姓疾和苦,忧患邦国盛与衰。
孤舟老病怜杜甫,逐客风尘悲李白。
忠贞屈子知多少,岂止茫茫湘水哀?
端阳热泪涌清江,悲起汨罗一脉长。
高咏楚辞酬午日,手持骚赋忆国殇。
豪雄霸业风云散,不灭忠魂花草香。
浊酒斜阳渔樵话,湘波千古尚流芳。
沅湘恨难灭,豪气大江奔。
浩淼流悲壮,凄哀漫古今。
芬芳发岸芷,萧瑟怨枫林。
楚阙荒丘土,离骚日月魂。
端阳节情寄
杨迎勋
一
五月端午红,粽子芬芳香。
文神屈子夫,离骚九歌唱。
包香盛世年,瑞气灵光扬。
丽日彩丝舞,赤心谱华章。
二
五月端午谁自言,橘颂千古悼屈原。
忠魂冤殒今古事,离骚万代诗经典。
此日谁吟天问句,诗香透着粽香浓。
满腔赤心凌云志,上下求索中国梦。
三
和风送暖又端阳,赤子情怀世代扬。
屈子忧思忠义烈,凭栏细品艾茶香。
苦乐年华不言悔,践行大爱放光芒。
义胆忠魂千古颂,离骚不朽万年长
端午怀屈原 八仙体、
文/杨一之
〈一〉
一年一度粽飘香,天下骚儒笔又忙。
措句谋篇歌屈子,引经据典挞昏王。
贤臣万古芳名播,奸侫千秋臭誉扬。
侧听汨罗龙鼓响,音传四海慰忠良。
〈二〉
楚主昏庸失栋樑,一年一度粽飘香。
安邦上策抛云外,济世忠言搁耳旁。
书简空呈兴国本,毫尖白聚惠民方。
兵临城下迎王剪,可悔忠臣跳汨江?
〈三〉
心怀崇敬诗宗梦,屈子祠中香火贡。
一年一度粽飘香,千秋千府歌人凤。
家家蒲艾魅邪驱,处处龙舟河岸送。
战国春秋故事多,大夫唯引黎民痛。
〈四〉
大夫忧愤断肝肠,抱愤含悲著九章。
七国七王归大统,一年一度粽飘香。
河山痛失迎新主,黎庶流离失故邦。
不耻他乡囚志士,诗宗祠庙立萧湘。
〈五〉
妖妃误国凭颜丽,志士遭谗连中计。
无能昏主禁秦川,有诈张仪谋楚帝。
一年一度粽飘香,四水四方龙鼓继。
自古忠臣百姓钦,千秋万代虔诚祭。
〈六〉
岁岁龙舟竟渡忙,星移斗转又端阳。
河堤处处人排队,庭院家家艾插墙。
各社各群诗斗艳,一年一度粽飘香。
忠臣万古名留此,爱国豪情满楚乡。
〈七〉
师承老祖精忠意,天问门生歌楚地。
爱国情怀代代传,忠民美德人人记。
秦王有势不追随,故主无能毋叛弃。
一年一度粽飘香,节定端阳弘大义。
〈八〉
诗宗大作柜中藏,读罢离骚读九章。。
天问台前多感慨,汨罗堤岸几神伤。
风吹帝子征程远,浪遂湘妃泪水长。
岁岁端阳歌不尽,一年一度粽飘香。
端午节寄怀十章
永昌居士
(一)
拾级高楼眺远方,阴浓四野度端阳。
缅怀贤士知忧国,谈及奸人恨断肠。
一片丹心青史载,千秋雄鬼碧波扬。
隔空遥祭三杯酒,掩卷樽前回味长。
(二)
今逢端午忆灵均,直谏朝堂舍己身。
磊落襟怀为社稷,忠贞品性惜黎民。
滔滔碧水贤才殁,烁烁丹心史籍殷。
喜看千秋风雨后,云开日丽九州新。
(三)
恨别苍天并翠微,纵身一跃不思归。
千重绿野哀晨雾,万仞青山泣晚晖。
梅雨凄迷阡陌路,粽香弥漫苎麻衣。
屈公已列瀛洲座,留得清音和者稀。
(四)
春秋战国话当初,浩气垂今尚有余。
魂断汨罗千载敬,名彪青史几人如。
楚辞雅卷涵香草,天问华章入素车。
不负端阳须举酒,遥将此意祭三闾。
(五)
汨罗浩渺世闻名,内有英魂负恨行。
荡遍渔舟存惋惜,抛完角粽放悲声。
秭归故事先人记,华夏风标后代擎。
