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云雾
作者:许晨 朗诵:罗兰
编辑:黑马建雄
“罗霄山脉的中段,有一座雄伟的高山……”
还是在上小学的时候,我就熟知了这首荡气回肠的革命歌曲,熟知了那座山就是毛泽东、朱德等人率领工农红军开辟的第一块根据地——井冈山。三湾改编、井冈会师、朱德的扁担等等脍炙人口的故事,使幼小而纯真的心灵充满了神往。
然而,岁月悠悠红尘滚滚,一直没有机会实现这个夙愿。直到前不久的一天,我才随同一个学习参观团前往那片心中的红色圣地。从茨坪、茅坪,到黄洋界、小井红军医院,整整五天的时间里,我们久久地沉浸在震撼、激动、深思的氛围里。畅谈感受,大家纷纷对八角楼的油灯、蜿蜒曲折的挑粮小道,以及满山遍野的青松翠竹印象深刻。而我的目光却投向了远山近岭,被那如同穹庐一样覆盖着、笼罩着的云雾深深吸引了。
事实上,自从走进井冈山的第一刻起,弥漫在天地间的云雾便如影随形一般涌进了我们的生活和日程:清晨起来,推窗眺望,只见不远处的山峦披上了一层层纱幔,随着晨风的吹拂时隐时现,好似海市蜃楼一样;穿上红军服,走进当年密林中的崎岖山路,一会儿飘飘欲仙,对面难见人影;一会儿蒙蒙湿衣,化作牛毛细雨。似乎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一抬头,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云,就是雾……
雾笼井冈山,这在我心扉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而当我真正了解了井冈山的革命斗争史之后,对那虚无缥缈的浓云迷雾有了更新的认识:一九二七年九月,中共中央特派员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遭受重挫后,率领起义军余部向井冈山地区转移。此时山上被当地“劫富济贫、除暴安民”的农民武装袁文才、王佐占据。毛泽东从大局出发,确立了对这两支队伍采取团结合作的方针,并风趣地说道:“他们是绿林军,我们是草头王,大家可以合为一家嘛!有机会我要去拜拜山。”不久,毛泽东与袁、王分别会面,充分肯定他们反抗豪绅地主阶级的革命精神,详细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形势,争取这些草莽英豪加入了革命队伍。从此,工农红军有了落脚之地。
如同劲风吹拂、雾气消散,中国革命事业的天空出现了一线曙光!得到休养生息的工农红军,随后迎来了朱毛会师、成立红四军、黄洋界保卫战等一系列胜利,逐渐在井冈山一带站稳了脚跟。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国民党反动派重兵进剿,三大哨口失守,特别是党内极“左”思潮作怪,昏惨惨的浓雾又笼罩了井冈山。一九二九年一月,为了打破敌人的围困,毛泽东决定实施“围魏救赵”战略,率兵下山。可他是忧心忡忡离开的,因为一年前的中共六大会议决议传来了,其中说:“与土匪或类似的团体联盟,仅在暴动前可以适用。暴动之后宜解除其武装并严厉镇压……”尽管他认为这一决议不符合井冈山实情,不予执行,还是为袁文才和王佐的命运担心。
果不其然,此后一年中党内“左”倾思想日益严重,加之湘赣边界土籍与客籍的矛盾,当地特委将已是红军将领的袁文才、王佐当作土匪,决定按六大文件精神除掉。一九三○年二月,袁、王忽然接到边界特委来信,要他们到永新县城集合开会。同时,派人到距永新三十里的红五军驻地给彭德怀送信,诬称袁、王企图“解决”特委,要求立即派部队前来救援。不了解实情的彭德怀,派第四纵队包围袁、王及其部队驻地。二月二十四日凌晨,边界特委书记带人发难,开枪将正在熟睡的袁文才打死。王佐听到枪声后急忙朝东门外突围,但必经的 浮桥早被拆除,王佐不幸落水淹死在东华潭内。
悲呼!叱咤风云的井冈山双雄,没有牺牲在对敌斗争的战场上,却蒙冤被害,倒在了自己人的枪口下。当袁文才、王佐被杀的消息传到赣南时,转战途中的毛泽东惋惜不已,顿足长叹:“这两个人杀错了……”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袁、王被杀,其余部官兵以及井冈山群众百姓,心头上笼罩着一团无法驱散的迷雾:昨天还是好端端的红军战士,一夜之间何以就成了革命的叛徒且惨遭杀害?!而袁文才的叔叔和王佐的哥哥则深为袁、王被杀而愤怒,率领余部投靠了国民党反动派,反过来又与共产党为敌。致使昔日人气兴旺、喜气洋洋的井冈山根据地,一夜之间变得阴云密布,黑雾重重……
本是革命摇篮的井冈山丧失之后,我党我军曾经几度力图恢复,但由于当地民众误会很深,不再支持,均未成功。
得民心者得天下,反之,失民心者则失一切。
民心,是一个政党、一支军队永恒的根据地。
走笔至此,我只觉得胸闷气短,心口像压上了一块沉重的大石头。当初毛泽东委员以宽广的胸怀和真诚的情意,赢得了两名深受山民拥戴的“山大王”信任,受到了“开门纳客”的欢迎,开辟了第一块革命根据地。而后来的“左”派们——从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央六大决议,到心胸狭窄的边界特委某些领导人,冤枉“袁王”,自毁长城,亲者痛而仇者快,给革命事业带来多么严重的损失和教训啊!
