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网络
文字:怅望秋水
制作:千雪千寻
秋水说——
我的作品,俱是原创,无为其他,一时的思绪,一指落花,皆在天地间。
世间最奇妙的莫过于人的思维,它可以打破时空,在联想的天地中自由组合。
有的人会带着无限的哀愁去看景物,有的人本来心境平和,看到景物才触发出缕缕愁思。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拥有自己的一份闲愁,不知何时何处,它即从你的心底无端地升起,说不清也拂不去。诗人又总是能更敏锐地感受到它,捕捉到它,并留诸于笔端。此时,又必然会渗透进自己对时世人生的独特感受。
无论哪种境界,一切景物都因诗人之心境而予愁,予乐,予悲,予欢。
“物随心移,景传心声”,这便是意象手法,也是作诗的根本奥秘所在。
晨行途中,我的思绪很美!
——前言

<九十>、五字三十六言·《晨行》
文/怅望秋水
曦来雨未休,犀月挂枝头。
昂首春光小,沿街卖语稠。
闻香风煮饿,迎客细相谋。
渐觉风光好,试看信步悠。
芳郊云暗度,翠底报莺喉。
缕缕宫腰舞,萋萋凝露抽。
径中花弄蝶,桥下水平流。
燕点琉璃皱,鱼沉天上游。
湿花飞不起,恋水作萍洲。
絮笑青丝老,柳眉淡淡愁。
都来分几许?一律雨烟收。
雨润风常度,无端惹恨幽。
卷起湘帘探,眉间眼底留。
遥山云破日,恰对小帘钩。
引露磨香砚,急墨溅霜绸。
词填调笑令,素影惜春秋。
怅望千千字,将谁诉此柔?
风流聊蕴藉,扶月下西楼。
注释:“宫腰舞”,我国从古至今的诗人,都习惯将柔细的柳丝比喻女人的细腰。典见“楚王好细腰”,这“宫腰舞”,是在正面诵赞柳枝之喜人。
《岁月如诗》作品

《如此刻》
文/怅望秋水
风儿清清,如水
远水煮韵,白云悠悠
如此刻,蓝蓝
斟一壶思绪
月色清退,情字落寞
如此刻,给我清醒与困惑
喜欢自主,给我的桎梏与洒脱
喜欢文字,一思量放飞寂寞
一个不会经营自己的女人
失了淡漠, 淡了躯壳
如此刻,丁香花开了
淡了忧愁
《岁月如诗》作品
作者简介:
“梅饰空庭玉饰昏,梨花点点绣帘门,柔宣三尺闲愁散,雪月生来是我君”。
怅望秋水,一介清冷,被称为“博海中的林黛玉”,“小李贺”,舞乐诗词均有涉猎,现原创作品约千首有余,次韵红楼梦作品40余首,多篇作品发表于《当代优秀作家精品文选》、《中华作家》、《世界华文作家》、《黄帝文化和黄河文化》、《诗无邪》、《中国朗诵艺术杂志》、《新文学》、《作家圈》、《爱情诗刊》、《四季印象》、《春秋百家汇》、《岁月如诗》、《唐宋遗韵》、《诗意长安》、《诗天子书刊》等多家刊物。当代优秀作家编委成员,世界华语爱情诗歌编委成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曾获“诗词中国奖”,“世界华语最佳爱情诗歌奖”,“黄帝文化、黄河文化论坛大赛优秀作品奖”,作品同时也散发于多个文学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