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拐杖撑起的大树
文/桑民强(浙江)
去年,七号台风趁着黑夜到杭城来兜了一圈。第二天清晨打开窗户一看,啊,这台风把个风景旅游城市给糟蹋了。
座落在打索桥附近的杭州长征无线电厂的职工,残疾人小甜驾着车来到厂里,车胎戳破了,脚上,手上都被树枝划出了一道道血痕,脸色木然。他看见厂领导,就一下伏在他的肩上抽泣起来:“杭州不能没有大树,救救它吧,救救它!”在场的人都低下了头,几位残疾青年脸上更是浓云密布。记得去年大伙儿到苏州去旅游,路遇当地几位残疾人,大家谈论起自己的城市,对方有位姑娘羡慕地说:“一条白堤,两行垂柳,做个杭州人好幸运啊!”大伙儿听后心里热乎乎的,脸上添了几多光彩。而今天夜恶风,满湖狼藉,大树泣泪,人民伤心。广播里传来了“救救大树”的呼声,直说到大伙儿心坎上,残疾青年心热了,向厂领导提出要去抢救大树。
西子湖边沿路忙碌着抢救大树的人们。南山路上,出现了一支残疾人队伍,带着铁铲、水桶和绳团。忙碌着的人们匆匆向他们投去敬佩的注目礼。
晓明和小石把一颗大树的培土任务包下了。他俩是一对聋哑恋人。这不,晓明劝小石这次就别去了,她正大发烧,可她硬要去,说出身汗会好的。当然,她忘不了夜晚在这些大树下甜蜜的时刻。两人一铲一铲,那么小心……间或,抬起头来相视一笑,她看到他额上亮晶晶的一片,抽出手帕要给他揩去,他却抢先揩去了她一脸的汗水。不知是谁说了声:“这是棵《天仙配》里的老槐树啊!”大伙儿的目光都朝他俩望去。两人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小邵用哑语告诉了这对恋人,他俩的脸一下子红了,红得真可爱。
小邵不知从哪里搞来那么多的草绳。他正忙着给大树穿上件件大衣。他的双脚一瘸一瘸的,稍移动几步,身子就摆动得厉害。可他似乎并不感到吃力,一边绕绳,一边对大树自言自语:“不把你们救活,我们心里有愧啊!”
一个少女走了过来,和小邵打了个招呼后,一定要帮他一起绕绳子。她告诉大伙,她是小邵的邻居,她家和小邵家共一个厅堂,昨夜她半夜回家,厅堂里还亮着灯,小邵在用稻草搓草绳,脚下已有三四个搓好的绳团。稻草是他向郊区农民讨来的。她对他说,你真要去救树,公家有的是草绳。你猜他怎么回答,他说,多一些绳子能多救几棵树。“我服了!我总以为西湖是我们健康人的,谁知道他比我爱得更深。”呵,原来是这么回事。迎着大家惊喜热烈的目光,平日活泼开朗的小邵倒变得腼腆起来了。
时至中午,八月的太阳从光秃秃的树顶,无遮无掩直射到残疾青年的身上。小屠是个文静的姑娘,父母都是文艺工作者。她干得汗流浃背也不肯停一停,一团草绳丢了过来,她一只手从小患病,萎缩无力。另一只手没接着,绳团正好打在她的脖子下,雪白的胸口上沾满了绳屑,又辣又痒,不一会就生出一个个小红点。要在平时,说不定她会哭鼻子。这会儿她倒乐观得很,指指自己的脖子下面,幽默地说:“抢救大树的功劳在上面记着哩。”
望着重新站立起来的大树,希望和喜悦又在残疾青年们心中滋生了。临告别大树时,大伙儿默默地对大树说:大树啊,我们会时常来看你们的。
过了几个月,小邵来厂里激动地说:“树干长出嫩叶来了!”
大伙儿高兴得跌跌撞撞拥抱在一起……是啊,大树怎么能不重新站立起来呢,不为别的,就冲着杭城残疾人这一份真挚的情意。毕竟,它们的树干枝叶里流淌着他们的心血和汗水、祝愿和希冀!
作者简介:桑民强,1948年12月生于现杭州市 余杭区余杭镇,高中毕业,曾在企业担任中层干部。1985年至1994年先后担任杭州市残联委员、浙江省残联主席团委员。喜欢文学创作,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浙江日报 、东海杂志、福建文学等报刊上发表作品50万字左右,2008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个人文集《自强之路》(34万字),2017年出版《随语集》(30万字),现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杂文学会理事,华诗会会员,世界华文作家联合会会员。
版权:文章版权为作者所有,文责自负,图片来自无版权网站,照片来自作者。
投稿方式:
加社长纤云微信号直投:Xy18297918455
邮箱发送:18297918455@163c0m
投稿请附简介、近照、微信号、通联。
打赏:“都市头条"配乐版个人文章,税后赞赏高于10元,平台分配50%,作者分配50%,10元以下不发放,用于平台运营,无赞赏无稿费。
作者文章自发稿之日起,第10日准时微信发放赞赏稿费。
“尘烟文学”微刊编委会
社长:纤云
副社长:初见
顾问:陆祥正
策划:青青子
主编:绿袖子
编辑:若水无邪
法律顾问:
纯文学微刊平台,欢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