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简介:雪花,原名宁洪涛,山西万荣人,大同工作。八十年代大学毕业后,任报社通讯员,校刊负责人。从教四十年,曾获优秀论文奖与跨世纪全国中小学征文优秀指导奖。县作协会员,某刊物副主编。兼任某私人微刊特邀主审。海浪花文艺中心宣传部长。桃源国际冰清玉洁社副总裁。新视界微刊副社长。多篇小说散文诗歌评论发表于诸报刊杂志及平台。

端午乡愁
文/雪花
小时候,不知节气的来历,包括清明、端午、中秋等重大时节,也不了解其所以然,光盼着过年!
时下芒种已过,而重五端阳节将接踵而至。
清明追远,中秋团圆,端午怀人,过年狂欢!
一年之中,最让人萦怀的莫过于这几大节日。
清明一般祭祖,缅怀自己先人,追远思源,激励后辈。千古流传的故事有清明柳,正与晋土与名士介子推有关,据说介休县名即得于此。当然最著名的非杜牧七绝莫属。“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中秋节是团圆象征。吃月饼的来历也颇具传奇。
外族统治期间,塞外一带汉人为争自由,想出妙计。通过送月饼的方式传递情报。月饼里有一字条"八月十五杀鞑子(外族统治者)。"于是当掰开吃月饼时,发现联络暗号,一举成功。后人为纪念此曰,则有吃月饼习俗。同样最著名的当属东坡先生兼怀子由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过年的来历,也有传说。远古时,有种怪兽年,每至岁末即临伤人。有次正遇一家失火,红光冲天,响声动地,年兽吓得落荒而逃。至此可知该年兽惧怕巨响与火光。于是每至岁末各家鸣响挂红,驱吓怪兽,称之过年。最著名的首联为蜀主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而端午节不同,它纯粹是为纪念别人而设的节日。
据传屈子抱恨沉江,国民同悲,人神共愤,快速投米喂鱼保其全尸,飞舟竞渡,打捞遗体。
于是流传啖粽竞舟以缅其贤。
所以端午节的家国情怀最为突出,也是最能触动乡愁的神经!
是呵,从屈原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作品不难发现,其切切之情,殷殷之心,巍巍之志与铮铮之骨!
每至端午,百姓的家国情怀,尤为壮烈,爱国之心,尤为殷切,求贤之声,尤为震撼,复兴之梦,尤为炫彩!
每当我们看到汨罗江,每当我们走近屈子祠,每当我们展开龙舟渡,每当我们吃起糯米粽,悠悠爱国情油然而生,拳拳报国心泉涌而出,壮怀激烈,志向冲天!
加之目前刚过高考,许多有志青年,正在以饱满的热情,纯真的初心,凌云的壮志和不懈的努力来兑现自己的人生诺言!
让我们以史为鉴,传承文明,认同祖训,发奋国强,把浓浓的乡愁变为前行的动力,为早日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