一酹江涛烟雾绕,留于后世几多情。
(六)
九重恨事未曾消,抱石投身恸舜尧。
角粽香酬水内鬼,渔舟影动庙堂魈。
哀哀眷念传焦尾,绻绻悲情寄紫箫。
此处于今风色动,汨罗江畔客如潮。
(七)
墨客今朝忆屈公,汨罗江水映苍穹。
长天忽洒龙舟雨,旷野频传稻菽风。
纵使冰心昭史册,不堪赤子入湍泷。
素笺铺就怀幽意,婉婉笙箫绕玉盅。
(八)
长街短巷粽香闻,且把端阳两地分。
楚地紫烟凝碧水,圣乡翠柏入红云。
离骚一卷青编载,橘颂千秋淑气熏。
到底人间情永驻,烬灰留取化清芬。
(九)
岭南曾见赛龙舟,两岸人家共水流。
锣鼓喧嚣萦绮陌,号歌清越入华楼。
齐心始得同心结,共步方能稳步求。
好梦难圆当奋起,衰翁感此亦筹谋。
(十)
碧水滔滔话汨罗,古今留下几悲歌。
明君有德犹遗憾,昏主无能又奈何。
世上休言贤士少,朝中何故侫人多。
安居乐业黎民愿,一曲离骚竞逝波。
祭诗祖
任学萍(宁夏)
水静山昂听楚谣,青芦剑叶泪堪消。
功高驭笔离骚著,天问神章晴日昭。
古墨怀沙秦梦醒,银云雪浪国魂飘。
江风浅唱英豪祭,慷慨诗音震九霄。
七律•辛丑端午随吟
文/张文举(内蒙古)
(一)
飞龙得正奉端阳,仲夏风薰万里香。
晓雾清醇缘艾草,晚烟浓郁谢雄黄。
云编五彩天除疫,气贯千年地拥祥。
看我神州鸿运罩,寰球谁可共沧桑。
(二)
汨罗江畔泪长萦,千载郢都羞愧生。
谁解离骚无限怨,皆怜香草一番情。
丹心化雨滋今古,碧血凝虹佑楚荆。
国恨焉能容再现,中华圆梦世安平。
七律·端午节祭屈原
文/墨澜
死节精魂九问天,国亡身殒倩谁怜。
袭香角粽酬湘水,踏浪龙舟破楚烟。
岁月留芳空叠恨,盐梅佐鼎也欺贤。
舞韶不负灵均义,骞翮贞心逐日悬。
文/秦人
仲夏端阳瑞入堂,家家艾草满庭香。
包囊系戴童声笑,舟首挥旗舞动浆。
飞起龙鸢千万只,食来米粽众心芳。
纪怀屈子投江日,海北天南念国殇。
七律•过汨罗江感怀
文/解寒
屈原才学溢罗江,淹殁皇家享殿堂。
有意难能支大厦,无缘自笑痛肝肠。
沉沉诗册传天下,耿耿丹心别帝王。
忧国忧民凭奋志,千年不朽祟尊光。
七律•端午赋笔
文/丁旭
龙舟粽米庆端阳,绿女红男着盛妆。
千载冤魂沉水底、一腔愤慨付诗行。
江中旗鼓祭三闾、岸上评书咒楚王。
自古忠直多被贬、伴君如伴虎和狼。
七律•端午随笔
文/丁旭
年年端午祭屈原,江上龙舟旗鼓喧。
学界诗文千万首,民间米粽百十鲜。
是非已被官家写,誉毁还须百姓言。
感慨先生投水后,离骚历代奉开篇。
端午史话
文/原金荣
民俗端午史久远, 屈原之前己出现。
龙的传人拜图腾,五月祭祀龙舟鉴。
农耕古国重节操,义仕投江楚民念。
粽子入水喂鱼鳖,保全体肤无风险。
祭屈原
文/原金荣
爱国情结犹可敬,几度发配忧楚殇。
离骚天问怀心愿,新体楚辞创雅章。
汨罗江水埋岁月,众观龙舟诉衷肠。
壮士舍生成风骨,粽子抛江慰忠良。
缅怀爱国诗人屈原
文/宋清泉
五月端阳粽子香,离骚一曲放光芒。
忠魂正气怜家国,傲骨虚怀挺脊梁。
愿做贤臣千古颂,不当奸丑万年扬。
悬蒿驱鬼鞭邪恶,人品崇高赋九章。
鹧鸪天.端午感怀
文/樊占女
楚地茫茫皆醉人,幽兰惨淡草氤氲。
投江欲醒世间梦,滚滚清流可洗尘?
