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夕阳的余晖拉长了老人那佝偻的身躯。
每当夜幕降临时,
老人便遥望远方,
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
倔强地唱着那首早已成为习惯的情歌 。
那是1929年大年初二,
江西兴国的红军战士李才连
告别新婚三天的妻子池煜华即将北上。
拉着妻子的手说:
“战争是很残酷的,
你还是找个好人家嫁了吧!
别傻呵呵地等啦……”
话音未落,妻子伸手捂住丈夫的嘴说:
“不,我等你!无论等多久,我都会等你。”
望着丈夫远去的背影,
从那一刻起,
池煜华的心里便装满了沉甸甸的期待,
踏上了70多年漫长的守望之路…….

守望中的池煜华

池煜华生前每天都要对着丈夫李才莲留给她的唯一信物(一面镜子)梳头。
有人告诉池煜华, 李才连早已牺牲了,
她总是坐在自家的门前遥望着远方,
轻声哼唱着,
这一望啊就是70年呐!
在历史的长河中,70年不长,
那只是花开花谢的几瞬间,
却是一个人的一辈子,一辈子的守望啊。
可是她依然在摇曳的油灯下轻声哼唱着,
哼唱那首只有她自己听得懂的情歌……
政府为老人修建了宽敞的新房
老人却迟迟不愿搬进去,
她唯一担心丈夫回来找不着家
熟悉池煜华的人说,
老人说的最多的一个字就是“等”。
她这是在用一生的韶华来兑现一句诺言。
一个"等"字虽然平淡,
却让世间许许多多的山盟海誓
变得暗淡和肤浅。
陪着老人的依然是那面被岁月斑驳的镜子……
老人的背影已经远去,
门前依旧溪水潺潺流淌,
老人走过的小路,
蜿蜒连接着远方;
那幢百年老屋还在风雨中倔强地守望。
就在兴国,就在这里,
就在这片充满激情的红土地上,歌声依旧飞扬……

作者简介:秦岭风,本名蒲维辉,字三,号一石,陕西千阳人,中共党员,画署名蒲三,文署名秦岭风,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骊山创作中心研究员、陕西省军旅书画协会渭南分会副主席、渭南墨宝花鸟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渭南墨宝有声频道总监。
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长期从事中国画、油画教学,同时教授《中外美术对比史》、《艺术概论》等理论课程。曾荣获省教委“陕西省首届美术教学评比”一等奖。业余爱好写作,涉及小说、散文、诗歌、并有发表。
朗诵者简介:田静,机关工作人员,曾获第四届中华经典诵读比赛一等奖;2019年经典诵读大赛二等奖,并三次登上学习强国的平台,2019年获得语言表演注册教师资格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