联想到后来,也是在王明为首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干扰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再次丢失了中央苏区根据地,不得不开始了艰难困苦的万里长征。如果不是遵义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那么,革命事业能否成功还是个未知数!
此时再看井冈山的云雾,仿佛一缕冤魂还在游荡……
直到全国解放后,中共江西省委做出平反决定,追认袁文才、王佐为革命烈士。多年的历史冤案,才终于有了应有的定论。一九六五年五月二十二日,毛泽东主席重访井冈山。“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他并没有忘记当年的功勋“双英”,得知袁文才的妻子谢梅香和王佐的结发夫人蓝喜莲还健在,专门抽暇会见。
一见面,毛泽东便紧紧地握住两位老人的手,亲切地称呼她们:“袁嫂子、王嫂子,你们好啊!”“毛主席啊,你这么忙,还来看我们,真是过意不去啊!”“哪里,是我们过意不去哩!”毛泽东请她们坐下,深情地回忆说:“你们的亲人,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是有功劳的,他们对中国的革命是做了贡献的……”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的今天,在江西省委党校井冈山培训基地,我头戴八角帽,身着灰布红军服装,听着当地老表介绍这段史实,不由得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中感到莫大的快慰:虽然是迟到的昭雪,可终归是正义得到了伸张,还了历史本来面目。袁文才、王佐为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所作出的贡献,将永载史册。
抬起头来,我向窗外望去,竟神奇地发现,刚才还是沉沉雾锁的大小五井,竟雾散云消,阳光普照,呈现出了蓝水晶一样的天空……
作者介绍:许晨,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原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期刊编辑出版委员会主任。《山东文学》社原社长主编。
朗诵介绍:罗兰,语音教育家,从事多年语言艺术教育及研究,大型活动策划人,培养的学生在国际国内的比赛中成绩优异,荣获语言类“优秀国际导师”奖。在历届香港国际青少年艺术节中,学生刘雨彤、董书言和王紫璇等均荣获国际语言类最高奖——钻石奖。在2016年全国蒲公英少儿艺术总决赛中,陈思涵等斩获三金一银的佳绩,罗兰老师获得全国优秀少儿艺术教育工作者嘉奖。《蜀国风》文学、《蜀国风诗刊》、《东方文学诗刊》《东方文学艺苑》平台主播!
黑马建雄简介:网络资深时评人,原名赵志刚,四川成都人,籍贯绵阳。国际现代华文诗歌研究会、陕西汉唐文学艺术社常务理事。中国诗歌学会、中外散文诗学会、四川省作家协会、四川省诗歌学会、成都市作家协会、成都市摄影家协会会员。2019.3月份出版《空樽》诗集一本。
《东方文学诗刊》、《蜀国风》文学、《蜀国风诗刊》主编,《国际联合报社》执行主编、《词坛诗海》编委。写过近万首诗歌。作品500余首发表于国家、核心、省市一级纸刊,作品零星散见《诗刊》、《文化研究》、《中国文艺家》、《精神文明》、《新国风》、《星星》、《绿风》、《鸭绿江》、《凉山文学》、《椰城》、《常青藤》美国、《澳门月刊》、《香港诗人》、《当代教育》、《贵州诗人》、《诗风》、《四川人文》、《作家报》、《北疆文艺》、《西南商报》、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网。
2015年荣获中国网络写手百强榜64位。(主要是写时评文章)
2017年荣获中国诗歌网中国诗坛实力诗人称号。
2018年九子岩诗歌大赛诗歌奖,2020年张家界第四届国际诗歌节优秀奖。
2018.1-10.作品收录《中国先锋作家诗人》、《九子岩.诗歌》精品录、《新诗百年纪念典藏》、《世界最美爱情诗》等国家级正规书号书籍。
黑马建雄跨越过祖国六百多万公里的大好河山,心胸开阔、阅历丰富。原(中华网、搜狐、环球、等)资深版主、所写原创文章网络点击率3个多亿。开办过西南区域第一家东方雄狮军事网站,影响遍及60多个国家。
微信号:heimajianxiong
投稿邮箱:527908554@qq.com
东方文学·诗刊(都市头条)简介:
东方文学·诗刊主要以朗诵诗歌、散文、短小说的平台。平台上重点收录省一级作协会员以上的作品。以专业的朗诵艺术向世界各地推广高质量的诗歌朗诵作品。
平台有著名作家、诗人:铁凝、吉狄马加、莫言、叶延滨、黄亚洲、商震、李少君、王山、峭岩、大卫、阿来、伍耀辉(彝族)、龚学敏、梁平、李自国、彭惊宇、绿岛、李云、胡弦、舒婷、简明、雷平阳、牛放、吴传玖、
喻子涵、贾平凹、李丛、马新潮、毕飞宇、田湘、唐成茂、毕福堂、桑恒昌、张新泉、叶文福、阿紫、牧之、洪烛、夏寒、察哥兰草、安海茵、龚学明、吴琪拉达(彝族)、阿蕾(彝族)、俄尼·牧莎斯加(彝族)、雨田、杨然、周占林、宋协龙、刘家魁、邓太忠、刘剑、陈思同、齐冬平、石厉、彭桐、江雪涛、熊游坤、王国平、杨剑鹰、非马(美国)姚园(美国)、林静(美国)、邓瑛(德国)、郑南川(加拿大)、陈峰(法国)、恒虹(香港)、沙浪(香港)、秀石(香港)、绿蒂(台湾)等三百海内外名家诗歌、朗诵作品。