抛粽子,酒千樽,龙舟腾浪佑冤魂。
香笺万盏祭诗祖,焉教忠臣多泪痕?
七律•端 午
文/孙德力(内蒙古)
端午时交感慨生,谁知老笔亦多情。
摆来蒲酒及晨祭,送去艾符从善行。
千载贤愚惟大节,九州今古复升平。
当轩向水朝天问,几缅年年士庶名。
七律·端午节怀古
文/汪全栋
炎黄诗祖楚词根,残害无辜帝负臣。
执意联盟明大义,忠心爱国显怀仁。
中流千里鄂君棹,远岸一尊湘女神。
嗟叹汩罗空有泪,三江难洗雪冤人。
端午情
文/罗新民
粽裹幽香拌豆沙,纤纤玉手挽成花。
天然清淡融深爱,小巧玲珑收妙夸。
路远何妨凭快递,儿娇自信揽红霞。
休愁世味年年薄,缕缕乡情任子奢。
七律·忆屈原
汪全栋
忠奸不辨楚襄王。媚外忘仇害栋梁。
心系苍生愁万斛,意牵赤子泪千行。
揭开配偶图封域,扶出抗秦保江山。
爱国精神昭日月,雄文数卷永留芳。
七律·端午
文/刘结根
汩罗江畔水长流,五月端阳景色悠。
杨柳青青交飞燕,红旗猎猎竞渡舟。
追欢稚子风吹帽,寄兴先生酒上头。
角粽千年依旧热,彩丝缠线笑人愁。
端午吟
文/薛有为
汨罗江水波光粼,竞赛龙舟鼓声频。
門前艾蒿驱奸佞,江里抛粽祭忠魂。
天问数句天无语,离骚一智尽雄文。
千秋传颂先贤志,万代激励后来人。
端午祭
文/薛有为
潇湘自古多人雄,楚国志士数屈平。
报国空怀凌云志,忧民常记坊间情。
天生傲骨人钦佩,敢以生命谏昏慵。
虽死犹榮胜岱岳,千秋万代颂英灵。
七律·端午訢叶
文/亢连生
端午来临訢叶广,千山万水展芬芳。
京城北国蒹葭绿,热带徽南箸箬茫。
粽角成尖因蔺缚,折翻槲叶可成方。
竹麻荷伞风清味,扯蛋芭蕉自见长。
七律·纪念屈原
文/亢连生
龙舟竞度战旗扬,纪念屈原粽子香。
帶雨榴花红胜火,泪滴菡萏绿炎凉。
郢都陷落撕心裂,万古离骚拓赋荒。
面宇恆心惟念是,舍生忘死一铿锵。
写在端午
文/高喜文(山西)
端阳又至忆千年,万户还承屈子怜。
插艾焚香驱恶鬼,竞舟抛酒愤奸权。
民祈尘世冤魂少,天赐苍生吉禄延。
抱曲离骚投自尽,汨罗江畔祭忠贤。
端午纪念屈原
文/化忠
楚地丹阳诞诗王,博闻强识志诸方。
贤能荐举修明法,联并抗秦施主张。
辞赋九歌传后世,离骚天问永留芳。
屈原爱国千秋颂,刚正仁心万古扬。
端午祭江
文/嵩蒿
楚地楚水流何边?一路情涛汨罗天。
浪知端午节将至,涛不绝泪悼屈原。
淯水总思汨罗水,楚人难忘丹阳源。
丹阳楚都今何在?青铜器存豫博舘。
巧舌張仪谋连横,楚断齐谊要秦川。
利令智昏怀王死,力挺靳尚有子兰。
身赴武关王驾困,客死秦國合纵难。
连横谋成張仪避,谎说六百六里间。
怀王死后楚势弱,秦灭楚國将王箭。
屈原经伦尽忠言。怀王不纳反信奸。
忠烈投沉汨罗水,留有离骚强音篇。
楚辞九歌忠烈魂,端阳百姓永祭念。
艾香飘溢漫江水,粽香沉入汨罗间。
龙舟赛喊庆一统,感怀忠烈端午天!
