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漪澜迤逦绾情伤(辘轳体)
——— 追思屈原
韵芘胡桂芹
(一)
漪澜迤逦绾情伤,绝笔《怀沙》纡轸肠。
无奈天翱鸡与鸭,只因笯控凤和凰。
孤题燮理联齐国,内举贤能修法章。
可叹忠贞奷诈妒,雄才韬略变离殇。
(二)
俊杰忠贞归国殇,漪澜迤逦绾情伤。
楚辞骚体修辞妙,幽草美人幽草芳。
鬼妒豪贤摧凤羽,妖违世态吝钱囊。
内忧外患缠心绪,施法终停殒栋梁。

(三)
哀思悼念士兵章,凄楚《九歌》清韵扬。
尸骨横斜纡梦绕,漪澜迤逦绾情伤。
忠魂洁似冬霄雪,浩气尊于肝胆肠。
为国捐躯多少泪,男儿英勇隐沧桑。
(四)
屈子贤才《天问》章,包罗万有觅寻常。
守恒定律自然界,治国安民犹在梁。
菡萏缠绵凝露吻,漪澜迤逦绾情伤。
丹心缱绻频求索,怀瑾哪堪损总纲。
注:
“菡萏缠绵凝露吻”: 以菡萏的高雅纯洁喻屈子美德。
(五)
楚辞浪漫奠基良,爱国缠绵悠赋芳。
《天问》追求如蝶梦,《离骚》比喻沁心房。
传神美誉中华史,入骨幽怀一寸肠。
“草宪”出新遭妒恨,漪澜迤逦绾情伤。
注:
草宪: 指屈原推荐的“草宪变法”。
辛丑6 月4 日下午5 点20 分

2、【钗头凤】叠漪澜
——- 追忆屈原
韵芘胡桂芹
焱风阕,南风骨,痛悴躬身辞楚别,叹桑田,叠漪澜,楚怀王殁,万念心残。难,难,难。
骚人杰,忠魂洁,国亡家破灵吹叶,听馋言,损江山,祭贤千古,艾叶斜阑。冤,冤,冤。
(宋媛唐婉体)
【钗头凤】忠魂洁
—- 追忆屈原
韵芘胡桂芹
忠魂洁,九歌杰,痛心揉碎骚文阕。人成各,今非昨,治国施法,损强围弱。
安邦割,志成结,坚贞不屈坠江雪。涟漪索,汩罗缚,奸臣谗言,国亡的确。
(《古今词话》无名氏体)
辛丑5 月8 日下午2 点50 分写

3、端午怀屈子二叠
敬新谱
其一
千帆竞渡鼓声喧,汨水依然怒浪翻。
粽祭鱼龙成习俗,芳流兰芷奠忠魂。
怀沙难抚臣心痛,哀郢长悲君意昏。
江畔年年听啼鴃,如闻毅魄泣湘沅。
其二
每逢端午渡头喧,锣鼓声鸣彩帜翻。
千载离骚传士庶,九歌天问动心魂。
情高纵有才俊识,梦落祇因奸贼昏。
枉殁江深含怨去,长留遗恨在湘沅。
——2021.5.28

4、钗头凤/灵均叹
徐新能
谗臣损,君王信,耿怀难免排迁运。忠言噎,金瓯缺,满腔悲愤,沈江明节。烈!烈!烈!
离骚困,穷天问,九章歌咏招魂韵。芳音绝,谁能越?一朝才俊,万年贤杰。晔!晔!晔!

5、端阳祭屈原叠韵六章
唐治云(桂林)
其一、
汨罗悔恨纳灵均,浊世孤芳孰与珍?
故国安危空献策,君王囹圄自疏臣。
离骚巨制情无限,天问宏篇意有神。
泽畔行吟天地暗,除霾玉宇几时新?
其二、
名扬世界屈灵均,璧玉生辉最可珍。
楚国图强真策士,诗坛创造大功臣。
民歌赋体熔金玉,芳草美人蕴气神。
国粹传承兴禹舜,风骚雅韵唱酬新。
其三、
世界华人共吊均,龙传文化万年珍。
君王昏聩亲奸吏,奸佞谗言害重臣。
楚水凄凉怜社稷,骚歌悲壮长精神。
江河滚滚东流去,屈子声名与日新。

