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诗词学会格律体新诗研究院
2021年第8期(总27期)简报
5月31日发布
2021年5月30日上午,重庆市诗词学会格律体新诗研究院月会在创研基地重庆宣和文化传播公司艺真斋画廊举行,由常务副院长周思维主持。近30位诗友到会。本次活动内容如下:
一、格律体新诗研究院向诗友们赠送《东方诗风》第25期。万龙生院长赠送他辑印的《初入“八零后”纪念册》。
二、由万龙生院长向与会诗友介绍辑印《初入“八零后”纪念册》的背景。他说:今年我满八十,参加了三次庆生活动,真是不同寻常,这本小册子留下了许多美好深刻的回忆。3月3日我的新历生日当天,由“江北帮”的“幺毛弟”杨宗禄承头,在观音桥锦菲大酒店北京厅为我庆生。3月16日市学会凌泽欣会长在合川文峰古街隆重举行的“重庆诗界三老八旬诞辰诗词生涯庆典”活动,我是“三老”之一。生日已经过了,李学勤又在巴南西流沱为我补办的庆生并拜师仪式。生日前后,许多文朋诗友留下的不少诗文。我就是想以这本小册子,感谢大家对我的关心爱护和支持
三、周副院长通报了格律体新诗研究院第一期、第二期微刊发布情况,以及三、四、五期的编辑计划。同时提醒大家在创作中,注意分寸,不要涉及敏感问题。
四、周副院长针对改版后的《东方之风》作情况说明:一是开本调整为大16开,容量更大了。二是将格律体新诗按整齐式、参差式、复合式分类编排。三是加大了对格律体新诗的评论内容。接下来,院长万龙生、副院长王端诚、资深研究员龙光复等发表意见,提出建议。万院长说:改版后的《东方诗风》洋洋大观,更加专业化,更符合格律体新诗研究院的特点了。其次,增加了评论内容,今后由理论研究向评论倾斜是必要的,本期走出这一步很好。在征稿方面,万院长强调:论坛渐衰,微信兴起,但微信更新太快,今后除了在论坛、微信群选稿外,还要采取主动投稿与约稿相结合的办法,保证稿件数量和质量。万院长强调:恢复“三分法”分类,有利创作提高、有利理念推行需要坚持。而目录中“理论之库”漏掉作者姓名,是一大缺点,今后必须杜绝。
王端诚副院长针对格律体新诗创作上的不足作了精彩讲话。他说:新诗格律“三分法”并不难,通过25期可知,很显然大家已经入门,但诗歌仅有格律不行,还需要内容,不能平铺直叙,不能直说,特别是接龙作品没有时间思考,容易形成一般化。表达宜用形象,写虚一点。写诗的目的,表达思想感情,引起读者共鸣,使之得到审美享受,是潜移默化,不是受教育。诗要简洁含蓄。周琪副院长强调:要进入有意识地创作,我们的作品才有价值。我们要不断提高创作质量,不断进步。
五、由周副院长代表研究院宣布,决定增补一批新的研究员:李学勤、李汉良、伯朝平、高保生、李庭鑫。增补特约研究员傅亚丽。队伍的壮大,赢得与会诗友热烈的掌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