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在2017年,环保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下称《方案》)的通知,综合整治“散乱污”企业作为首要任务被重点提及。
“散”是指不符合当地产业布局等相关规划的工业企业(场所),没有按要求进驻工业园区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场所),“乱”是指不符合国家或省产业政策的工业企业,应办而未办理规划、土地、环保、工商、质量、安全、能耗等相关审批或登记手续的工业企业,违法存在于居民集中区的工业企业、工业摊点、工业小作坊,“污”是指依法应安装污染治理设施而未安装或污染治理设施不完备的工业企业,不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的工业企业。
然而,在河南省尉氏县岗李乡冉村村委会河东周村西南边占地数十亩的十几家“散乱污”家具厂,未配套建设污染防治设施,却如火如荼的开工生产中,噪音、废气、废水恣意的向外排放。
十几家“散乱污”家具厂集中在一个封闭的围挡内
这是一处占地五十亩的大围挡围起来的“散乱污”家具加工厂聚集地,在爆料人的指引下,记者走进了这片“神秘”的铁围挡。

地上的木屑都有几厘米厚,现场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人向记者透露,由于要进行大量木工和涂漆工作,家具厂通常会存在扬尘、污水和噪音等环境污染。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所有厂房藏身于用铁皮包围的一围挡内,占地大约有五十亩,里面除了机器外,还零乱摆放着一些未加工的木材,噪音污、粉尘,废水、很难想象,周边的村民置身于一个怎样恶劣的生存环境,几处喷漆房未有任何治理设施,喷漆工序的废气直接经过风机向外环境排放。

围挡内到处都是宽大的厂房。尽管门前没有挂牌,但厂房里仍散发着浓重的异味,地上厚厚的木屑,门口一个约摸50岁左右的中年女性告诉记者,这里的家具厂有十多家,都未办理营业执照和环保手续,同时缺乏配套建设污染防治设施。

记者追问:什么手续都没有,污染这么严重,平时环保部门不来查吗?这位中年妇女悄悄回答:很少来查,即便来了也是做做样子,睁只眼闭只眼,肯定都有利益关系。
环保中队长李战伟坦言:遗留问题,都没有手续
针对岗李乡河东周村这些“散乱污”现象,记者致电负责岗李乡的尉氏县生态环境保护局中队长李战伟,李战伟电话里表示,这些厂都没有手续,散乱污现象由来已久,是一个“遗留问题”,他会把记者反应的这个情况向村委会主任反映,并让村委会主任给记者回电话。
没过多久,一位自称姓周的村委会主任就回了电话,周主任在电话里不是向记者答复如何配合有关部门对这些“散乱污”家具厂进行整治而是邀请记者“中午一起吃个饭”,并向记者索要个“二维码”给记者“表示”一下,这些要求遭到了记者的断然拒绝,接到反映的的问题不是积极处理解决,而是采取讨好的方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位周主任行为是环保中队长李战伟的刻意安排还是自作主张记者就不得而知了。
国家三令五申整治散乱污企业,这些家具厂缘何生存至今?
国家环保部早在2017年9月初发布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下称《攻坚方案》)与此次六部委联合印发的《方案》遥相呼应。《攻坚方案》也明确强调,要加快“散乱污”企业整治,对已核实的量大面广“散乱污”企业,本着“先停后治”的原则,区别情况分类处置。
对于涉大气污染物排放列入淘汰类的,一律于2017年9月底前依法依规关停取缔,做到“两断三清”,实行挂账销号,坚决杜绝已取缔“散乱污”企业异地转移和死灰复燃。
距离《攻坚方案》的出台已经四年了,而尉氏县岗李乡河东周村这批“散乱污”企业不仅没有得到彻底整治,反而成规模发展,这不仅令人生疑:当地政府和环保负责人是干什么的?是真的不知情还是另有隐情?这其中有没有利益的瓜葛?希望有关部门该彻底查一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