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麓书院(之九)
七律 船山祠
文/江冲
岳麓曾经门内坐,
读书细把六经研。
襄国救覆平生志,
戴笠清廷不共天。
衡岳开章千百著,
中华崇义万一篇。
生年破古鼎新立,
湘楚夫之天地间。
2021-6-3新韵
附网文节选: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著名学者、思想家,著《船山全集》。王夫之晚年在“湘西草堂”闭门著书,曾为湘西草堂写过两副有名的对联,其一:“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其二:“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从联中可见其高风亮节。
湖南安化人陶澍(1778—1839)曾撰一联:
天下士非一乡之士;
人伦师亦百世之师。
陶澍在联中认为王夫之虽然出生在衡阳,老死在衡阳,是一乡之士,由于他的巨大影响,已经成为了天下之士;王夫之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已经成为世世代代学习的经典,他本人则是受人敬仰的“百世之师”。
江苏武进人洪亮吉(1746—1809)撰联:
恸哭西台,当年航海君臣,知已犹余瞿相国;
羁栖南岳,此后名山著作,同心惟有顾亭林。
洪亮吉说王夫子的举动只有两个人物可以相比,一是明朝灭亡后,王夫之在御史台痛哭流涕,后来投入抗清的战斗,这种精神与万历进士瞿式耜与清军抗衡,最后殉难的气节媲美。二是王夫之抗清之后,隐遁衡山著书立说,与明末名士顾炎武明亡后,隐身精研经史相类似。
无名氏的一副对联道出了王夫之的思想与行为:
践实反躬,穷理致知觉后死;
戴笠着屐,高风亮节仰先生。
“践实反躬,穷理致知”是王船山提出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他强调实践是知识的基础,研究是获得知识的方法。王船山抗清失败后,仍然与清朝誓不两立,出门时,天晴都要头顶斗笠,脚踏木屐,表示与清朝不共戴天,其行为的确令人敬仰。
还有一副无名氏的对联,对王夫子的学说与著作进行了高度的评价:
治国辟良知,千载永垂经世论;
没齿无遗恨,百年长著等身书。
王夫之提出的治理国家的主张与哲学思想,是可以千百载流传下去的,而王夫之等身的著作,如《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黄书》、《思问录内外篇》等,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文化宝库,是一笔了不起的精神遗产。
彭玉麟(1816—1890)对同乡王夫之非常景仰,写了一副长联:
一瓢草堂遥,愿诸君景仰先贤,对门外岳峻湘清,想见高深气象;
三篙桃浪暖,就此地宏开讲舍,看眼前鸢飞鱼跃,无非活泼天机。
作者与一般人写法不同,辟开正面歌颂王夫之,从眼前的景物着笔,想见先贤当时的情景,更能激起思古之情。
湖南湘潭人王闓运(1833—1916)两联,寄托哀思:
前朝干净土;
高节大罗天。
世臣乔木千年树;
南国儒林第一人。





个人简介:
张松,笔名江冲,山东兖州人。汉语言文学专业,现退休。在多家省市报刊发表过文学作品,创作小说、散文、诗词一千余篇\首。兼任《都市头条》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