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墙里墙外
文/李平 诵/老菩提
上世纪八十年代,老哈站与铁路街仅一墙之隔。
墙里是冒着滚滚黑烟的蒸汽机车;咣当咣当的火车轮子;往返频繁的龙门吊;高音喇叭里的杂音和站调在指挥车辆运行时的大呼小叫。那时节,火车、站台、候车室、货场、调车场紧密相连,到处是繁忙拥挤的景象。
墙外是南来的客北往的货。小商小贩的吆喝声;流行音乐的喧闹声;出租车的讲价声;还有因车水马龙造成的交通堵塞相互埋怨声。把个出站口与铁路街交汇处吵得是熙熙攘攘,昼夜喧嚣不宁。

原老火车站附近(网图)
不知不觉中,铁路的客、货运被分流。货场南迁;调车场“改嫁”;冒着黑烟的蒸汽机被铮明瓦亮的内燃机、电力机、绿皮车、红皮车、蓝皮车所取代;调度指挥台全部实现了微机联网、信息化、智能化的运行管理模式。
又是不知不觉中,哈站成立了枢纽改造工程指挥部。百年围墙被拆除,那些临时搭建的小商铺、废品收购站、黑店蜗居啥滴都被清零,连庞大的老旧火车站也变成了一片废墟。大约一两年光景,具有欧洲风情、融入时代特点的哈尔滨新火车站、哈尔滨西站、哈尔滨北站陆续投入使用。如今,一个技术高端,设备先进、气势恢宏的铁路运输体系已经形成,哈尔滨成为中国十大铁路枢纽之一。

新哈站南广场

铁路街通往哈西站
更令人欣慰地是,围墙里闲置的专用线、围墙外铁路的大小仓库均被铲成平地,变成了红旗招展、人头攒动的房地产开发市场。2018年夏,在多年“禁区”内,十几栋高层拔地而起。附近的百姓笑逐颜开地搬进了环境幽静的《高铁家园》。

高铁家园新居(海成摄)
街道擦亮了城市的窗口。早年拥挤不堪的铁路街,如今也颜值大增。一条宽敞笔直的溜光大道连通着哈尔滨站与哈西火车站,交通十分便捷。老百姓再不用为昔日的吵闹声而焦虑不眠;即便下再大暴雨也不用担心处于洼地的铁路街积污成河了。

铁路街公交站点 (海成摄)
2007年,中国高铁的宏伟图景徐徐展开。从蒸汽火车到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再到高铁动车,每一次改革变迁都见证着中国铁路大踏步向前发展。尤其是高铁成为了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重要标志。
站在新区的高层阳台上,老百姓每日都能欣赏到——造型美观的“和谐号”、神采奕奕的“复兴号”从眼前毫无声息地瞬息闪过。随着哈大(大连)这个中国最北端的极地高铁开通,哈齐(齐齐哈尔)、哈牡(牡丹江)哈佳(佳木斯)等省内外高铁也陆续亮相冰城,就连当日往返哈尔滨—北京也已不是神话。老百姓脑洞大开,真正领略了啥叫“中国速度”!
如今,海南环岛高铁早完成了火车与海的邂逅,兰新高铁映衬了雪山草场下的西部风情;京津高铁缩小了30分钟城市圈;而京广高铁则在八小时内让人领略到大自然的四季变化......
细细想来:墙内墙外、墙外墙内的变化,恍如隔世穿越。留下的深刻印记却是:铁路改革波澜不惊、举世瞩目。展望未来,老百姓有理由坚信:一带一路的拓展必将为中国高铁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部分图片部分来自网图)

✍【作者简介】

李平 记事散文 字数1250 原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 对外新闻部主任 著有《与你同行》及《李平文集》
🎤【诵者简介】

老菩提,本名段爱国,一级注册艺术设计师。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剪纸研究会会员、黑龙江省艺术设计协会理事。
祖藉云南,生于山东,长在塞北,客居海南。一个用声音在诗行里徘徊的人……
主要诵读作品曾发布于:新华网、凤凰网、中国教育网、新浪网、今日头条、热搜等国家高端媒体平台
长篇小说《天生间谍》《大海,我的爱人》等作品在《懒人听书》上展播。曾参加《国际仓央嘉措诗歌朗诵颁奖盛典会》、《首届全国“散文诗”作品音视频大赛》、《中国朗诵联盟首届“颂读”大赛》、《普林斯顿大学艺术节》交流等并获奖。

🖨出品/ 華 | 夏 | 之 | 聲
📝作者/李平
🎤誦者/老菩提
🎢圖源/綱絡
🖥編輯/艾果
🎧監製/德泉 菩提凡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