七绝•端午杂咏
文/剪雪斋主
有心商贾囤江米,无用书生凑韵章。
最是野蒿身价长,登堂入室并雄黄。
七绝•端午寄怀
文/剪雪斋主
端阳蒲艾祭灵均,竞渡龙舟号鼓频。
万古民心崇正道,忠魂不死有谁人。
悼屈原
文/杜爱莲
屈原绝唱是离骚,理想楷模世代骄。
激励人仁多志士,流芳千古皆英豪。
粽香祭屈原
文/杜爱莲
中国香粽祭屈原,旧代不平诉不完。
江水奔流志士血,名垂万古颂人间。
七绝·端午节缅怀先贤
文/王楠(安徽宣城广德市)
(一)
悼念屈原诗人
绝笔怀沙抱石死,不随沧水入凡川。
开先辞赋留人类,诗韵丹心驻万秋。
(二)
悼念忠臣良将伍子胥
无道昏君焉懂好,忠良斩首似痴狂。
可怜一代雄才去,端午悲呼祭栋梁。
(三)
悼念孝女曹娥
寻父曹娥投水览,感天动地世名扬。
千年孝道传承记,美德贤良永表彰。
七绝.又到端午〈新韵)
文/潘魁
年年端午祭屈原,粽子飘香百姓间。
壮我中华人共愿,同舟共济大龙船。
七绝.端午思(新韵)
文/潘魁
骚客投诗赠汨罗,龙舟粽子句颇多。
神州咏赋同声唱,爱我中华最美歌。
七绝•端午祭
文/付杰平(夜雨秋灯)
(二)
梦与江湖报国忧,心怀屈子万年秋。
端阳磬响龙舟赛,粽节香飘楚客愁。
(三)
汨水贤臣伟略韬,忠贞不二遗离骚。
千秋楚客还忧国,万代流芳共约涛。
(四)
屈子忠魂镌九歌,千秋浩气叹江罗。
留芳五月心忧国,得意龙舟祭绿波。
(五)
梦寐奇勋回楚郡,江湖壮志携天问。
浮生几载忆君臣,汨水终年忧国运。
(六)
忠魂屈子永流芳,万古贤臣著九章。
汨水茫茫歌颂绝,千秋浩浩美名扬。
七绝·端午放歌(新韵)
文/高宏伟(河北廊坊)
贤良久倚江中月,逝水何曾忘谏臣。
欢喜而今多瑞气,清波飞棹纪诗魂。
端午节
文/王会琴
又是一年端午节,门插艾叶粽飘香。
离骚雄文美名扬,龙舟竞渡汩罗江。
一片风清传千古,屈子刚正投汩江。
留名世代美其谈,屈子豪情话九章。
七绝·端午怀古
文/郭志良
楚辞湘水育秭归,香草龙舟觅子回。
千年诗雅离骚体,万载风骨又有谁?
七绝•祭屈原
文/樊占女
啼血声声独唤春,焉能叫醒梦中人?
毅然跃入汩罗水,凄美悲歌寄月魂。
七绝•瑞午祭
文/王清义(辽宁沈阳)
一
一曲离骚寄汨罗,楚辞千载逐江波。
先贤端午呼天问,来者谁人和九歌。
二
秉烛更深弄秃毫,寻章觅句自煎熬。
纵然访遍三千士,最是风流一楚骚。
七绝•端午感怀(四首)
文/曾培方
一、
烹酒蒸棕插艾丛,祭尊屈子积勋功。
滔滔江水东流去,千古传承报国衷。
二、
端午感怀
文/曾培方
时逢端午粽飘香,龙起开舟航远方。
众念屈原江渚祭,忠君护国世传扬。
三
端午龙舟斩波浪。屈原殉国尚荣光。
离骚四海九歌传。浩气常留代代扬。
四、
夏日炎炎五月天,追思忠义屈原泉。
名垂史册千年留,华夏永存红满川。
过端阳
文/郭四清
传媒激怒汨罗江,浪卷烟云逝水长。
九曲招魂舟载恨,千番拭泪粽牵肠。
吊屈原(二首)
文/曹南强
经伦满腹尽孤忠,无奈昏君他不容,
汨水投江冤屈死,离骚天问唱长风。
心存社稷志雄豪,气吐虹霓品节高,
天问九章歌屈子,泽遗万世颂离骚。
七绝·端午节感怀
汪全栋。
秭归千载梦怀沙,天问离骚出楚家。
汨水湘君神女泪,化为渔父捧黄花。
七绝·端午龙舟节
汪全栋。
菖蒲艾叶倚门傍,渔父龙舟悼国觞。
汨水长流千古恨,冲开人世不平常。
七绝·端午啼鹃
文/陈寿章(重庆)
江上竞舟抛粽频,千秋泪洒祭骚人。
杜鹃同泣悲亡国,哀郢声声痛楚沦。
端午寄思
文/马锡斌
汩罗江上几喧喧,道是千舟祭屈原。
