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目回放】
(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习作展示】
提升自我 实现理想
文/吴淑娟
汉代扬雄曾用射箭来比喻人追求理想。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可见,一个人要实现理想,需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还要有合乎“义”的目标,并要脚踏实地,付出行动。
要实现理想,需不断加强修养,提升自身素质。历史上,好多先哲们都立言立行,以此律己劝人,加强自身修养。“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等,这些都是修身养性的重要内容。在喧闹的市井中学会守静,给心灵一块栖息地,让其滋润生长;在物质生活富裕的今天,也要懂得节俭,敬畏来之不易的一丝一粥;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我们要守着初心而走,过多的名利得失往往会束缚我们的双脚。范仲淹留下“先忧后乐”的忧乐观,林则徐留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担当的思想,至心仍大放光芒。

我们当代青年,要像先哲们学习,立言立行,读书明智,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只有这样,青年们才能担当大任,筑好中国梦。
要实现理想,需以“义”为目标。心中有正义,知仁义,懂道义,做有意义的事。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用一生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 莫高窟是集建筑、彩绘、壁画于一体的艺术,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她说她愿意为保护与修缮艺术而奋斗一生。她用一生,专注做一件善事。“当代愚公”毛相林,带领下庄村村民在绝壁上凿出一条“天路”,又带领村民开创了“致富路”,使整个村子不仅脱贫了,人均收入还翻了几番。
毛相林、 樊锦诗等人,他们心中有仁义,把百姓利益,国家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他们懂道义,把小我融入大家,以小我之力擎起熊熊火炬,照亮中华大地。

要实现理想,还要脚踏实地。有人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话说出了从现实到理想的距离。我们年轻人只有脚踏实地,努力学习,才能实现梦想。北大的一名保安,能考上大学,靠的是他坚持不懈的自学。一名快递小哥,能在市里的业务比赛大会上摘得桂冠,靠的是他日复一日的熟悉业务,专研业务。相反,生活中,因空谈理想而误己误国者也屡见不鲜。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有家国情怀和担当意识。并通过不断学习,内外兼修,不断提升自己。实现理想,指日可待。实现理想,未来可期。



作者简介:吴淑娟,永丰中学教师。喜欢文字,热爱生活。
附:本头条号投稿方式
投稿邮箱:1019623839@qq.com
微信投稿:wx18729698387
合作电话:13991446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