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英女士《小满遐想》简析
王楼
小满遐想
文/王巧英
牧笛横吹俚曲扬,流觞渐远韵悠长 。
荷藏宿鹭云羞月,柳钓游鱼水潋光 。
湿地青蛙哼小调,草原彩蝶舞霓裳 。
江南雨急池塘满,北国乡村飘麦香。
这是一首想象奇丽,意象鲜活,诗中有画,画中蕴情的佳作。
首联,“牧笛横吹俚曲扬,流觞渐远韵悠长”,这两句勾勒了一幅山乡风景画:一位牧童骑在牛背上用竹笛吹奏出一支通俗小调,笛声悠扬悦耳,随风飘向远方。句中“俚曲”即通俗的曲调。“流觞渐远”是用比喻辞格,即把笛声比喻成流觞。“流觞”,古人每逢农历三月上已日于弯曲的水渠旁聚会,在上游放置酒杯,杯随水流,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杯把酒喝下。这是文人骚客的高雅活动。这里指在溪水中随水漂流的装有酒的牛角杯。
颔联,“荷藏宿鹭云羞月,柳钓游鱼水潋光”,这是一幅想象奇丽的画面:荷叶下藏着一对对正在酣睡的白鹭,修长的柳条倒映在水中像钓鱼的垂钓,在钓塘中的游鱼,水波荡漾。这幅画面描写细腻,有动有静,意象鲜明,给读者以美的陶冶。“云羞月”、“柳钓游鱼”都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一联对仗工整。
颈联,“湿地青蛙哼小调,草原彩蝶舞霓裳”,这一联描绘了有声有色的两幅风景画。一幅是湿地里青蛙在演奏悠扬的曲调,一幅是彩蝶在草原上自由地飞舞。前一幅绘声,后一幅绘色。这两句把青蛙、蝴蝶当做人来写,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一联对仗十分工巧。
尾联,“江南雨急池塘满,北国乡村飘麦香”,上句描写江南初夏雨暴池满,下句写北方小麦成熟,麦香四溢。
全诗内容看似散乱,实则乱而有序,紧扣题目“遐想”。确实作者所想幅度很大,时而山乡,时而草原,时而北国,时而江南,这恰恰落实到了“遐”字上。这一幅幅的画面中字里行间都融进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做到了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