相问盛装投黍者,可知楚典却无言。
辛丑端午(七绝五首)
王明利
采艾蒿
艾盛荒原解百毒,孔方利市总觉俗。
跋山涉水求一篓,插遍寒门纳万福。
煮粽子
薪传角黍透清香,酒醒童声慢品尝。
甘附苦心及汨水,细听天问诉国殇。
品佳酿
禁足无处觅雄黃,老伴贴心启窖藏。
五谷精华消病患,流年无恙享安祥。
祭屈原
檀香烛火淡星辰,悲者平添少壮身。
弱嗓脆腔歌楚赋,何曾岁月忘直臣。
观龙舟赛
鼓角喧天壮仕民,群龙跟紧弄潮人。
劈波斩浪金鸥复,一统江山万象新。
近端午吟(新韵)
文/东昌居士
节近蕤宾品粽香,幽思飞至汨罗江。
当年屈子投身处,破浪龙舟赛兴长。
祭屈原
文/姚振华
五月端阳飘粽香,九州大地祭贤良。
忠贞爱国屈原付,伟大精神万古扬。
端午节
文/姚振华
端阳五月非良吉,避瘟保健主事真。
端午炎天醒五毒,挂艾祥瑞保康身。
祭屈原
文/姚振华
端午又逢寄诗篇,传统节日越千年。
汨罗江水忠魂护,家国情怀今梦圆。
提前过端午
文/高喜文
可喜婆娘厨艺绝,端阳临近早蒸糕。
清香缕缕飘篱外,馋解翁开第一刀。
祭屈原
文/吴书深
(一)
端午祭屈原,粽香飘水远,
汩罗江永存,离骚传万年。
(二)
端午眼泪含,包粽祭屈原。
投江玉身碎,铮骨万古传。
七绝•端午屈子祭(新韵)
文/田永巨(河北)
端午酌酒粽清香,天问离骚话九章。
万水龙舟屈子祭,精神不死寄西方。
七绝·祭屈原
文/任学萍(宁夏)
荆山楚水屈魂讴,血墨情怀动地柔。
誓为忠魂抛赤骨,汨江此后泪长流。
端午节感思
艺舟双楫
棕叶飘香万年长,英躯投入汩罗江。
灵魄魂升瑶池界,始知一统未悲伤。
纪念屈原
文/李建印
我看到
纪念传统千年不变,
祭祀习俗民族坚持。
屈子形象高大坚毅,
爱国情怀越夯越实。
我盼望
门前艾草变成爱国,
宗庙祭龙奋发成龙。
百舟争流涌出暖流,
千家粽子育出赤子。
五色丝线结成连线,
万个香囊奉上锦囊。
高飞纸鸢燃起火焰,
煎就药水洗去瘟疫。
喧天锣鼓敲响战鼓,
华夏人民报捷子民。
我思索
君以一身唤醒天下,
纵身一跃汨罗永泣。
吾有一体作何报答?
奉献一生勿等来日!
写文一段似曾轻飘,
为人一世咱得持重。
端午一天形象要端,
端午一节须持气节。
临江仙·端午祭屈原
文/丁旭
端午民风蒸粽米,
包容三教九流。
雄黄艾草赛龙舟。
人心匡正义,
故事满神州。
官场历来风险地,
书生不善权谋。
曲高和寡自招仇。
离骚含泪写,
天问恨开头。
喝火令·悼念屈原
文/张建国
屈子魂哀泣,
悲心事陌殇。
汨罗江畔慰忠良。
天问楚辞求索,
忧国恸旻苍。
落泪愁肠诉,
离骚气韵扬。
九歌长啸远流芳。
哽咽怀书,
哽咽恨奸狂,
哽咽殉江明志,
日月共晖光。
何满子•端午悼屈子
文/张英波(黑龙江)
誉满神州千古。烟消云散何处?
落花流水绝情意,容貌有谁留住?
龙宫匿身遮体,明月谁人堪诉?
痛隐群星托付,怨气凝成白露。
冰肌艾叶染霜雪,救世一番心苦。
芳草纷纷效仿,唤得迷人顿悟。
查看全文
支持作者
给作者一点鼓励,您的鼓励是原创的动力!
更多
最新评论
3.00
5.00
8.00
10.00
20.00
30.00
50.00
100.00
200.00
其他金额
返回
打赏
最新
换一换
热评
更多
人气
更多
相关阅读
写评论...
取消
确定
https://www.zdwx.com/news/show_2060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