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童年和他的童年
作者:周春荷
主播:李莉(茉莉芬芳)
摄影:周大拿
2021年6月1曰是我出生以来第二十一个儿童节,记得电视剧《家有儿女》的片尾曲唱到:“你的童年我的童年好像都一样”,小孩的童年真的都是一样的吗?当来到影院,找寻周总理的童年岁月时,找到的答案是不一样。周总理童年时期,有三个优秀的妈妈,她们身上都有着女性的温柔,细腻、耐心、善良,同时也具备影响周总理成长的人生思想格局,尤其是陈妈妈,精通诗书,博古通今,平时给大鵉讲了很多英雄豪杰故事,如:梁红玉、关天培、岳飞等历史名人,从小就为周恩来播种了一颗爱国的心。韩信胯下之辱的故事教会他大丈夫能屈能伸,学会忍耐。又如当嗣母发现教书先生误人子弟时,果断将大鵉带到陈家私塾读书。这一个个生活小片段,让我明白了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会教育的母亲。当生母万氏离世的时候,大鵉非常悲痛,认为是家里舍不得花钱请医生才导致母亲离世。为此父亲打了恩来一巴掌,但动手之后,父亲又十分后悔和自责,扮演周总理父亲的演员,在影片中将父爱之伟大表现的淋漓尽致。后来大鵉明白了事情的缘由后,便深深地起指责自己。随后嗣母也在同一年离世,两个母亲在同时离开,让大鸾痛苦万分。但苦难并没有打败他,却让他变得更加的坚强。凭借着嗣母、陈氏、皱先生、龚荫荪等人的教育,造就了周总理的完美人格,从小就立志求学报效国家,并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人生志向。在家道中落,时局动荡的环境中,周总理变得过早的懂事和成熟。反观我们的童年,我们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应该说在物质条件上基本得到了满足,但在精神建设和精神需求上,离社会要求还差得远呀!


这部电影多数都是家长带着小孩一起去观看,不知家长看完之后是否会有所反思,小朋友看完之后不知能否能以周恩来爷爷为榜样?在六一儿童节日里,选择这样一部电影观看,很有教育启发意义,电影里所描述的熟悉的场景,那一道道家乡的美食,那一个个发生在淮安的故事,让我对家乡愈发爱恋……如果总理还活着,真希望他能够回来再看看这个哺育他,滋养它,磨砺他的如今变得越来越美好的故乡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