其四、
宇寰所以吊灵均,文化名人世界珍。
缱绻情怀为志士,纵横诗赋岂闲臣。
谏行震主逢奸佞,壮举惊天泣鬼神。
万水龙舟齐竞渡,屈原现影笑颜新。
其五、
汨罗干古伴灵均,一代精英万世珍。
争霸七雄频逐鹿,辅朝两帝总疏臣。
且将楚弊融诗韵,欲拜湘妃作洛神。
香草美人传浪漫,唐吟宋唱焕然新。
其六、
汗青卷卷耀灵均,诗国泱泱屈子珍。
一颗丹心兴社稷,九章妙赋议君臣。
龙舟竞渡图强势,艾叶除邪守护神。
世界名人财富共,环球膜拜与时新。

6、七律 端午随吟叠韵两首
(中华通韵)
周德南
(1)
轮回时令近端阳,伫立骚坛望汨江。
滚滚红尘湮史记,泱泱秀水祀贤良。
濯缨桥畔吟天问,独醒亭前诵九章。
屈子忠魂今尚在,龙舟竞渡粽飘香。
注:骚坛、濯缨桥、独醒亭均为屈子祠“八景”中景点。
(2)
三闾祠畔沐夕阳,蓝墨寻源到此江。
抗霸联齐明法度,怀沙投水见忠良。
举贤美政忧天下,诗赋辞骚著锦章。
逐浪龙舟传世代,神州处处艾清香。

7、端午偶感
易克难
悬香蒲艾岁相仍,楚些吟余心有棱。
岂肯临波惭止水,自当隔雨悟传灯。
好风偏爱经行者,清誉何干入定僧。
会饮荷杯三万斛,此生醒醉已无凭。

8、诗二首
随风
端午心声
一曲离骚振浩天,英魂永久汨罗煙。
龙舟端午齐声喊,呼唤人间好梦圆。
(2) 祭屈原
汨罗江水湍流急,舍命系民生不惜。
端午龙舟祭屈原,共圆国梦雄心赤。

9、诗二首
白志仕
(1)屈 原
远征求索幻天游,忧国忧民志未休。
创造楚辞芳万古,心怀忠怨似江流。
(2)端 午 节
龙舟箫鼓沸千江,蒲剑悬门粽子香。
纪念屈原民俗久,英灵传后促华强。

10、七律:千年端午悼屈原
作者:邢爱学
从来端午竞相吟,只念屈原忧国心。
死节离骚真绝调,忠魂正论有遗音。
投躯海底千船酒,归梦潮头万古琴。
一代名流垂史册,经年颂赞到于今。

11、浪淘沙 (依龙谱) 端阳吊屈原
刘飚
卓越楚辞扬,日月流芳。三闾呼恨苦凌霜,
放逐凄然难报国,血写辞章。
舟鼓震寒江,千古怀湘。菖蒲艾叶粽飘香。
承载先贤桑梓梦,吊祭忠良。

12、诗词三首
文/云中仙子
(1)端午怀屈原
端阳时节半晴阴,复吊灵均素泪涔。
四海瞻依青史事,九州哀慕楚庭心。
离骚旧迹烟波老,天问遗翎岁月深。
身殒汩罗归野草,辞旌遍宇世人钦。
(2)柳梢青 • 端午怀屈子
汨水常流,郢都殇日,祭祀抒讴。《天问》《离骚》,《九歌》《桔颂》,荆楚还留?
补天济世难猷,独醒处,红尘寡俦。经岁沉疴,庙堂谏议,国破皆休!
(3)西江月•龙舟竞渡
辛丑灵均殇日,楚江浪碣轻舟。云移棹影断云流,塞雁哀鸣依旧。
汩水飞龙劈浪,穿波似剑惊鸥。催人战鼓震湘州,玉宇终摘冠首。

13、七律.端午吟怀
黄爱文(广西南宁)
悲声难诉灵均屈,汨水嚎啕泣断肠。
典范离骚多浪漫,奇文天问不寻常。
千秋意志谈君子,万古精神话国殇。
端午心怀鸿鹄愿,龙舟竞技谱新章。

14、端午香粽祭屈原
胡广英
黍粽端阳祭圣原,香飘天上敬先贤。
满怀壮志扶新律,骚客豪情篆世间。

15、端阳寄怀
唐基苏
苍龙七宿正中天,影动浮槎鼓号连。
屈子沉江新酹酒,一川鼎沸俱争先。

16、律曲二首
戴分洪
(1) 祭屈原
怀石投江为国殇,汩罗难没赤忠良。
九歌天问千秋诵,橘颂离骚万载扬。
气贯长虹颜洁体,文瑰才秀赋流芳。
英名不朽垂青史,端午年年祭屈郎。
(平水韵七阳)
(2)【散曲正宫 塞鸿秋】
楚辞 离骚
美人香草之形象,魁奇迷幻之神创。诗人怀楚之惆怅,史家千古之吟唱。灵魂飞越翔,浪漫逐高亢。美无藏尽风流荡。

17、端午随笔三首
湖南刘德金
(1)、端午凭悼
一代忠良殒汨罗, 端阳悼祭为君歌。
《离骚》一卷吟千古, 岁岁龙舟竞逝波。
(2)、长想思.端阳
庆端阳,哭端阳,一卷《离骚》众感伤,凭江悼国殇。
祭汩江,闹湘江,告慰英灵国富强,龙舟竞赛忙。
(3)、卜算子.毒端午
屈志己难酬,抱恨沉江里。更惜曹娥伍子胥,同是端阳死。
德孝永昭彰,美誉垂青史。悼念先贤奋赛舟,岁岁曾相似。

18、屈原咏(叠韵二首)
李坚(桂林)
其一
砚怀明镜此生磨,桨楫舟帆度劫波。
善策虔呈逢佞小,忠肝敬奉遇盲疴。
芝兰驱秽风传馥,晧月凌穹光映魔。
壮志未酬离浊世,濯身洁水浪长歌。
其二
剑胆芒锋须砺磨,匡时拯国踏澜波。
掏心竭力酬宏志,剜肉医魂治世疴。
浩气九州能励魄,灵光千载自惩魔。
连年舟赛龙威奋,高耸丰碑寰宇歌。

19、端阳怀古(叠韵七律三首)
宿富连(桂林)
其一
九州今日祭灵均,国宝雄才胜玉珍。
屈子投江遗巨恨,昏君输玺弃贤臣。
文光射斗昭天地,浩气凌云泣鬼神。
墨客骚人迷雅韵,楚辞千诵意犹新。
其二
每逢重午忆灵均,玉赋金音举世珍。
祸起秦烽焚楚玺,冤沉汨水殒忠臣。
黎民疾苦常萦梦,社稷安危总费神。
浪漫抒情宗鼻祖,骚雄千古派流新。
其三
文坛千古颂灵均,义胆忠肝百代珍。
香草美人殤浊世,谗言毒计毁清臣。
离骚妙句迷陶令,天问奇思醉洛神。
弦管齐鸣添雅兴,唐诗屈赋唱词新。

20、诗词二首
邓绍林
(1)七绝.敬悼先贤屈原
邓绍林
梅雨佳期端午风,石榴五月赏花红。
龙腾虎啸浪波白,民俗千年屈子崇。
(2)清平乐.端午吟
邓绍林
世情更迭。意兴因时结。早别饥荒开荤节。粽子龙舟仍热。
恋此何只图腾。也非仅仅忠贞。祭祀先贤典范。生生不息传承。

21、柳梢青 . 端午吟
黄建华
身佩香囊,门悬蒲艾,酒饮雄黄。竞渡龙舟,纸鸢追燕,糯粽飘香。
灵均热爱家邦,创骚体、豪吟玉章。悲愤捐躯,魂融汩水,万代流芳。

22、词两首
作者:邢爱学
(1)鹧鸪天:端午情(晏几道格)
每念国殇恨未平,年年端午动吟情。
馋言歧路倾天阙,直谏乾坤筑石城。
只可叹,枉孤鸣。问天抱石但闻声。
离骚别曲千秋颂,楚水招魂万古名。
(2)金错刀:悼屈原
天问道,楚臣心。
忠言无用命江沉。
离骚一曲明生死,渔父悲歌奏古今。
家祭酒,国殇吟。
年年端午复鸣琴。
龙舟洒泪情山重,角黍招魂意海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